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類論文

  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精神文化產品,要想傳承下去,美術教育就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師徒傳承模式美術教育論文

  一、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的理論分析

  1.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的特徵

  代代相傳,師徒相授,使得師父的技藝、手法、心得以及經驗可以通過徒弟傳承下去,徒弟的創作風格也受到師父的直接影響,其中家族美術教育的傳統尤為明顯,如東晉王羲之與王獻之,南朝陸探微與陸巨集肅,唐代閻毗與閻立本等。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體現出了藝術家的不同思想情感,藝術創作的題材、形式、風格等都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變化,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因其繼承和創新影響著藝術創作的演變和發展,對技藝傳承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古代師徒教育的“從師”也可以理解為“從眾師”而自成一家,即轉益多師,這也是中國美術教育的優良傳統。由此可見,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具有親師合一、藝隨世移、通變創新等特點。

  2.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包括畫法、畫技、畫理的傳授,這些內容主要來自師父的個人經驗以及一些繪畫論著,繪畫論著主要記述的是前代畫家的經驗和心得,內容包括畫理、畫技、品鑑三大部分。在以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為主的中國傳統美術教育中,繪畫論著對於掌握中國繪畫的技巧、領悟中國繪畫的審美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如果缺乏傳統繪畫理論的指導,代之以西方繪畫理論,勢必造成國畫的變味。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在教學方法上具有注重臨摹的特點。臨摹也是學習傳統中國繪畫的主要途徑,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生掌握中國繪畫的表現模式,融入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看待自然、表現自然。這突出了傳統中國繪畫的意象性、繼承性以及程式性等特點。與西方古典繪畫不同的是,傳統中國繪畫在學習上首先要掌握在紙絹上用筆、用墨、施色等基本方法和程式,中國繪畫講究的是“功夫”。因此,以臨摹作為主要教學方式有其合理性。

  3.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的評價與借鑑

  誠然,與學校制相比,師徒制有自身的侷限和缺陷,但是,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在中國美術教育史上所積累的豐富經驗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其蘊含的優良傳統在現代美術教育教學中仍然值得繼承和發揚。為了更好地發揮這種教育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準確地把握中國繪畫的理論與技法,不能忽視傳統的繪畫理論;其次,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這既是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的內在要求,也是其主要優勢。在該模式下,師父不僅傳授徒弟繪畫技法,更重要的是以自身高尚的學養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此外,還有因材施教的問題,中國繪畫強調靈性與悟性,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有助於啟發學生的靈性和悟性。如今,在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借鑑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中的精華部分,改變一些家長和學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和領悟中國繪畫中的精神境界和人文情懷。

  二、結語

  今後,中國的美術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分挖掘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的內在價值,增強多元化藝術氛圍中中國繪畫藝術的民族性,這對當前的美術教育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和指導作用。

  範文二: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論文

  1.淺析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的現狀和發展策略

  1.1徹底更新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的觀念和體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高職美術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高職美術教學體系中要徹底更新新時期美術教學的觀念和體系就必須要在課程改革中注重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學生的專業素質同學生的綜合素質相結合,學生的理論知識要與實踐需要相掛鉤,堅持基礎理論為實踐活動服務,理論知識的服務面兒一定要廣闊。高職美術教學中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和相應的綜合能力包括學生的表現力、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以及鑑賞力都是新時期高職美術教學體系中中需要重點提高的專案,以保證學生能夠勝任社會對於人才素質能力的種種要求。在學生的綜合能力中對於學生觀察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體系改革的重點,通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將專業美術知識與社會實踐形成具有創造性的結合,不拘於傳統的美術審美理念,而是符合現代人對於美術作品的欣賞。同時在新時期高職美術教學體系的改革中對於高職美術專業畢業的學生其道德素質也是考核其綜合素質的標準,學生不僅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應該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1.2完善和豐富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的內容

  高職學生的美術教育不一定要求學生都能很熟練的掌握美術創作技巧,也不奢望個個成為美術家,而是希望通過完善和豐富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的內容,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以提升其在日後就業中的適應力和競爭力。在高職美術專業理論基礎課中,可以開設中外美術史及作品欣賞、創作理論、藝術概論。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等課程,增加對中外藝術家思想及作品的全面深入瞭解,培養學生綜合審美能力。素描教學作為美術、設計教學的基礎性環節,在美術、設計教學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已毋庸質疑。學生通過這種繪畫形式和過程能夠獲得對自然形態的明確、強烈的體驗,並協調觀察與表現的一致性,從而形成對造型要素的初步認識。

  1.3注重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的實習和活動環節

  高職美術教育中理論和實踐的脫節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強化美術實踐,開展豐富的美術活動不僅能增強動手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技術與材料中找到新的靈感,今後需要注重新時期高職美術教育的實習和活動環節,這對將來美術專業學生進入社會後能加速適應社會,具有更強競爭實力息息相關。構建基於美術專業實習的教學體系,是突出高職美術教育特色,確保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環。實踐證明,這幾年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和過硬的專業技能的美術專業畢業生能夠受到廣告公司、裝飾工程公司、工藝美術廠、影樓、玩具廠等企業的熱烈歡迎。學校可以鼓勵學生成立美術社團,通過這些社團括動形成個性培養的開放式學習環境,滿足層次性需求,為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空間,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僅靠校內實習場地已難以滿足美術實訓教學的需要,校外美術實習基地是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和實際工作,進行現場頂崗模擬實習的場所。

  2.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於人才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的高水平學生是人才評定的重要標準,這樣的人才才具有社會的競爭力,符合社會積極向上的發展態勢。高職美術教學體系的改革要認清當前的現狀和出現問題,以社會的需要為標準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育體系培養高素質的美術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