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的名勝古蹟介紹

  安康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歷史遺蹟遍佈全境,有古遺蹟、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遺址650餘處,現在,隨小編來看看安康的名勝古蹟吧!

  :漢陰古城牆

  古代每座城池都有城牆,本不足為奇,但歷經劫難,飽歷戰事,一任風雨的剝蝕,能安然無恙地儲存至今,仍能使我們一睹昔日“金城湯池”原貌的,卻為數不多,因而就物以稀為貴了。漢陰城牆是陝南秦巴山區建築最早,儲存較為完好的一座,所以就彌足珍貴了。漢陰古城垣平面呈方鬥形,舊時四城門高聳,氣勢恢巨集,古樸雄渾,使人們有一種信賴感、安全感。我總愛在漢陰古城牆腳下溜躂,它似乎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漢陰古城牆,始建於明代成化元年***1466***,初為土城,開四門,設箭樓。成化二十二年***1486***,城易磚石。弘治九年***1496***,擴大城區,延伸周長,四面拓寬四尺。正德七年***1512***,城牆加高加厚,內外加砌磚石。嘉靖十四年***1535***,環城開鑿城壕,寬一丈,深五尺,補修城垣,匾其四門,東曰“迎暉”,南曰“南薰”,西曰“承恩”,北曰“拱辰”。萬曆四十六年***1618***,擴寬城內外馬道,改南門曰“朝鳳”,北門曰“拱龍”。崇禎十四年***1641***,培築裡城,新建西北與東北角樓及守城窩房50間,並在護城河側築土郭,豎柵欄門。

  :安康雙溪寺

  雙溪寺位於今安康市漢濱區新城辦巴山東路63號,雙溪寺建於何年?《州志》僅言其“在南山下,久廢,新建禪院。”《府志》以《賈通志》說“在新城北門外。”舊《縣誌》載:“在新城北門東,寺在施、陳二溝之間,故名。有二溪圖,成化間建,名普同塔,築新城時分一塔城內。”今人多以舊志所載或者古人所敘東嶽泰山廟事“計算”為雙溪寺的“寺齡”。

  宋紹興四年金人南逼,宣撫使張浚率兵赴援,次行安康,淋雨濘淖弗得進,禱於廟。曾不移刻,祥雲披拂,暘谷炳煥,大軍啟行。浚曰:神之威靈竭敢不報。乃發錢十五萬,命郡守王彥、西城知縣高楫董重修,承議郎金、均、房鎮撫使續觱為記。明洪武十一年再重修,明末盡毀於寇。清順治年間建正殿、拜庭。康熙七年復建樂樓。這段記述泰山廟的故事,單就名為娛神實為娛人而建的“樂樓”,便能說明此非佛寺之物。

  其實,清道光年間興安知府鮑珊在《增修雙溪禪林古寺》中,已將該寺的建成年代交待清楚了:順治後因“其代遠年湮,隆替靡常。”乾隆三十二年,有南來遊僧二人棲棲此間,以“廟貌”之不整,“神像”之歪斜,毅然輸誠募化,“寺宇”渙然復興。這就是最初將“廟”變為“寺”的過程。

  :天柱山白雲寺

  白雲寺位於安康市西南約18公里處,因主峰如柱插入雲端而得名。現住寺僧侶10餘人,年接待遊客萬餘人次,是安康市佛教勝地。史載創建於唐麟2年***664年***。白雲寺是陝南佛教聖地四大叢林之一,列為安康八景之一。

  寺廟由三進四塔、一爐五殿、九洞三院組成。沿臺階攀至12層,便是建真武祖師殿石碑。此碑為清代楷書精品。最高處三進佛殿的佛像,均為明代石雕精品。寺後有蓮花池,前有方池。據傳,看天池可知漢江水位。山北峭壁處有自然形成的9個洞,洞洞相通。化身爐建於明代,四座靈骨塔均高兩丈餘,系該寺宋至清代的靈骨。白雲寺舊有亭宇、樓閣、大殿、廂房數百間。寺院內外松柏蔥鬱,寒梅飄香。大殿雕樑畫棟,金碧輝煌,佛像千尊,香火鼎盛。現在的白雲寺,保留有殿宇、廂房60餘間。

  :安康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安康城漢江北岸龍王山上,據清咸豐八年六月所立《閱查龍興寺地界碑》記載:“龍興寺,創自明天順元年***1457年***,天聖寺僧人洪湛結茅庵募化所建”。故又有天聖寺下院之說。明成化間,毀於農民軍劉千斤,石和尚之亂。嘉靖間,里人冠剛、鮑禮施山林重建。於是始成郡中名山。清康熙《興安州志·山川志》雲:“東北三十里曰龍王山”山上有寺名隆興***龍興***,是為一郡名勝。嘉慶二年,白蓮教農民軍在漢南活動,當地居民將廟前後樹木砍伐,以便滾木擂石,山前山後樹木淨盡,遂以荒蕪,清末至民國為道徒所佔。

  1988年,釋觀慧升座金堂,樹0幢,隨機說法,四方雲集,始中興金堂,光復雙溪,重建龍興,後即住持龍王山,大興土木,始具規模,而為漢濱大寺,與金堂寺、雙溪寺、天聖寺成鼎足之勢。

  :白河石長城遺址

  白河縣境,發現多處石長城遺址,從旬陽縣延續而來,婉蜒於崇山峻嶺間。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如卡子鄉三雙村與湖北茅塔界嶺溝交界的山脈中峰上,有石壘城牆,有城門,門寬2.2—3米,石門坎高O.33米,石門轉窩直徑0.14米,深O.02米,轉窩靠陝西一邊。牆高1.62米,厚2.84米,石頭風化嚴重。朝湖北方向有石板構築成的“娘娘廟”一座,建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門上有一對聯:“威揚秦楚神通大,福庇山河顯巒高。”

  卡子鄉和平村的界嶺處,今秦楚交界漢白公路旁,山脈中峰處,有毛石頭壘砌的城牆,高處1.5米,低處0.5米,牆厚l米,少數地方有垛。四新鄉晏家扒以南,有石城沿山嶺而上,沿秦楚分水嶺東西向延綿約0.5公里,牆厚約3米,有門寬2米,起伏於林莽深處。

  南岔鄉小界嶺,有城門洞,城門以西有城牆數裡,城門空寬1.4米,西邊牆高2.45米,厚3.6米,門上無頂。城門兩邊層巒疊峰,地勢險要。

  :安康佛音寺

  佛音寺位於安康市五里鎮月河南岸,風景秀麗的掛榜山旁。總面積約500餘畝,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月河川道“十天”高速在寺前穿過,西康高速及五里飛機場離寺僅幾公里之遙,交通便利,風景如畫,兩條山溪抱寺而下,匯為一潭曰白鷺潭,山水相映,雙龍環抱,白鷺棲息,祥雲繚繞。寺院坐南朝北,隱現於千傾松林之中,依山水地貌而築基修建,數裡之外,即可見其寺氣勢雄偉之勝相莊嚴。

  掛榜山佛音寺因文化積蘊深厚而久負盛名***戰國至秦漢遺址***秦惠王設漢中郡西城縣,置於此山之下,今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相傳皇帝御賜皇榜,曾掛於此處,故榜山之來由於此。佛音寺前身為兩重殿之觀音廟和閣老廟,房屋三十來間,香火鼎盛,靈驗無比,故影響四川、湖北.、關中、西安等地香客遊人,前來頂禮朝拜。***期間被毀,其主持、年限、寺跡等,已毀於一旦,蕩然無存,無從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