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方面的論文

  英美文學教學是高校語言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於學生的文學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英美文學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地位

  一、文學是人文理想教育的源泉

  英國十九世紀的紅衣主教紐曼認為,大學教育目的是發展人的理智,大學的真正使命是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並隨之帶來社會的和諧發展。他反對在大學裡進行狹隘的專業教育,大學應以培養集智慧、勇敢、寬容、修養等於一體的自由教育為主旨。因此大學必須加強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文學教學,文學教學的精髓是發揚人文精神,惟有搞好文學教學才稱得上踏踏實實地談人文理想的教育”。

  文學不僅僅是歷史事件、人物介紹和數字年代之類的事實,文學是人類心靈的體驗。大學生應被引入文學世界而不是做外界的觀察者。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時期,他們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往往不成熟。對於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文學是寶貴財富。英美文學素質是構成提高素質英語人才的重要因素。文學是透視人類社會的窗戶,通過這扇窗戶,學生可以瞭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性、價值觀念以及社會變遷等。

  瞭解他國的社會變遷可以啟發學生反思自己的社會生活、思想動態、精神面貌等諸多方面,從而加強文化修養,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有關文學課程的培養目標中寫道:文學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瞭解......。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學生們可以體察到人類對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以及為之奮鬥的艱苦歷程,也可以領略到歷史上無數次的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體驗世界人民對人類命運的關切。在閱讀作品時,學生們彷彿在和那些具有豐富思想的作家們面對面地交談,瞭解他們的思想他們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以及他們與眾不同的經歷。

  在這豐富的文學世界裡,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得到錘鍊和昇華。因此,文學對於學生完善自我,提高素質,接受外來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之一。

  二、英美文學是英語語言學習的寶庫

  就語言教與學而言,語言能力通常指詞彙、語法、口頭及書面表達的能力。但是,使用語言的目的是傳遞資訊,獲得資訊,最終闡釋資訊。因此,語言具有交際功能。這樣,一般所指的語言能力就上升到交際語言能力。Canale 和Swaine ***1980***認為交際語言能力包括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交際策略能力。Bahman ***1996***指出,交際語言能力就是把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的場景特徵結合起來,創造並解釋意義的能力。也就是說,語言能力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不僅包括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而且包括在交際時對所掌握知識的運用;語言的使用不僅受制於語音、詞彙、語法等基本規則,還要受到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制約。

  1.通過英美文學學習英語語言。

  文學是語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語言依賴文學展示它的美,文學依賴語言表達它的含義。加強學生對語言結構的意識無疑是教學的最高目的,而文學使學生接觸到不同的語言結構或語言知識。波維***Povy,1967***指出文學會提高所有的語言技巧。通過詞彙各種各樣廣泛精巧的運用及各種複雜貼切的用法,使文學擴充套件了語言知識。為達到語言運用的目的而在教學中加入文學的優勢,正如麥克開***Mckay,1982***所說:“文學在論述中展示了語言。在這展示中,環境的特點及角色的關係都被限定,表達某一特定語意和方式的語言溶於一個社會環境中,所以,為什麼某個特定形式用在某處是有原因與基礎的”。可以看出文學是提高語言用法、意識的理想之源。

  文學作品揭示了存在於社會中的思想,感情和事件,學生很容易將這些存在於文學作品中的所示與自己的生活聯絡起來,並對此產生興趣。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這種個人相關性和興趣性,在提高動機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可通過作者的眼睛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來感受語言的不同,對自己的閱讀起到推動作用。另外,由於文學包括了各種語言基礎和主題,因此,它為學生提供的不僅是學生感興趣的閱讀,而且提供了練習多樣閱讀策略的機會。通過大量地閱讀文學作品,學生們熟悉各種不同的語言結構,各種表達思想的方式,因而大大地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文學對寫作能力提高也是重要的。

  文學是詞彙和句法結構使用的範例,它是日常生活語言的一種最優美的表達形式,這一點,許多詞典中的典型例子都出自優秀的文學作品這個事實就足以證明優秀文學作品在書里語言典範方面的優勢。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通過作者的詞彙形式和準確表達來自然地習得這些詞彙和句法,這對解決他們寫作時不知如何立意,從何處入手,如何選詞,如何造句等問題的解決是大有幫助的。此外,通過文學作品,學生還可以獲得大量接觸非正式語言的機會,而這些生活化非

  常強的語言,也正是英語學習的難點。綜上所述,文學課與語言學習的各項基本技能的訓練課有著直接和全面的聯絡。

  2、通過英美文學學習文化、培養英語思維。

  每個社會集體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語言,思維方式,宗教信仰、風俗人情、社會制度、生產方式。語言同複雜豐富的社會、文化有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絡。如果學生只注重詞語層面的學習, 就會導致在英語環境中的交流障礙, 許多中國學生可以說出語法正確的句子, 但是卻不適應場合, 或者外國人根本就聽不懂。

  另一方面, 在閱讀英文報刊、英文原著, 或者在看英文原版電影時, 不能真正地理解, 這是因為這些學生缺乏社會習俗、歷史背景、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識。“理解語言必須瞭解文化, 理解文化也必須瞭解語言。” 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它反映社會和現實生活,它是一個民族優秀文化思想的結晶,是文化的載體,它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優美的語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永恆的審美價值,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習俗等許多文化因素。 學習文學作品和了解社會文化的背景,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絡,在英語教學中尤為明顯。

  通過大量閱讀文學作品是學習目的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使學生會有更多機會接觸語言環境, 同時也加深了對東西文化差異的瞭解, 他們的英語整體水平也會大大提高。

  因此, 英美文學課在整個英語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地位。養成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習慣,有助於大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特別是英美國家的文化。胡文仲先生在《語言與文化》一書中談到,不瞭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誰也不可能與該國人民進行準確的交流。

  外語教學中,強調教學的重點在於語言本身是正確的,然而割裂語言與文化的關係而忽視文化的教學,單純的語言教學是不全面的。文化有賴於語言,依附於語言。學習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學習文化,學習語言中的文化因素。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Marganet Ebrooks 認為:“對於文化差異的瞭解是文學學習中最大的潛在收穫,同時也是最大的障礙。文化精神的差異,即便對一個與自己時代和地方不同的作品的本語者來說,也會產生一些問題。因此,我們不難想象這個問題對於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的人來說無疑會顯得更大一些。”

  童恩正先生在《文化人類學》一書中指出:“由於自然條件,社會環境,歷史傳統的區別,不同的民族對同一類客體觀察和理解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我們遇到的問題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例如,漢語中的“西風”與英語中的west wind,其客體意義相同,而其引申義或喻義則完全不同。漢語中經常有“喝西北風去吧!”,意即西風代表什麼都沒有,或不受歡迎的風。但是,在英語中的 West wind 是極為溫暖而受人歡迎的和風,代表著希望和力量,如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筆下的 “Ode to The West Wind”。漢語中有這層含義的風是“東風”或“南風”。這種差異現象是由於中國和英國不同的地理環境造成的。因此,如果在學習或閱讀時學生不懂這些,那麼就無法準確理解作品的含義,欣賞作品的美也就無從談起了。

  3.利用文學作品創造語言環境。

  學習英語的最理想的方法是親臨語言環境,感受其 文化氛圍,但現實是不可能我們所有學習外語的人都到目的語國家去。因此,我們的教學缺乏真實生動的 社會生活語言環境。教學只侷限於聽、說、讀、寫、譯等教材或一些音像製品上。

  實踐證明,在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學習英語環境欠佳的情況下,通過英美 文學的學習能夠彌補這方面的缺陷,滿足跨文化教學的需要。英美文學是學生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來源。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把個人的體驗和情感參與到文學作品所反映的英美文化中去。

  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比較鑑別,瞭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相同處和不同處,做到知已知彼,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敏銳性。在閱讀文學作品是,可以使自己融入當時的情境之中,感受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該說什麼樣的話;對不同的說話物件需要使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用詞;詞語和語句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和用法等等。

  英美文學是英語學習的一種重要資源。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增加英美文學方面的教學內容,不僅符合素質 教育的原則,也體現了英語專業的語言教學目的。英美文學與人文素質、語言、文化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輔相成。隨著中國迅速走向世界,社會對英語教學目的和英語人才的培養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堅信英美文學學習將在英語專業學習中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三、文學可以培養學生優雅的興趣和愛好

  文學作品除了說教、傳承文化等功能之外,還有娛樂的功能,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忽視的。文學的這一功能是從接受者的角度而言的,文學在起源之初就潛具娛樂功能,是人們在勞動之餘,為了打發和消耗剩餘的時間和精力才萌發出的人類的一項活動。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的文論中就有類似的論述。

  孔子說:“《詩》可以興。”“興”為“感發志意”,激發人的情緒,也包含著審美功用。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已對文學的審美娛樂功能有了自覺的認識,如陸機《文賦》說創作是“可樂”之事;蕭統《文選序》指出作品有“入耳之娛”、“悅目之玩”的功能。唐至清代,文論家提出了“解悶”、“相慰”、“相娛”、“以文為戲”、“娛耳而悅目”、“快心”、“消愁”等觀點,所論範圍從詩文擴大及小說戲曲。

  這種娛樂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即“自娛”和“娛人”。“自娛”指文學創作對作家來說具有娛樂性的;“娛人”是說文學作品對讀者來說具有娛樂作用。當前,我們身處一個飛速 發展的時代,一個物質利益和享受倍受崇拜的時代,人們為娛樂而享受文學,不僅使我們緊張的肌肉放鬆,增強其生命力,而且獲得精神上的審美愉悅。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滿足了人的娛樂需要,更是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豐富人的文化內涵,使人的生命質量、精神境界和審美品位不斷提高。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的大學生稍有不慎就可能染上一些不良習氣。因此,必須加強文學教育,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盡情領略世界文學名著中的精神財富,在課餘時間能養成正確的愛好和興趣。“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對於新一代的大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

  英美文學是英語學習中的一種重要資源。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必須加強和重視對於英美文學方面的教學,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原則,也體現了英語專業的語言教學目的,同時也能通過這種途徑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英美文學與人文素質、語言、文化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相輔相成。

  篇2

  淺析英美文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一種語言往往是一個名族或者國家文明的象徵,語言中富含著本國或本名族的文化因素。如果在語言教學中忽視這種語言母體中的文學內涵往往是失誤的,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在語言教學中匯入文學的背景和因素,這樣才能使學生科學合理的使用英語。本文就構建在這樣的背景下,力圖通過對英美文學重要性的分析,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教學英美文學英語教學

  文學課為讀者提供著豐富的精神食糧,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搖籃。英國和美國的文學作品記錄了幾百年來人類文明的發展足跡,凝聚了幾代作家的智慧與心血,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鼓舞著幾代中國人為了自由和民主不懈地努力奮鬥。近年來,由於市場經濟影響,在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過分注重實用性,只注重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培養,忽視了英美文學知識的滲透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同樣要重視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培養學生追求真、善、美,反對假、惡、醜的優良品質。

  1 英美文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學生接觸的作品中包含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社會關係等等,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循序漸進地受到英美民族的文化薰陶,因而在交際中能從容地跨越文化的溝壑,得體地進行交際。所以,文學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拓寬知識面是有益的。另外,文學語言也是生活語言,它源於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樸實自然、通俗易懂的特點,易於學生吸收。作品中的文學語言給學生提供了廣泛接觸、體驗各種現象並自然習得的廣闊天地。非英語專業的教學中,我始終堅持課上讓學生充分接觸文學內容,課下佈置學生自己賞析文學作品。這就給他們提供了豐富的語境,使他們瞭解了語言使用的“特殊性”,在自然的狀態下掌握了語言。

  2 英美文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1***突出文學作品中文化的意義。

  文學作品中包括許多人名、地名、文化意向等語言文化知識,教師要有意識地提醒學生注意這些知識點,讓學生從學習文學作品中瞭解英美文化知識。文學是一個民族社會、文化生活的縮影,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會因對英美文化的不瞭解而產生理解上的障礙,還會以自己的文化模式為標準,對作品價值進行簡單的判斷。在瞭解英美文化後,學生會用新的思想方式和思維模式審視自己的民族文化,從而對不同文化的異同有一個較高層次的認識和全面的瞭解,這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2***採用現代教育技術強化學生對英美文學的理解。

  英美文學作品被拍成電影后更具有生動性、直觀性和娛樂性。隨著學校網路系統的建立和多媒體教室的建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運用先進的硬體設施,通過對學生視、聽覺的刺激,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可以在課堂和課後觀看文學作品改編成的影片,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觀看電影后,可以展開討論或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或進一步研究文學作品,提高閱讀能力。除此之外,利用這些裝置我們還可以多聽原聲磁帶或碟片,以提高對知識的理解。

  ***3***注重欣賞和課外閱讀,強化重點教學。

  有些文學作品重在欣賞,使讀者在欣賞中體會作品的原滋原味,這對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語言習慣,乃至一些做人的道理都大有裨益。但由於語言習慣不同、英語水平不足等原因,相當數量的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原作。此時教師就不能忽視對關鍵詞的解釋和句子的梳理,從而使學生了解英語的語言習慣,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高職英語教學中,針對我們所使用的教材,在“In一dassread-in擴部分遇到的文學知識一般要採用精讀法,“Afteoclassreading”的內容則宜使用泛讀法。同時,在學生學習英文作品之前,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可以涉及社會、歷史等方面,也可以是有關作家、作品或是角色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帶著問題去想。之後教師在課堂上對提出的問題深化拓寬,或與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以此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對於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由於其自身的特點,教師所設定的問題不宜過深,多應是面上的東西,在理解總體內容的基礎上充分深化學生對全域性和重點知識的把握。

  3 英美文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的特點

  《聖經》是英美文學及文化的源泉,在英語學習中我們時常涉及《聖經》中的故事。在《新編高職英語》第二冊第五課中,海倫·凱勒把自己對字的認識比喻成是亞倫的神杖,這就需要我們瞭解《聖經》中的一個故事。在《出埃及記》裡,以色列人的領袖摩西利用他哥哥亞倫的杖行神蹟。上帝命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埃及法老不同意。亞倫就按上帝的指示,把手杖往前一拋,杖馬上就變成蛇,法老的術士也施法,把手杖往前一拋,杖也變成了蛇,但亞倫的蛇吞食了法老的蛇。上帝通過神杖向埃及人顯示神的力量,迫使他們讓以色列人出埃及。

  因此,亞倫的杖喻指制服別的力量的法寶。只有領會典故的意思才能明白認識字和詞對海倫·凱勒的深遠意義。同時神話是西方文學的基礎,一代代作家從神話中汲取了靈感。從某種角度上講,沒有神話就沒有文學。在教材中起源於神話的詞語比比皆是,諸如theTrojanHorse***特洛依木馬***、Helen***美女***等等。講解詞語背後的故事不僅有助於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有利於單詞的記憶。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他是一座橋樑,連線著語言和文化,閱讀文學作品是瞭解文化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陳光樂.英美文學教學與高職英語教學[J]. 山東英語教學,2004***04*** .

  [2] 黃春英.高職英語教學體系中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J].考試周刊,2008***02***.

  [3] 胡泓.英美文學課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4***.

  [4] 柏小青,段良亮.英美文學與高職英語教學[J].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03*** .

  [5] 範誼,芮渝萍.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內涵與層次定位[J].外國文學研究, 2005***03*** .

  [6] 胡偉立.文學與英語教學[J]江南論壇,2004,***10***.

  [7] 黃彥玲.論詩歌欣賞在高職英語精讀教學中的作用[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 2000,***04***.

  [8] 薛正花.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J]青海師專學報, 2008,***02*** .

  [9] 張莉. 淺析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齊齊哈爾高職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