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的名勝古蹟介紹
濟寧,孔孟之鄉、運河之都,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歷史文化悠久,是東方文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濟寧的名勝古蹟,歡迎大家閱讀!
:孔廟、孔林、孔府
曲阜明故城始建於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佈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蹟,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牆大部分被拆除。
孔府,本名衍聖公府,位於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聖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願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衍聖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孔廟、孔府、孔林在山東曲阜市,是中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後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孫墓地於一起的建築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19年***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在死後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廟,每年祭祀 。漢代以後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對孔子也不斷追諡加封,同時擴大他的祠廟,孔廟的規模也越修越大。
:曲阜尼山
山位於曲阜城東南30公里處,本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禱於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後人避孔子諱稱為尼山。
尼山對於瞭解孔子也很重要,而且這裡可遊覽的地方也不少,有人說應當與"三孔"並列,改"三孔"為"四孔",這說法不無道理。考究尼山所以名聲不如"三孔"之大,多半因為這裡離城近50裡,交通又不甚方便。
尼山為孔子出生地,東臨沂河,山上有孔子廟、尼山神廟、尼山書院,三級建築組成一個群體,看起來很有氣勢。孔子廟內東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觀川亭,傳說是孔子臨川慨嘆的地點,那一嘆,聲聞千古:"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山東麓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
為紀念孔子,北魏時建廟奉祀,歷代重修,現存尼山書院佔地25畝,周圍數百畝古柏,景色幽美。古有文德林、坤靈洞、中和壑等八景,現又添尼山水庫,碧波盪漾,與日俱增增秀色。
:鄒城孟廟孟府
鄒城孟廟孟府,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鄒城市區南部。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從景區附近經過。是國內歷史久遠、儲存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也是我國古建築經典作品。始建於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後經歷代維修與擴建,形成現有規模。
孟廟坐落於山東省鄒縣的南關。
孟廟又稱“亞聖廟”,是祭祖戰國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祠廟。孟子***公元前372~前2******,名軻,字子輿,鄒***山東鄒縣***人,先世是魯國的貴公大族。他受業於孔子弟子子思的門人,以後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提出“仁政”的主張,被稱為思孟學派,代表孔門的嫡系正傳,後人將他與孔子相提並論,並把儒家的治世思想稱為“孔孟之道”。宋代封孟子為鄒國公,元至順二年***1331年***加贈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亞聖。
:孔子六藝城
孔子六藝城位於城南春秋路東首。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當年教授的“六藝”***禮、嶽、射、御、書、數***為主線,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建造的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城,現為國家4A級景區。
六藝城建於1992年,佔地13公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城內既有風景秀麗的園林造型,又有場面博大、文化涵概豐富的室內景點,還有精妙絕倫、豐富多彩的遊樂設施,更有古樸典雅、功能齊備的宮廷建築和別具一格的古樂舞表演。城中主要景觀有八處,分別是:孔子列國行、禮廳、書廳、御廳、樂廳、射廳、數廳等,使遊客在寓教於樂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感受現代藝術的精湛美妙。
孔子六藝城位於曲阜市南新區春秋路15號,他以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導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引線,運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手段,藉助音樂、美術、建築等表現形式建造的一座集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歷史性、趣味性及購物、美食、旅遊、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城。孔子六藝城建於1992年,1993年9月建成營業,佔地13公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總投資6600萬元。城內既有風景秀麗的園林造型,又有場面博大、氣勢不凡、文化涵概豐富的室內景點,還有精妙絕倫、豐富多彩的遊樂設施,更有古樸典雅、功能齊備的宮廷建築和別具一格的古樂舞表演,令世人歎為觀止。
:武氏祠
武氏祠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於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始建於東漢桓、靈時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築物,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儲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
清乾隆時,黃易等人進行了發掘清理,認為祠有四座,即“武樑祠”和“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除將其中“孔子見老子”一石移置濟寧學宮外,皆就地建屋將畫像石砌於壁間,外繚石垣,圍雙闕於內,題門額曰“武氏祠堂”。這批石刻藝術的重新問世,以其鮮有的“畫像古樸,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學者爭相拓墨,中外書刊廣為著錄。
新中國成立後,為加強這批珍貴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在此專設文物保管所。1964年將處於深坑中的石闕、石獅,按原位置提升到現在的地坪以上,並建立了寬敞的保護室。1972年將舊牆壁中的畫像拆出移入闕室陳列。1981年蔣英矩在進行全面考察後進行了配置復原,提出了“後石室”並不存在的確證。
- 濟寧的名勝古蹟介紹
- 豆腐補腎養血的吃法和禁忌搭配
- 鼓勵初三中考加油的勵志話語
- 客廳玄關鞋櫃裝修設計造型效果圖
- 春柴胡的作用及功效
- 保護母親河倡議書範文大全
- 自信才能成功的作文
- 關於微信超拽霸氣的個性簽名
- 哪些食物可以排毒最佳
- 表達傷離別的經典心情句子
- 精選經典的愛情名言
- 電腦做系統後沒聲音怎麼辦
- 蒜薹炒肉怎麼做好吃簡單易學
- 商務禮儀中的宴會禮儀
- 學生暑假工辭職信範文
- 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鑑賞
- 創業實訓心得體會3篇
- 程式設計師崗位轉正工作總結範文
- 銀行會計師競聘崗位演講稿五篇
- 兒童簡筆畫大全動物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