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

  保羅出生在猶太北方,篤信猶太教,在他拿著文書前往大馬士革捉拿基督徒時,卻經歷了一生當中最難忘的神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從管教到寬恕

  1、神的光照

  就在他快要抵達大馬士革的路上,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這是一束奇妙驚歎的光亮,它不同於自然界的陽光並燈光,乃是能夠從四面而來,照耀著保羅,這是一種屬神、屬靈的光芒,以至於刺痛保羅的眼睛,使得他無法睜眼來見光,這種光亮和力量使他撲到在地,不得抬起頭來。神的光照並不陌生,在《使徒行傳》第12章7節的經文裡,神的天使在彼得下監時向他顯現,也同樣帶著光。耶穌基督此時用神的光照顯與保羅,正是顯明耶穌榮耀的彰顯和自己的見證,這束光既代表著基督的救贖,也同時代表著一種指引,保羅在原有的信仰中固執己見,雖眼得看見、耳得聽見,但心裡卻被矇蔽遮蓋,不願接受和不肯認識神在末世裡的啟示和救贖方式。因此,神要藉著祂的聖光遮蓋保羅的眼睛,使他不再靠著肉眼並人意去理解上帝,而是要尋著神的聲音去傾聽基督的聲音,開始重新的認識自己、面對自己。這就像曾經迷茫失喪的我們,在尋找天父並回家的路,沒有人能夠在罪汙之中找到潔淨的方式,也沒有人能夠走出自己的心結和環境,更沒有人能夠在瞎眼矇蔽之時,找到回家的方向。因此,迷失的人需要一束奇妙的四面之光,這光或許更多的體現在對內心和需要的照耀,是一束光、是一個方向,更是一份寶貴的希望。耶穌將祂的光照撒在我們當中,藉著祂寶血救贖的希望,打通了一條回家的路徑,靠著祂聖靈並指引的光亮,幫助基督徒走出困局和恐懼,因著祂話語並禱告中的聲音,讓我們脫離了黑暗和舊我。

  2、神的責備

  耶穌對保羅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他說:‘主了,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逼迫的耶穌。’”。***徒9:4-5***耶穌在異像裡言語直接,指出了保羅的錯誤,並責備他的行為。耶穌藉著這異像要告訴說保羅:聖子是出於聖父,而一切接受並相信聖子耶穌的人,就是神的子民,是從救贖而來,從此將代表著基督,那一切傷害並逼迫基督徒的,就是與耶穌為敵了。耶穌在教導保羅:因著救贖的緣故,耶穌已將完全的愛賦予在了基督徒身上,這位救贖主所表明的愛是與基督徒一同患難、一同哀哭、一同喜樂、一同得勝,這樣愛的表達讓保羅大為震撼。神以這樣的形式來就近保羅,並就此建立與子民的關係,這讓他對神的認知並內心世界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耶穌以這樣奇妙驚歎的場景與保羅會面,祂直言的指出保羅所犯的錯誤、全然不知的罪惡,不僅沒有成就上帝的工作,反倒阻礙了救贖的計劃。“保羅、保羅、為什麼逼迫我”是來自耶穌最真實的聲音,我們的生命並生活當中需要神的聲音,這聲音深刻扎心、引人知罪並存心悔改。這聲音就像是我們生活挑戰中的環境,似乎無人願意接受,但卻是基督徒生命成熟的基礎。這聲音會是我們放縱私慾時的責備,如此不合時宜,但卻是懸崖前的柵欄保護,這聲音還會是安逸人生旅途中的催促,似乎沒有空隙與喘息,但卻帶來了沿路驚豔無比的風景。

  3、神的醫治

  因此,神在祂自己的呼召光照當中,照亮了基督徒最軟弱並逃避的一面,因為,接下來祂要在這裡施行祂自己改變並更新的工作。《希伯來書》第12章6節:“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原來,耶穌基督的指責並管教,絕非論斷、責罰並離棄,反倒是一種全然的接納,祂願意憐憫並施恩於一個無知又與福音為敵的人,並且對此既往不咎,祂願意去赦免並理解保羅的過失和軟弱:藉著差派祂的門徒亞拿尼亞去到保羅所住的地方;藉著按手的醫治來表明耶穌的寬容和眷顧;又藉著聖靈的充滿來表明神的旨意。因此,耶穌的管教真是踐行了父神的身份並心腸,象是對愛子的疼惜。管教是一種歸正的意圖,而寬恕才是為父寬廣的胸懷。這不僅是對於保羅,也是對於我們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我們在錯誤、軟弱、失喪之時,經歷神的責罰,不該極端的定義為神厭棄的表現,乃是神憐憫、救拔的方式。四面的光亮使得保羅三日無法看見,耶穌暫時遮蔽了保羅的眼睛,要他靜下心來,去經歷耶穌的同在、預備和帶領,神要藉著這三天的光景指教保羅明白,真正的“眼睛”是在人的心裡,神要遮住他“原來的”眼睛,拿去他“舊有的”自我,告別“舊有的”一切,這之後耶穌要親自醫治他,開啟他屬靈的眼睛,看到全新的世界,將會擁有截然不同的新生命。這就是神的醫治,就象《以西結書》第36章26節的經文講到:“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弟兄姊妹,多少時候,我們在尋求那看得見的醫治,卻忽略祈求那看不見的醫治,基督徒的康健是從心開始,耶穌要做的是維護並醫治我們內在生命的健康,只有我們內裡的生命得著復原和恢復,我們外在的肉體才會得釋放,得康健。

  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從律法到恩典

  1、律法的枷鎖

  保羅在耶穌的十幾位使徒當中,算得上是較有知識和文化的人,他受教於名師迦瑪列門下,熟悉各種猶太律例、熟讀律法、並且熱心遵守律法,就律法上的義來說,他是無可指摘的,他是猶太教中法利賽派律法主義的代表。律法主義的含義:相信因著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且謹守律法,理當成為神的兒女,律法主義的精神是嚴格遵守律法的字句,而忽略律法的精義。法利賽人將律法規條細分,自己覺得一切都能遵守,甚至是在神的律法以外,又加上自己的律法,就是將人的傳統視作與神的律法同等。

  保羅作為律法主義的一份子,於他而言,律法就是信仰並侍奉裡的焦點,他認為對律法的持守就是對上帝的熱誠,這就是信仰裡的忠誠和敬虔。所以熱衷於古時的傳統、摩西的教訓都包含在律法的內容當中,逐漸這種信仰持守趨於規條,而規條也就成為一種枷鎖,使他們不得自由。可以說這種狂熱是極端的追求,因為熱衷律法並不等於熱衷上帝,保羅捍衛律法並不等同於捍衛上帝。與此同時,他們為了捍衛律法不惜失去人的性命、做假見證、甚至用金錢作為交換來買賣人心,這種對於律法的態度和追求對於保羅,甚至是對於當時的猶太教信徒而言都是一種衝擊和影響,百姓在律法的堅守當中看到的是一種爭端並敵視。打著捍衛上帝信仰的旗號,對於基督徒進行不斷的逼迫和控制,這本身就是一種枷鎖,不但沒有讓更多的人得到自由、得到幫助,反倒讓更多的信靠上帝的人也陷入到了痛苦並糾結之中。

  2、生命的狀態

  在保羅的見證當中,從原先對律法的恪守和堅持,轉變為現今對耶穌基督的接受與信靠,讓他的生命發生了全然的改變與更新,原來在律法中的生命狀態裡 ,他並沒有因律法全面的認識上帝,反倒是在人意的規條和延伸當中,失去了神人之間本有的親密和聯絡,拒絕接受神在時代中的啟示,不肯相信救恩的功效。這些信仰裡的錯誤認知,讓保羅的生命變得固執而盲目,他的生命是壓制的狀態,以踐行持守律法,當作一種換取神的恩典和人的讚賞,使得上帝的愛和施予不再純粹,他的信仰也不再釋然。他的生命是孤獨的狀態,律法主義其實是出於內心對自我完美的追求,也是一種自以為義的體現,律法的信仰成為了人們凸顯自我價值和滿足感的一種體現。這種狀態,讓保羅的生命既浮躁又狂傲,信仰的追隨讓人們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再凸顯上帝,離神的榮耀並真理越來越遠,而這些光景,保羅該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直到耶穌基督的呼召,救恩臨到了保羅,保羅的生命才經歷了奇妙的反轉,謙卑的心智取代了驕傲的態度,在《使徒行傳》講到了保羅蒙光照之後的改變:他開始服侍主,變得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參:徒20:19***因為他清楚的看到主耶穌榮耀的光芒,並他撲到在地上的軟弱和侷限,神才是啟示和能力的來源,自這之後三天的不得看見,讓他開始重新的認識上帝,他不再憑著眼見,乃是憑著神與人心裡的對話和感動,去接受理解救恩,當他再次得以看見,保羅一改原有的浮躁,取而代之的是,內心的平和與安靜,因為神已將祂的作為和啟迪,放在了一切蒙神呼召並接受恩典的人心中。

  3、恩典的能力

  而保羅之所以能夠發生這樣顛覆的變化,都是出自於神的大能作為,耶穌的光照,讓他看到自己的能力是侷限的,很多事情是唯有靠著上帝的能力,才能夠成就的,過去是他想怎麼做,是靠著人意的方式來成就和負擔的。所有的壓力和重擔都在自己身上,而現在他看到並願意做的是,神要他怎麼做,順服上帝的旨意讓他經歷到了上帝恩典的能力。這讓保羅放下了所揹負的重擔,獲得了從神而來的自由,這種改變讓他不再侷限的認識上帝,而對上帝有了整全的認知。上帝是以恩典的方式來憐憫祂的子民,恩典是一種白白的奉獻,是一味的付出,是全然的犧牲,因為人無法藉著任何途徑和方式,來換取神能夠賜給人特殊的賞賜和所需,《約翰福音》第1章17節中說:“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律法是神藉摩西而傳的一個時代性、民族性的啟示和指導。而耶穌基督卻是上帝自己全備的彰顯。基督所帶來的恩典與能力,是對世人全然的接納,恩典的愛能夠軟化一切罪中之人的心,讓失喪的人邁向永恆的希望與道路。

  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結語

  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讓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再一次目睹並經歷了保羅蒙召的事蹟,這是一處令人感嘆的神蹟,顛覆、更新了基督徒原來對“神蹟”的定義,這處神蹟不單顯明在非自然的景象當中,更是顯明在了一個原本剛硬固執的靈魂當中。上帝用祂全然的愛與接納,感召保羅的歸回:從直言的管教到憐憫的饒恕,從牢籠的律法到白白的恩典,從抵擋的逼迫到坦然的順服。神在對於祂兒女的指引與帶領當中,處處充滿著智慧作為,這就是上帝放在基督徒當中的應許。祂的揀選和憐恤,會要從人的內心開始,神要阻斷和拿去靈魂當中的枷鎖和困境,以恩典的大愛來指引我們歸向祂,讓我們在奇妙的四面光中常常經歷神。願神祝福祂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