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聖經的基督教經典講章

  聖經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是生活和工作的最高準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上一期,筆者以《從舊約聖經看職場宣教》為題,從創造、墮落和揀選三個角度探討了宣教使命對基督徒生活的必要性。我們相信,全本聖經完整地啟示了掌管宇宙萬有之神對人類的救贖計劃。這意味著身為基督徒,承受著神所託付之使命,不但必須從聖經、更應當從「全本」聖經去看待自己的人生方向。本文繼上一期的文章,從新約的三個主題——救恩、宣教、末日——來簡述聖經下半部對基督徒職場宣教的啟示。

  一、救恩:與眾不同的新生命

  當人活在罪惡的捆綁中而不自知、亦不能自救時,被世人背叛的神竟差派愛子為人類的過犯承受十字架的刑罰,使他們與祂和好、得著新生命,能以恢復墮落前的美好形象。救恩是神白白的恩典,無條件地接納罪人成為神國的子民,與人的行為毫無關係。然而,救恩不只是關乎人與神關係的復和,也不只是得著神兒女的名份,也是我們白白地得著新的生命。既然是得新生命,就必定與其他仍持有舊生命的未得救者有所不同,且必然會成長。保羅寫道:「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前五17***又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8~10***換言之,救恩不只是關乎我們「得到什麼」***如永生、天堂***,也是關乎我們「成為什麼」。信徒之所以死後能上天堂,是因為他們在地上活著時已經有了新生命,這生命是活現出了神創造他時所定的旨意。

  這個神學觀念顯示,基督徒的生命活在不信者為多數的環境中,本身就是一個宣教。我們遵照著神在聖經中指示的品格和道德標準去生活,讓新生命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彰顯出來。譬如,我們的人生志向,是否以神的計劃為主導?抑或只是在應付生活需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或達到個人的理想,同一般人沒有兩樣?我們工作的態度和品格,是否流露出神兒女該有的誠實、正直、溫柔、勤奮、謙遜?我們的職場人際又如何?我們如何對待不同表現、不同種族、不同年齡階層的同事?當職場人際出現嫌隙的時候,我們有否做一些事情去改善關係?我們待人處事的原則,諸如對錢財的處理***借錢、欠錢等***、應酬的場所,以及時間的管理等是否有損基督徒的見證?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是以自身的利益為首要考慮,還是講求道德和他人的好處?……

  當然,這不是要我們成為「完美」的人,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寫道:「不要以為得救完全靠恩典就不必在乎生命見證,也不要太擔心自己的生命見證不夠完美而攔阻了人來信耶穌。我們的不完美正好凸顯了神恩的偉大,我們成長則凸顯了神改變生命之能力的偉大。」簡言之,在關心神要我們做什麼***宣教***之前,我們必須先確認自己是不是神所要的人。

  二、宣教:宣揚福音的新使命

  宣教不是消極被動地等待別人來羨慕基督徒的生命,上文已說了,我們不可能完美。福音的核心是耶穌為我們所成就的事,透過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去散播,所以宣教更是積極主動去見證基督的作為。耶穌在昇天之前對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8~20***這是教會存在的目的之一。

  耶穌基督和祂所成就的救恩就是神計劃的高潮,保羅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二2***基督教信仰不是一套做人的道理,而是神白白接納罪人的福音。基督徒的所作所為卻彰顯救恩的結果,基督徒口裡所傳的福音是救恩的內容。我們不能只活出救恩的實際,卻不懂得傳講救恩的內容。

  筆者常想:為什麼許多基督徒並不把宣教視為一個急迫的使命?按照筆者的觀察和反省,發現信徒的信仰狀況是關鍵——我們到底看救恩有多寶貴?舉例而言,我們看見一張非洲饑荒的照片會心生憐憫,因為我們覺得食物是很重要的;我們看見一個貧窮的孩子在路邊乞討會心生憐憫,因為我們覺得基本的收入是很重要的;我們看見一個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會心生憐憫,因為我們覺得健康是很重要的。同樣的,我們看見許多人不認識耶穌卻無法産生相同的憐憫,恐怕福音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還不及食物、金錢和健康。很多人有這樣的心理:「信仰宗教是人的自由,我們不應該干擾別人……他的家境很好,不會覺得需要福音……他的品行比很多基督徒都出色……他懂得比我們還多……」難怪大家都不覺得有必要把福音傳出去。另一些人看似很熱心傳福音,資訊卻停留在極為表面的好處上。

  既是如此,要加添信徒的使命感,我們必須回到信仰的原點:福音到底是什麼?我如何看待信仰?福音對我有多重要?它只是週末定時參加的一種活動嗎?是一種精神寄託嗎?是一套做人道理嗎?抑或只是需要的時候能有一位超自然的求助物件?殘酷的事實是,很多基督徒所持的想法和心態正是這一種,一方面我們自覺需要信仰,另一方面卻不願意更深地投入和委身,還彼此勸勉對方不要「走火入魔」。宣教的熱誠,不應當是一種潮流,更不是有樣學樣或教會事業競爭。宣教的熱誠,必須出於我們對福音的深刻認識、實際經歷和全然委身。

  三、末日:歷史成全的新天地

  耶穌復活之後昇天,保證了祂的再來***徒一11***。到了神指定的那一天,耶穌將要駕著雲彩、大有能力地降臨***太廿四30***,並且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廿二5***。那一天,是現有之世界和歷史的終結,也是新天新地的開始***彼後三10~13***。這便是世人俗稱的「世界末日」。從聖經看,那一天是神計劃的終極目標完全實現的日子,受罪惡汙染的受造界得以恢復墮落前原有的完美樣貌,宇宙次序恢復原有的正常關係——以神為神,萬國敬拜祂。基督信仰之所以有末世的思想,是因為我們有創造和墮落的概念。末日的來臨不代表時間無限量地拖長***時間已經到了終結***,而是進入一種完全狀態。

  既然歷史是神的計劃和心意,身體為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而被造,有蒙神託付去管理大地之使命的世人,就必須面對審判。這意味著人為自己之「所是」和「所為」向創造祂的主作交代,或好或壞領受他們當有的結局。由此可見,末日不只是基督徒對人類歷史的一種認知,這種觀念更左右著今世每一天的生活。用華理克牧師的比喻,即今生只是一場排演,為將來正式的公演做準備。從正面角度而言,今生所行一切有永恆的價值。為永恆所付出的努力,在今生可能會被藐視和排拒***尤其是傳福音***,但這一切代價到將來非但都會不介意,而且還會發現是美麗的,因為我們和基督一樣。

  耶穌曾講過一系列關於末日的比喻***太廿五1~46***,在此簡略地概述各比喻的要義和主旨,幫助信徒應用到職場宣教上。首先,十個童女的比喻用婚宴來比喻末日是一大喜事,且是不可預測的。人能否與主同享喜悅,在乎我們是否隨時做好準備。對筆者而言,神這樣做,是因為祂看重我們平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只是為特定的日子做準備。在按才幹分銀子的比喻中,耶穌指出末日包括人在今生對神所賜之資源的使用向神交代。神賜給每一個人不同分量,卻絕對充足的資源。比喻中領最少的那一位其實一點也不少,是當時一個工人十六年的工資呢!神沒要求我們擁有別人的成就,但要我們善用並願意冒險。最後,在綿羊與山羊的比喻中耶穌指出,到了永恆,人可能會感到非常意外,很多今生平常的事實際上並不平常,地上最小的人物其實並不小,我們做在小人物身上最小的事都必從神領受當有的賞罰。這些教導讓我們看見,基督徒不應該將生命過度分割成屬靈和屬世層面。將來的結局如何,完全取決於我們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而不只是我們像什麼樣的人,或在教會裡是什麼樣的人。

  綜合這兩篇職場宣教的文章,筆者深深感受到:宣教使命不只對一個託付的委身,實際上,一個人對它有多重視,實際上反映出神在他心中有多偉大,也反映出他的信仰有多豐盛。

  篇二

  一.聖經概述

  在英文詞彙中,聖經TheHolyBible被稱為“TheBook,”即唯一的一本書。

  傳說蘇格蘭小說家司各特爵士***SirWalterScoot***臨終的前一天早晨,被人推到圖書館,他的女婿坐在他身邊。他對女婿說,“把書讀給我聽。”女婿問,“讀哪一本呢?”司各特說,“只有一本書。”他的女婿馬上明白,他是指聖經。

  如何給聖經一個簡單的定義?

  下面這個定義,不是權威專家所作的專業性定義,而是Yahoo網站所收集的普通網友的定義,從中挑選多數網友所喜歡的一個:

  簡單地說,聖經是神有關人生的指南書。遵從聖經的教導,你會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而且保證你有一個所期待的光明未來***即永生***。

  下面是一個比較專業一點的定義:

  “聖經是基督教神聖之經書,是包括新舊約全書的一系列古代著作的彙集。”

  英文“Bible”一詞,還指“經典”以及某個領域的“權威。”因此,“經典”和“權威”是聖經的兩個顯著特色。

  聖經為什麼被稱為“TheBook?”

  聖經有許多獨特之處,限於篇幅,在此僅簡單談談聖經的發行量:

  1804年,倫敦聖經公會成立,迄今已發展為遍佈世界各地的聯合聖經公會。據統計,1815-1975年間,全球聖經發行逾25億冊,單1998年,各地共發行各種版本的聖經五億八千五百萬冊。

  中國大陸基督教兩會於1985年成立愛德基金會,1988年成立愛德印刷公司。到2011年5月為止,共發行各種版本聖經逾9000萬冊。而且據官方數字,現今每年發行大約350萬冊。2010年,愛德印刷公司具備年產2000萬冊精裝本聖經的印製能力。這只是政府有據可查的統計,並且政府不允許聖經在新華書店公開發行,只能在政府註冊的三自教會購買,如果新華書店可以公開銷售,這個發行量還要翻倍。

  據估算,迄今聖經被譯成超過兩千種文字,全球各種文字不同版本的聖經累積發行量差不多是現有世界人口的人手一冊。

  當然這些只是僅供參考的資料,確切的統計無法獲得,但已足以說明問題。

  除聖經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一本書能夠上千年持續不斷地、經久不衰第、如此大量地發行?

  為什麼如此?這問題本身就值得所有有頭腦的人認真思索。

  不識字的人被稱為“文盲,”不懂電腦的人被稱為“計算機盲,”這兩類人現在都比較少見,但你要注意,千萬不要成為“聖經盲。”

  二.聖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聖經首先一本啟示書,其核心內容是關於神救恩的啟示。同時它又是一本指南書,實在是包羅永珍,事無鉅細:天體,宇宙,日月,星辰,國家,民族,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哲學,科學,文學,法律,愛情,婚姻,家庭,父母,兒女,姻親,人際關係等等,應有盡有。

  順便提一下,說到聖經是人生指南,連一臺電視機、一輛汽車都需要一本使用說明書,告訴你如何操作、如何保養、如何維修,何況人的一生呢?當然,今天的產品趨向於智慧化,簡單化,容易操作,即使不讀說明書,一般來說也可以操作使用,用壞了就換新的。所以,對於人生,很多人也這樣認為,好像我不需要讀關於我自己的人生說明書***聖經***,也可以生活,什麼時候壞了,再去修補;什麼時候終結了,就一了百了。這種態度,若是人沒有永恆,倒也不妨是一種活法,無可厚非;但關鍵是,人並不是一了百了,每個人都有一個永恆的去處,這樣,你就不能忽視創造我們的那一位所給我們的人生說明書了,你真的需要認真讀它。

  聖經是文學:聖經是敘事、祭祀、律法、詩賦、傳記、論文、格言、講詞、神學、預言、書信等集大成的文學經典。約伯記幾乎涵蓋所有文學體裁。在文學的精華里,聖經每類均有極完善的代表,聖經因此是世界文學的寶藏。在現今一切的文獻中,論簡潔、具體、堂皇、華麗、優美,聖經的體裁是卓越超凡的。

  近代受聖經影響深刻的文學作品: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本仁約翰:天路歷程;

  托爾斯泰:復活;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

  歐。亨利:警察與讚美詩;

  C。S魯益斯:那裡亞故事集。

  現代社會的快餐式文化,造就了人們的普遍浮躁,嚴重摧殘了人們欣賞經典的渴望和能力!

  聖經是歷史:聖經是人類歷史最早期之記載,聖經的歷史是世界歷史之基礎;它一面記述希伯來民族史,一面也記述與希伯來民族有關的各國文化制度史,如埃及、巴比倫、亞述、波斯、希臘、羅馬等國。

  聖經是宗教:聖經歷史之價值不是在乎它對世界歷史的記述,而是在乎它的宗教意義。它把人類始初與神相交的史實記述下來,又特把希伯來民族離棄真神的禍患加以詳盡的描述,藉此昭示萬國同一真理:萬事皆有因果,這因果之理的背後有一公義與慈愛的真神存在。

  聖經是啟示:人類最始初的來源與將來的歸屬都以神為根本。除卻真神親自啟示外,人類無法預知世界的動向及人類的依歸。聖經是超常的歷史,因它以神的啟示為中心。

  聖經是真理:聖經是神給人的啟示,神的啟示是絕對真理,真理無國界之限,更不受時間所制;它不是某國的文墨,也不是時代的產品,它是真神向人的宣言。

  聖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聖經的文學色彩,歷史價值,宗教意義,啟示之光,絕對真理,以及聖經對近代歷史上的宗教,科學,文化,藝術,音樂,雕塑,醫院,大學,慈善機構,以及民主,自由,平等,人權,和平,博愛等人類理念的深淵影響,都是無與倫比。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說,聖經都是一部集大成的經典。

  三.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嗎?

  如果有一本書,是神用來和人交通的,根據張鬱嵐博士的總結,它應該滿足如下幾個條件:

  1。它必須說明是神自己寫的;

  2。它必須有崇高的道德標準;

  3。記述世界人類的起源歸宿;

  4。人人都懂得又人人能得到;

  5。將來必成之事的預言應驗;

  6。必須說明神對人類的旨意。

  全世界的書能夠通過第一個條件審查的只有三本:聖經,可蘭經,魔門經。但能夠通過第二個條件的就只剩下聖經了。剩餘的四個條件聖經都完全符合。所以結論是毋容置疑的。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16***

  聖經大約有2600次提到,“耶和華如此說”或“這是我耶和華說的”這樣的句式。

  神是永恆不變的,所以他的話也是立定在天永不改變。人寫的書,常常需要修正,但聖經幾千年來一版再版,卻從來不改一個字,實乃奇妙無比。

  聖經是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跨度中***1446B。C---95A。D***經過大約四十位作者***HumanAuthor***寫成的。雖然歷時一千五百多年,由四十多位作者在不同時代、橫跨三大洲最終完成,然而其竟然前後連貫,渾然一體,主題清晰,就足以證明:聖經的真正作者是耶和華神***DivineAuthor***。

  從如下例子可以看出神默示他的僕人、先知、使徒,記錄下他的話語成為新舊約聖經。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出17:14***

  “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出24:4***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撒上3:11;19-20***

  “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賽1:1;2:1***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你取一書卷,將我對你說攻擊以色列和猶大,並各國的一切話,從我對你說話的那日,就是從約西亞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寫在其上。”***耶36:1-2***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林前15:3***

  “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林後12:1-4***

  “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1:21***

  “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啟1:19***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但神也藉著他僕人、先知或使徒本人的詞彙,文學修養,風格,背景等,記錄神自己的啟示。因著神的絕對權威,保證記錄的過程和結果準確無誤。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俗語說得真不錯,狗所吐的,它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裡去滾。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彼後2:22***

  醫生路加,稅吏馬太,律法家保羅,漁夫彼得約翰,都在他們的所寫的書卷中顯示出他們各自的背景、用詞和寫作風格。

  聖經共有六十六卷,是前後內容一貫的奇書,雖經一千六百年,約四十人之手筆,有極不相同的文體,但主題與主角始終如一,以十字架為主題,救主為中心,神的榮耀為總歸。天衣無縫,前後統一,井然有序。

  附:聖經各卷中的基督

  創世記中的女人的後裔

  出埃及記中的逾越節的羊羔

  利未記中贖罪的羔羊

  民數記中雅各的星,以色列的杖

  申命記中那象摩西的大先知

  約書亞記中的耶和華軍隊的元帥

  士師記中的耶和華的刀

  路得記中的至親救贖者***KinsmanRedeemer***

  撒母耳記中大衛的後裔

  列王記中的以色列真正的王

  歷代志中先祖的神

  以斯拉記中那天地的主

  尼希米記中那斷牆的重建者

  以斯帖記中那位奇妙的拯救者

  約伯記中那永活的救贖主

  詩篇中的耶和華我的牧者

  箴言書中那卓越的智慧

  傳道書中那在日光之上賜人滿足者

  雅歌中的沙倫的玫瑰

  以賽亞書中的以馬內利

  耶利米書中的耶和華我們的義

  耶利米哀歌中的流淚的先知

  以西結書中的神的榮耀

  但以理書中的那從天而降的巨石

  何西阿書中的那慈繩愛索的牽引者

  約珥書中的聖靈的澆灌者

  阿摩司書中的那量度的準繩

  俄巴底亞書中的公義報應者

  約拿書中的給人二次機會的主

  彌迦書中的雅各的神

  那鴻書中的報仇的神

  哈巴谷書中的賜人盼望者

  西番雅書中的以色列的王

  哈該書中萬民的嚮往者

  撒迦利亞書中的被扎的那一位

  瑪拉基書中的忽然進入聖殿的立約的主!

  馬太福音中天國的君王

  馬可福音中服侍的僕人

  路加福音中完美的人子

  約翰福音中永恆的神子

  使徒行傳中昇天的主

  羅馬書中神我們的義

  哥林多書中復活的主

  加拉太書中使人從律法下釋放的主

  以弗所書中教會的頭

  腓立比書中豐富的供應者

  歌羅西書中神的豐盛

  帖撒羅尼迦書中再來的主

  提摩太書中神與人之間的中保

  提多書中偉大的神和救主

  希伯來書中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雅各書中天國的大醫生

  彼得書信中無暇疵的羔羊

  約翰書信中的挽回祭

  猶大書中那帶著千萬聖徒的降臨者

  啟示錄中猶大支派的獅子;大衛的根;明亮的晨星;阿拉法,俄梅嘎,首先的,末後的,始與終!

  四.聖經的正典

  哪些書卷是正典?哪些書卷不是?有沒有屬於正典漏掉的?有沒有不屬於正典被包括的?

  “正典”一詞,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都是“量度的竿”的意思,意為:標準,準繩。

  正典基於猶太人的三個觀念:

  1。獨一,絕對,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

  2。神的啟示:神直接說話,行動;

  3。神的默示:藉著他僕人***先知或使徒***本人的詞彙,文學修養,風格,背景等,記錄神的啟示。

  舊約正典在主前五世紀***以斯拉時代***基本定型。

  促使新約正典的形成,有兩個關鍵因素:

  1。140A。D。,馬吉安***Maricion***出籠一套異端性的所謂新約正典。馬吉安從福音書中選擇路加福音並加以刪改,然後選擇十封保羅書信,將之合在一起,他稱之為正典。為了排除馬吉安異端言論對教會的干擾,儘快確定真正的新約正典就成為擺在教會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務。

  2。303A。D。,羅馬皇帝戴克裡先***Diocletian***殘酷逼迫教會,大肆焚燬聖經。因此,儘快確立聖經正典,使信徒知道哪些書卷是值得信徒捨命儲存的聖經書卷,就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

  確立新約聖經的正典,以下幾個普遍原則是當時各地教會的共識:

  1。作者的使徒身份或與使徒關係密切的人;

  2。有清晰無誤的聖靈帶領的印記;

  3。在各地教會流傳並被教會廣為接受;

  4。寫作內容必須與聖經的一貫原則相一致。

  所以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作者本人是考量的重要因素。

  新舊約的作者包括:律法家、哲學家摩西;軍事家約書亞;祭司撒母耳,以西結;君王大衛,所羅門;皇室成員以賽亞,先知耶利米,何西阿,約耳等十幾人;政治家但以理,文士以斯拉,尼希米;牧羊人阿摩司;法律家及學問家保羅;稅吏馬太,漁夫彼得、約翰,醫生及歷史學家路加等。

  在舊約的作者中,摩西五經即聖經前五卷書的作者摩西,被稱為是神與他面對面說話的朋友;

  歷史書中的作者約書亞,神多次堅固他要剛強壯膽;撒母耳,神從他小的時候就開始對他說話;耶利米是還沒有出生就被神揀選做他的先知;以斯拉和尼希米是神所選召的以色列被擄後迴歸建造聖殿聖城的政治和宗教領袖;

  智慧書中大衛是合神心意的標準王;所羅門是因向神求智慧被神大大賞賜智慧的以色列王;

  先知書中每一個作者都是神親自選召傳遞神話語的人,一個真正的先知,以色列人幾乎沒有什麼困難可以辨別確認。

  舊約聖經的正典幾乎沒有太大異議,《雅歌》和《以斯帖記》大約是稍有爭議的例外。但對《雅歌》,記載神所賜福的愛情婚姻,因為婚戀是人生極為重要的內容,聖經若沒有這樣一卷有關婚戀的指導性文獻,如我太太的一句名言,“聖經就不完全了。”關於《以斯帖記》,自始至終沒有提到耶和華的名字,甚至沒有提到“神”這個字,但書中那一系列扣人心絃的情節巧合,以及以色列民族的奇妙拯救,除了耶和華大能的恩手推動,誰能施行如此的拯救呢?

  新約書卷的作者中,馬太、彼得、約翰是主耶穌的門徒,雅各和猶大是主耶穌肉身的兄弟;馬克被彼得稱為是他的“兒子,”路加是保羅的親密同伴,甚至眾人都離開保羅時,路加仍然伴隨著他;保羅的使徒身份和他書信的權威,幾乎沒有人會有懷疑。因此,作者本身的身份是判斷他們的作品能否納入正典的重要因素。當然最終還是要看書卷自身的內容是否是神的話語。

  因此,書卷本身的性質決定它是否屬於正典。所以,“聖經不是審定彙集的書卷,而是審定書卷的彙集。”同樣的字,順序略微不同卻差之千里。

  總之,舊約正典在主前五世紀基本定型,新約正典在主後二世紀大體確定;二者都在主後397年迦太基會議最後定案。

  因此,今日新舊約全書的66卷,是絕對無誤的神的話語!

  五.神話語的力量

  神學家奧古斯丁年輕時敗壞放蕩,他悔改的經歷是讀到羅馬書十三章:

  “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3-14***

  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

  下面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每個故事背後都是一個見證,限於篇幅,我只列出當時神感動我的經文。

  1***1999年4月14日,女兒出生,因由先天性軟顎裂,心中難過,讀到出埃及記的經文:

  “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出4:11***

  2***2001年,我禱告尋求神的旨意,是否去讀神學全時間服侍,在靈脩中讀到二節經文。因此,神的話語成為我生命道路的指引。

  “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賽52:7***

  “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

  3***2002年回國短宣,因為回美簽證問題曾經猶豫,讀到希伯來說第十章的一節經文:

  “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來10:38***

  4***2002年8月30日晨,回國短宣在回美底特律入關時,因護照有效期不足半年被送回香港,30日晨在香港機場讀到詩篇第66篇的經文。

  “神是應當稱頌的。他並沒有推卻我的禱告,也沒有叫他的慈愛離開我。”

  5***2003年5月23日,為是否來CBCBC教會實習,讀到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的經文:

  “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

  6***2004年2月1日,為一件事苦悶,讀到詩篇第三十九篇一句話: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詩篇39:9***

  7***2005年1月3日,去St。Joseph醫院做鼻咽癌治療,讀到啟示錄第二章第十節的話: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2:10***

  8***2007年冬天,一段時間為早上起來禱告頗為掙扎,讀到路加福音22章主在客西馬尼園對門徒的話:

  “為什麼睡覺呢?起來禱告!”***路22:46***

  9***2007年冬天,為一個極大的困難憂愁難過,心裡犯難,此時正好讀到約翰福音第六章20節的話語:

  “是我,不要怕!”***約6:20***

  10***2007年冬天,為兒子申請大學的事情切切禱告,得到主的回答: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主的話語,是我們生命的指引:“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

  “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40:8***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聖經---上帝神聖之書

  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如此說,

  這本書是:上帝的心意,世人的狀態,救贖的道路,罪人的厄運,和信徒的幸福。

  它的教義是神聖的,它的教訓是嚴謹的,它的歷史是真實的,它的定規是不變的。

  閱讀它使你睿智,相信它使你安全,實踐它使你聖潔。

  它飽含光明給你指引,充足飲食給你滋養,滿有安慰使你歡唱。

  它是旅行者的地圖,朝聖者的柺杖,水手的羅盤,勇士的寶劍,基督徒的憲章。

  在這裡---樂園得以恢復,天堂榮耀呈現,地獄之門猙獰可見。

  基督是其恢巨集的主題,世人的益處是它的設計,上帝的榮耀是最後的歸依。

  它應當---充滿你的記憶,統領你的心思,引導你的腳步。

  你當仔細地咀嚼,經常地閱讀,並以禱告之心反覆默想。

  它在你人生中賜予,審判時開啟,永恆中記憶。

  它要求你擔承最高的責任:因為它將對辛勤鑽研者予以賞賜,但輕視其神聖內容者必被定罪!

  它是一個富饒的礦井,榮耀的樂園,愉快的流泉。

  遵循它指引的道路,必將你引向各各他山頂,空的墳墓,和在基督耶穌裡復活的生命。

  的確,那榮耀的光輝,將持續在永恆中閃爍!

  篇三

  神給每一個基督徒有信、有望、有愛,因著我們有永恆的生命,所以在短暫的肉體的生命中憂愁苦難都能靠主勝過。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在地上所受至暫至輕的苦楚,將來有極重無比的永遠的榮耀***參哥林多後書4:17***,因此我們能得著安慰和忍耐,我們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是樂觀的積極的永不絕望的。透過兩處經文我們來分享聖經給人的盼望。

  一、在患難中的盼望***詩篇119:49-56***

  詩人大衛因上帝的話語得到安慰和鼓舞,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即有主就有滿足。世人因人心不足,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於是常常被憂苦、悲愁所困擾。49節中詩人熱愛生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堅持不懈自強不息。基督徒的盼望一定要在生活中顯明出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熱愛生命,不會隨便糟蹋自己更不會跳樓自殺。前一段時間富士康的“12跳”就是因為那些年輕人承受不住生活的壓力選擇了輕生。今天,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工作、學業、情感的方方面面,因為人缺乏盼望,缺少神話語的安慰,心靈得不到滿足,於是不斷地攫取、佔有名利地位以彌補心靈的空虛。

  感謝主!今天每一個信靠耶穌的人,得著基督的生命,聖靈的內住使我們有滿足感,有永恆榮耀的盼望。但是,我們有沒有將積極、樂觀的態度表明出來呢?我們的表現常常很悲觀很絕望,很多時候我們的表現與神對我們的要求相差甚遠,失去了見證。

  詩人大衛是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詩人告訴我們,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盼望的根源。50節中詩人說神的話救活了他的生命,也安慰了他困苦的心,使他充滿了信心。羅馬書15:13中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我們的心,使我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同樣,詩人也告訴我們一個有盼望的人,神的話語能很容易地消除人心中的傷並且可以調和人際關係,讓人與人恢復和諧的關係。在強調和諧社會的今天,必須要有這位神,主的話語主的生命進來,我們才能真正與人和諧。既然基督徒是光是鹽,就要起調和的作用,讓人的生命有光彩有意義。每個基督徒都要把神的話存記在心,當患難來臨時你就能得著莫大的安慰和盼望並具有莫大的能力。

  詩人深感自己有責任維護神的話語,對那些離棄上帝話語並惡意批判神話語的人給予了嚴厲的斥責。這也是主耶穌在世時斥責法利賽人、文士的理由。很多猶太人嘴脣親近上帝,心卻遠離上帝。今天我們有些基督徒也是這樣,面對異端邪說時沒有勇氣站出來斥責,反而隨波逐流。求主憐憫我們!我們有責任維護神的話語,要敢於站出來指出異端邪說的錯謬,不受其傷害和誤導。聖經提醒我們,末後的世代有些人聽膩了純正的教導,轉而去追求人的學問。所以在末後的教會裡,有些人不是講真理,而去講心理學、倫理學、醫學。今天教會裡還有人強調人性,分析人的各種型別,強調個性的最佳配搭以求工作果效。這些理論咋一聽很有道理,但親愛的弟兄姊妹,教會講的是生命之道啊,講的是重生得救,而不是你那個破舊的老自己,因為神已經給了我們新生命。我們是一個身體中的肢體,在聖靈裡無論什麼個性的人都要相互連通,成為一體。

  有次我去服事,有個弟兄對我說:“牧師,我沒辦法,我就是這個脾氣呀,改不了啦!”教會講重生,講基督復活的大能。如果你不能改變,你自己好好禱告:自己重生得救了沒有?如果你已經得救,主有什麼改變不了你的呢?求主幫助我們!

  今天,我們要領受的是從神而來的話語,只有神的話語才是我們的盼望、安慰和動力。求主讓我們警醒,不要聽信錯謬的帶領,那樣的結果只能是瞎子領瞎子然後一起掉到坑裡。並且,我們還要敢於斥責那些法利賽人和文士,那些背離神真理的人。有些人怕得罪人,怕把關係搞僵。親愛的弟兄姐妹,你不指正他,不是愛他,而是害他,讓他與神的關係越來越遠,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僵。當你指出他錯誤,使他歸正時,就可以使他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密,與人的關係更加和諧。這是詩人帶給我們的榜樣,讓我們能夠明白神的心意。

  詩人在患難和逼迫中,用神的話語譜成詩歌反覆吟唱。求主幫助我們也有這樣美好的見證。耶穌說,你們在世上有苦難,在我裡面有平安。因為他已經勝過了世界。求主幫助弟兄姐妹,讓我們在患難中像詩人一樣學到我們當學的功課。

  二、在軟弱中的盼望***羅15:1-6***

  “我們堅固的人,應當要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我們個人務要叫鄰舍的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15:1-2***”這段經文是說,我們已經信主,在信仰認識上比較清楚,信心較堅固的人,對那些比較軟弱,認知比較缺乏,靈性較幼稚的人,不要譏笑他,要用神的話安慰他,幫助並糾正他,讓他從軟弱中剛強起來。有一些弟兄姐妹,喜歡在聚會時抽一節聖經節,認為這是神給他的話語,這是靈性幼稚的表現。親愛的弟兄姐妹,上帝給你的不單是這一節經文,而是整本聖經都給你了。這些軟弱的人,要帶領他們走出來。有些弟兄姐妹在禮儀方面有軟弱。比如受洗,認為有的牧師洗的乾淨,有的牧師洗的不夠乾淨,所以在這個牧師這裡洗完,又到那個牧師那裡再洗。這樣的人不懂得受洗的意義,我們所受的乃是聖靈的洗,惟有基督的寶血才能洗淨。有人還講究受洗所用的水,認為到江河裡才是活水。有人甚至把約旦河的水帶來滴兩滴,認為這才正宗。有的人在規條中被束縛,有時我們的喪事禮拜不得已放在主日,有弟兄姐妹認為不合規條。耶穌說,主是安息日的主。如果安息日有羊掉到坑裡,耶穌說要把它救起來。我們不要被禮儀規條束縛,更不要做形式上的基督徒。有些基督徒專作“禮拜徒”,每到主日來報個到而已,平時的日子都沒有基督徒應有的見證,沒有應有的表現。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基督徒,聖經說你要堅固他幫助他,讓他在軟弱中因聖經的話語剛強起來,讓他進入服事的行列中,進入到更加蒙福的行列中。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的生活,生命和敬拜完全不一樣,求主給我們智慧,力量和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