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靈石的名勝古蹟

  靈石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靈石的一些名勝古蹟,歡迎大家閱讀!

  靈石的名勝古蹟:靈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迴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遊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建築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於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了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巨集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靈石的名勝古蹟:韓信墓

  韓信墓位於靈石縣城南10公里的高壁嶺,海拔1200米,山勢險峻,峭壁深澗,北倚綿山,南接霍嶽,東與靈空山對峙,西與秦王嶺相望,乃秦漢時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川陝通衢”之美譽。

  西省靈石縣南焉鄉高壁村的高壁嶺山,距縣城10公里,海拔1200米,山勢險峻,峭壁深澗,北倚綿山,南接霍嶽,東與靈空山對峙,西與秦王嶺相望,乃秦漢時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川陝通衢”之美譽。據明朝萬曆二十九年《靈石縣誌》記:“韓信嶺在縣南二十里。漢高帝遠征,呂后殺信未央,乃遣人函首送帝,值帝還兵此處,葬其首級於嶺上,後人即其墓廟祀之。”廟門楹聯是:“西望關中,百戰十年空鳥兔;北臨綿上,千秋一例感龍蛇。”

  靈石的名勝古蹟:資壽寺

  俗稱蘇溪寺,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0公里處的蘇溪村西側。寺院座北朝南,東臨綿山,西傍汾河山環水繞,水秀山青,古樹交蔭,風景秀麗,為三晉古剎群中不可多得的一處勝景。

  據現存的碑文記載,寺院創建於唐代鹹通l1年***870***,重修於宋,以祈求聖佛賜福保佑庶民長壽而得名:“資壽寺”。所謂“資”者,供給、賜予也。據說宋代寺中香火較為興盛,每日朝鐘暮鼓過堂上殿的僧徒,多達20餘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圍林木失火而致毀。隨之,眾僧各奔東西,香火斷絕。相傳,元泰定元年,一個名叫法海的遠道僧人,往綿山抱佛寺訪友路過此地,目擊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腳有日,在鄰近幾十個村舍,持缽沿門講唸經佛,意在激發當地村民復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舉,甚為奏效。不日周圍的鄉紳、商號、村民等,紛紛捐助銀兩、財物,於泰定三年***132年***動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興工進行了大規模的補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於前。

  靈石的名勝古蹟:旌介遺址

  位於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旌介村東,綿山西坡,汾河東岸。西南距靈石縣城約15公里。除商代文化遺址外,還分佈有新石器、東周及漢代以後的文化堆積。

  1976年發現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觚、觥等銅器30餘件。1985年1月,在村東取土場又發現兩座商代墓和一座車馬坑,經考古發掘出土了一大批青銅器等。

  兩座商代墓均為土坑豎穴墓,葬具有棺、槨。1號墓,一槨三棺,正中為男性墓室,仰身直肢,兩側各一具女性屍骨,均為側身葬,面向墓主。2號墓,一槨二棺,男性墓主靠南,仰身直肢,女性靠北,側身面向男性。兩墓填土中都有殉人、殉狗、附葬牛腿。墓底有腰坑、殉狗。

  靈石的名勝古蹟:紅門堡建築群

  紅門堡建築群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總面積25000平方米。整座建築依山而建,從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組成,左右對稱,中間主巷道與三條橫巷,組成一個規整的王字。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結構和裝飾上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設立於紅門堡的中華王氏博物館、力群美術館為遊客提供了很大的參觀和遊賞空間。

  ***1***司馬院——司馬院位於紅門堡二甲西巷,是王氏十六世孫王寅德的宅院。該院落特點為一關轄三門,三門通四院。四座院落主題各異,分別為加官、進祿、增福、添壽。

  ***2***綠門院——綠門院位於紅門堡三甲東巷,是十六世孫王中極的宅院。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庭院裝飾華麗,雕刻講究,尤以木雕掛落“滿床笏”,石雕“四愛圖”為最。

  ***3***頂甲花園——紅門堡共用的花園,為前園後院佈局。前面四座花園,連環緊套,主人茶餘飯後可在此觀景賞花,布棋對弈。後院環境幽雅,是主人著書立說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