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初三數學作為整個初中數學教學最重要的階段,需要教師和學生高度的重視,與其他年級數學教學不同,初三數學教學既要完成初三數學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要完成複習整個初中數學的教學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的應用
數形結合是數學學習和研究過程中一種重要思想,其優勢就是能把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便於學生認知和理解數學知識,進而提升學習效率.本文以初中數學為研究物件,重點分析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簡單來說,數形結合就是通過把抽象難懂的數字與簡明易懂的幾何圖形相結合,實現抽象數學問題向直觀幾何問題的轉化,從而達到降低問題難度的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數形結合思想一般表現在:一是建構恰當的代數模型;二是建立幾何模型解決函式和方程問題;三是與函式相關的幾何、代數問題;四是利用圖象形式呈現相應資訊的應用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題目中數與形的恰當契合點,從而將數與形進行有機結合,達到互補的目的.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有助於形成完整的數學概念,便於學生理解記憶概念和優化數學認知結構;二是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簡縮思維鏈;三是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強化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發散思維;四是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其學習成績.
二、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推動“數”向“形”的轉變
面對一些數量關係過於抽象複雜的題目時,學生常常很難把握其本質要領,此時教師若能巧妙地利用數形結合思想,推動“數”向“形”的轉變,那麼學生就能直觀、形象地理解抽象複雜的數量關係.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某些知識內容時,在“數”向“形”轉變的過程中找出與數相對應的形,在問題中提煉出數量模型,通過分析圖形解決數量問題,從而簡化數學計算.例如,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判斷哪些數是不等式3x>225的解,73、74.6、78、75、80、64、75.1?這個不等式是否有解,如果有,這個不等式有多少個解?這個題目相對來說十分簡單,主要考查學生對“不等式解集的無限性”的理解,然後根據無限性引出不等式的解集概念.此題目進行簡單除法,即可得到答案為x>75,但為了將解集的無限性表示的更加鮮明,教師可以利用數軸進行表示,在數軸上標明“75”所表示的點,然後向正數方向無線延伸,學生只需將以上數字與75進行比較,找出大於75的數,即可找出滿足不等式的答案.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讓學生直觀地看清不等式的解集有多少個,而且能夠推動“數”向“形”的轉變.
2.描述“形”向“數”的轉化
圖形比數字的直觀性更強,可以很好地將抽象思維具體化,但這並不代表數學解題不需要代數計算,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還要重視“數”的計算,尤其要重視表面看起來無規律、無邏輯性的幾何圖形,然後根據需要將圖形轉化為與之相對應的“數”,從而挖掘出數學題目深處隱含的意義.在“形”向“數”轉化的描述過程中,教師要將圖形儘可能地數字化,將數字儘可能地明晰化,在“形”轉化為“數”的過程中融入數值計算,進而發現深藏在幾何圖形內部的規律.例如,在講“銳角三角函式”時,教師可利用學生對特殊“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等相關知識已有的認知,結合具體幾何圖形給出銳角三角函式概念.這種將數與形結合起來的方法,描述出了“形”向“數”的轉化,便於學生掌握銳角三角函式的本質,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增強“數”與“形”的互化
有的數學題目很難通過單一的“形”轉“數”或“數”轉“形”就得以理解實現,而是需要“數”與“形”的互化.通過融合“數”與“形”的互化解決問題,此種方法適用於平面直角座標系及函式、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識點.例如,在講“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時,它是一種典型的數與形結合,通過把三邊長度與直角三角形結合的方略,使其在直角三角形問題中得到廣泛應用.勾股定理的具體定理為: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那麼a2+b2=c2.也就是說,兩直角邊與斜邊的關係就是勾股定理.當然,這一定理可以通過代數計算或者實際構圖得以驗證.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數”與“形”互化的一種典型表現,它對於學生理解知識點、加深知識印象大有裨益,實現了幾何圖形與代數關係之間的描述轉化.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明智的做法,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拓展和延伸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務必要推動“數”向“形”的轉變、描述“形”向“數”的轉化、增強“數”與“形”的互化,提升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強化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
範文二:初中數學教學中趣味教學滲透
摘要:初中數學是一門強調思維邏輯緊密性的學科.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過於枯燥、乏味,學生的興趣無法提升,可能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變革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以趣味教學為研究物件,就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滲透 趣味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迅猛發展和教育研究的深入,當前教育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趣味教學方法則是當前教學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可以以趣味性的內容和形式來活躍數學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快樂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以故事匯入新課,調動學習熱情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教學內容匯入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所以在趣味教學法的指導下,教師必須要採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開展課堂教學.初中生大都喜歡聽故事、講故事,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講解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故事,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再匯入教學新內容,以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充分了解和掌握趣味故事中所蘊涵的豐富教學知識,進而有助於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另外,當前網路上的教學資訊和資源比較多,教師可以在課下藉助網路蒐集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趣味數學故事讓學生學習.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藉助講故事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在古希臘時期,有一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去他朋友家裡面聚餐吃飯,但是在吃飯過程中其他人都大談特談,而僅有他一個人沉默不語好像在思考什麼,男主人對他的行為非常好奇,就問他到底在想什麼事情,可還沒等男主人問出口,畢達哥拉斯卻自己離席了,讓人們很難理解.”在講到這裡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會被教師的講解所吸引.這時教師需要繼續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畢達哥拉斯突然離席的原因嗎?”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知道!”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地問:“事實上,畢達哥達斯在當時一直在觀察男主人家的地板,並且在觀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數學定律,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這時候學生依舊回答不知道.雖然學生兩次回答都是不知道,但是故事的講解已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接著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事實上,畢達哥拉斯那次在宴會上所得到的數學規律實際上就是勾股定理.”這樣一來,學生會對勾股定理知識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靈活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研究的深入,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成為教學中的常用手段.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並茂、聲像並舉、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感官功能,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另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可以將抽象、複雜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化靜態的數學問題為動態的問題,從而打破了傳統數學課堂所具有的枯燥、乏味特徵,有利於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有利於學生後續的學習.例如,在講“二次函式的圖象與性質”時,由於二次函式的圖象為拋物線形狀,單純地採用“板書+口述”的教學形式無法使學生理解“平滑”這一函式圖象概念,並且學生也無法精確地繪畫.如果教師藉助多媒體將二次函式的圖象從孤立的點到連續曲線的形成過程以動態的變化形式展示出來,能使學生直觀地觀察二次函式圖象,有利於學生對於函式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三、巧用活動教學,增強學習趣味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僵化、呆板,教師採用的“板書+口述”的教學方式無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清晰地傳遞給學生,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鑑於初中生大都比較愛好活動,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一些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講“二元一次方程”時,應用題是凸顯各種關係的重要手段,為了深化學生對於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可以採用小組競賽活動的方式使學生分成適當的小組,接著由教師提問,各小組搶答的方式來進行,最後就各小組的答對題目數進行統計,比一比誰回答的最多,使學生在趣味性數學活動中提高學習能力.總之,趣味教學是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並且可以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包含趣味性的課堂中快樂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