公司的企業文化

  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是指什麼?什麼企業文化才是好的?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一、企業宗旨:急使用者之所急,想使用者之所想,全心全意為使用者服務。

  二、核心價值觀:誠信、敬業、務實、效益。

  三、企業精神:團結奮進,自強不息;求實進取,開拓創新。

  四、企業發展目標:用我們的誠信,讓****連鎖店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

  五、企業發展戰略:大力實施連鎖店發展戰略,讓****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最終實現國際化營銷。

  六、企業發展思路:依靠以誠為本,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實現跨越式發展。

  七、企業發展舉措:

  八、企業的理念

  1.經營理念:品德、品質、品牌。

  2.競爭理念:靠差異化和精品戰略取勝。

  3.生存理念: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只有奉獻,才能生存。

  4.管理理念:機遇來自市場,風險源於自身,責任產生動力。

  5.發展理念: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發展。

  6.質量理念: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競爭的核心。

  7.服務理念:努力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

  8.工作作風:重實際,說實話,做實事,求實效

  九、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高質量的產品,高素質的員工。

  高效率的管理,高水平的服務。

  班子形象:團結、務實、高效、廉潔。

  職工形象:事業為先,品德為重;

  踏實工作,勤於助人。


 

  ,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老闆文化,特別是開始之初。很多時候,企業文化,是因為老闆認同,然後才會推廣到整個公司,形成公司文化。企業文化,只有變成員工真正內心認同認可的文化,才能真正地稱之為企業文化,廣大的員工才會真的去實踐去執行。那麼,如何才能使老闆的文化變成全體員工內心真正認可的文化?

  一般來說,企業文化建設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匯入期,主要工作是進行企業文化的宣貫,使得員工瞭解並認識企業文化;深化期,主要工作是在繼續加強宣貫的同時,在各個方面發力,使員工認同企業文化,使理念變成員工工作和生活的指導;提升期,主要工作是鞏固前期成果,使企業文化理念植入員工自覺踐行的價值觀,並且在長時期內,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對企業文化進行必要的調整。

  從心理學角度看,態度的改變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凱爾曼提出了態度形成的三階段理論,即依從-認同-內化。其實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企業文化的建設。員工學習企業文化也需要經歷三個心理歷程:依從、認同、內化。企業需根據員工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建設工作。

  第一個階段:匯入期如何讓員工依從?

  依從是指由於外在壓力而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反應。依從階段的員工表面上遵從企業文化的要求,表現出與文化相一致的行為,內心卻並不一定完全接受,其行為反應只是一種權宜之策。通常來說,在企業文化初建時期,也就是匯入期,員工更多地處於依從階段;或者對新入職的員工來說,在他們深入瞭解並融入企業之前,更多地需要對他們的依從性進行管理。

  推薦案例:將日常活動制度化

  B公司是利潤可觀的國有企業,員工工作技術含量不大、難度不高,收入較好,工作輕鬆穩定,由此便衍生出一些消極狀態,如不愛學習、不思進取、索取太多、抱怨過多等。

  新來的領導是個文化人,博覽群書、知識淵博,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看到員工這種自我滿足、止步不前的心態後,他提出了一條硬性的規定:開展讀書活動。

  他親自為員工推薦好書,並要求員工寫讀後感,還要進行相關考試。開始的時候,很多員工都不理解,但迫於領導的壓力,沒有辦法,只能遵照規定行事。於是,全體幹部職工堅持學習,每個月寫心得體會,公司還將員工的讀後感進行評比。

  該活動推行一段時間之後,收效頗好。員工開闊了眼界,改變了對待工作的態度,工作積極性增強,有了主人翁的意識;並且,學習的意願也大大提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領導規定學”到“自己要求學”;很多員工還接受了在職學歷教育。

  有員工在讀書筆記中寫到:“讀書活動讓我明白,一個敬業者首先得點燃工作熱情„„接著要踏實做好做精工作„„然後勉勵自己做得更好„„”

  如果沒有領導的要求,沒有相關的考核,學習――這件個人化的事情,不會成為B公司全體員工共同的事情,也不會激發員工強烈的求知慾。

  第二個階段:深化期如何讓員工認同?

  認同指由於情感上與群體或他人的密切聯絡,從而接受某種觀點或做出某種行為反應。認同階段的員工接納企業文化是自願的,不是迫於外在的壓力。他們表現出與企業文化相一致的行為,不是權宜之策,而是來自內心情感的變化,也就是說,員工認同,主要依賴於員工與公司、 1

  與集體、與他人情感上的聯絡。

  推薦案例:“刺頭”營銷團隊

  W公司機關作風比較嚴重,溝通機制不順暢,除了有業務聯絡的部門之外,各個部門之間幾乎很少來往。雖然W建設一直都強調團隊精神,但公司內部的大團隊意識依然比較弱,倒是幾個基層的小團隊建設頗有成效,例如基層的營銷部,被公認為是最團結的團隊。

  該部門組建之初條件非常艱苦,硬體設施落後,軟體服務跟不上。員工都是從其他各部門調來的“刺頭”,是一些很有個性、難以管理的員工。經理在剛接手這個部門時感覺很頭疼,臨危受命的他決定先從部門內部氣氛抓起。他深深懂得以人為本的重要性,當員工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時,他就會抓住機會,及時給予表揚,激發員工更大的工作熱情;當員工犯錯誤時, 他並不是嚴厲訓斥,定罪罰責,而是與員工共同討論改進的辦法。他還非常關心員工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他提倡集思廣義,廣開言路,在他面前,員工說話無需掩飾,可以暢所欲言。在他的帶領下,部門內部事務民主,員工之間互幫互助。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員工在客戶面前碰壁,流下了委屈的淚,另一位經驗豐富的員工幫助他出謀劃策,使他順利擺平了這個客戶。

  正是當初這樣一個別人眼中的“刺頭”團隊,考核時不僅超額完成了公司下達的營銷任務,並且以其團結合作的精神榮升為公認的和諧團結的集體。

  該部門一位員工說,雖然基層的條件不如機關,但他非常樂意呆在這個部門,他不圖別的,就圖在這裡能夠想說啥就說啥,圖這裡的人際關係。

  營銷部的員工基於對部門的認可和歸屬,而表現出互相團結、相互協作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是W公司所倡導的團隊精神的最好的體現。

  第三個階段:提升期如何讓員工內化?

  內化指由於獲得新的認知信念,所發生的完全的觀念改變或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反應。內化階段的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是一種新價值觀的獲得,是自覺地將公司所倡導的價值觀等同於自己的價值觀。內化階段的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既不依賴外在的壓力和規定,也不依賴自己與集體、與他人的關係,而是自己的信念。員工內化了公司的文化理念,其所表現出來的與企業文化相一致的行為會更穩定、更持久。

  內化管理的要點是員工的信念。將企業文化變成員工的信念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程,不是單純宣貫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員工的發展與公司相一致;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領導們帶頭表率、震憾人心,模範們樹立典型、值得學習,全體員工積極參與、自發實踐。該階段企業文化建設要點:

  推薦案例:以身作則的領導

  Y公司提倡廉潔自律。一把手曾經在全員大會上發言,要求員工一定要自律,要廉潔,並且向全體員工承諾從自己做起。

  作為一把手,他遵守信用,信守諾言。有一次,該公司一名員工與家人在飯店用餐,聽到附近的飯桌上有人在議論他們公司的領導:“Y公司的一把手確實不錯,挺正的,上次我找他辦事情,事情辦完了,我買東西給他,他一樣都沒收,全給退回來了,還說這是公事公辦。確實是位廉正的領導。”說話的人並不知道旁邊就坐著Y公司的員工。這位員工在外面聽到別人如此稱讚自己的領導,自豪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還有一次,領導帶領大家一起植樹,有一方區域地質較硬,非常難挖,去那裡挖坑的人很少。一把手見了,親自在那邊挖起來。旁邊的一位員工見了過意不去,就勸道:“×總,您去別的地方吧,這裡太難挖了。”一把手卻說:“在哪裡挖都是一樣的。”

  在Y公司,還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感動著公司的員工,震憾著員工的心靈。領導的表率作用是無窮的,訪談中,員工紛紛表示,最近幾年公司內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員工的精神面貌,員工節儉樸素,扶貧幫困,捐資助學,贏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推薦閱讀:

  企業文化標語大全

  企業文化: 誠信、踏實、優質、一流!

  經營理念: 追求卓越無止境、與時俱進創未來!

  價值觀念: 追求價值是我們工作的起點、創造價值是我們人生的動力、

  實現價值是我們恆久的追求! 創業激情: 人生追求沒句號、自古愛拼才會贏!

  創業動力: 用愛心做事業、用感恩的心做人!

  工作目標: 深挖客戶資源是工作的基礎,合作、互動是我們工作的過程;節約成本、利潤最大化、優質服務、與時俱進是我們工作的重心,三贏是我們工作的結果。

  團隊理念

  目標同向,負重領先,默契信任,風險共擔。

  公司倡導大雁團隊精神。建立最具競爭力的中厚板精品企業是臨鋼人共同的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程序中,每一個人都要忠誠自己的團隊,勇挑重擔,發揮潛能,用心做事,在團隊中爭做“領頭雁”;要彼此信任,默契配合,甘於奉獻,眾志成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搏風擊浪,攻堅克難,最終在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創新理念:

  持續創新 寬容失敗

  持續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建立最具競爭力的中厚板精品企業,必須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始終支援職工創新,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環境;對創新工作中出現的失敗,要理解、寬容,更要鼓勵,使創新成為一種品質、一種精神、一種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