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節日風俗
布依族有許多傳統節日,除過大年、端陽節、中秋節等與漢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布依族的大年節
大年節,據方誌記載,說布依族皆“以十一月為歲首”。其時應在這月為是,但現在已統一併入春節,辛勞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過就開始為年節做準備。每到年底,家家戶戶忙著釀酒,打糯米粑,醃製臘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臘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麥芽糖等果品在家裡“送灶神”, 請它向“玉皇大帝”稟報時,多替人們說些好話,多多賜福於人間。送灶後,人們要準備香、燭等祭神用品,請“先生”寫對子,不僅大門上貼,連側門、窗戶都要貼上“六畜興旺”等,以示人們對幸福簽好生活的嚮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門神,在家裡的牆上貼滿各種喜慶的年畫。除夕以豐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閤家守夜直到雞鳴。正月初一天剛亮,姑娘們都爭挑第一擔水回家,名曰“聰明水”;男孩則爭先到土地廟旁,用繩子牽來小塊石頭放在畜圈之中,意為“六畜興旺”。
大年期間,青年們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則彼此拜年祝賀,一同飲酒為樂。初九那天叫“上九”;按當地風俗,到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燭,將生肉供祖宗,然後將生雞、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後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區正月十五過完年,還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間,有的還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有賽馬、擲石、銅鼓、嗩吶、歌舞、籃球等等比賽,參加者多達數萬人。鎮寧扁擔山一帶的“玩龍”活動,意在祈求龍神保佑來年農事豐收,百事吉利。
:布依族的三月三
是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稱為“地蠶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谷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谷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們的嘴,使他們不能咬種子和禾苗。有的地區將這一天作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籠府志》所言:“其俗每歲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婦篩酒、食花糯米飯”,“三、四兩日,各寨不通往來,誤者罰之。”故當地人又稱是日為“仙歌節”或“地蠶會”。一村或鄰近幾個村臨時集資買豬、牛宰殺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飯,關嶺地區要做清明粑,貴州省西部地區布依族人要掃墓,有的地區這天集會唱歌遊玩,進行社交活動。
:布依族的四月八
傳說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稱“牛王節”、“牧童節”。黔西地區也稱為“開秧節”。貴州荔波一帶,每逢這個,節目要做黑糯米飯敬“牛王”;望溪縣要吃四色糯米飯;有的地區不但要做糯米飯還要殺雞備酒祭祖,並用鮮***糯米飯喂牛,給牛洗澡,讓牛休息一天,表示人們對耕牛的愛護和酬勞;個別地區還要舉行鬥牛、賽馬等娛樂活動、米花節採花節又稱“女兒節”,是甘肅省文曇搏贈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相傳蓮芝姑娘聰穎伶俐,勤勞智慧。她教會人們墾荒種糧,紡線織布,又採來百草為百姓除病,不幸於五月端陽在採花途中遇險殉難。為了紀念她,人們將五月初四定為“採花節”。屆時,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紛紛進山採花。五月春風,花開遍地,杜鵑、芍藥、構把、草梅、貝母、酒麴等鮮花爭奇鬥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曠神怕。姑娘們頭戴味香色豔的鮮花環,手捧花束。圍著篝火且歌且舞,通宵達旦。黎明時分,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邊走邊舞,向蓮芝姑娘道別。採花的隊伍進寨時,艾老鄉親們盛情歡迎、款待。姑娘們則給大家贈禮品。晚上,全寨又把採花的姑娘和小夥子們請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查白歌節
黔西南興義一帶布依族民間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一日。相傳,布依族的查郎和白妹相愛,財主搶走了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悲憤交加,在農曆六月二十一日放火燒燬了財主大院。並跳在烈火中殉情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戀人,把查郎受害的地方定名為“查白”,把自妹殉情的日子定為“歌節”。多少年來,每當農曆六月二十一日“查白歌節”時,布依族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聚集在查自地方舉行盛大歌會。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曆六月二十一日這天,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 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歌節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六月六
布依族人民傳繞的民族節日。因這個節日過得比較隆重,所以有的地區稱為“過小年”。布依族普遍過“六月六”,但有些地方對節日來源傳說不同。傳說在人類早期,布依族始祖“盤古”會種水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海龍王的女兒,互相愛慕而結為夫妻,一年後生了個兒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後盤古六月初六去世,為了紀念他發明的水稻種植技術,確保五穀豐登,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大家殺豬宰羊供奉盤古,世代相傳形成了民族節日。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池裡傳說這樣做蝗蟲就不會來吃。
貴州省惠水縣流傳著“六月六”傳說,在很久以前,董郎地方,有一個名叫阿爾的長工,因家境貧寒,年過三十還未娶妻。阿水勤勞樸實。又喜好唱歌,在對歌中,他與一位姑娘相互愛慕。這對情人在歌中傳情,歌中相愛,永結終身。所以直到現在,這地區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每逢農曆六月六,便身著盛裝到這裡對歌。安龍地區還傳說,興義縣有個姓劉的大土豪勾結龍廣的地主屠殺搶掠布依族人民,人民起來反抗,經過英勇鬥爭,終於在農曆六月初六擊敗了敵人,為了紀念人民的勝利,便定這天為重大紀念日。
:毛杉樹節
居住在黔西南安龍縣的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叫“趕毛杉樹”。在納拿和者棉之間,有一塊十畝見方的小土丘,當地稱它為“毛杉樹”。每年從農曆三月初三以後的第一個“蛇場天”開始,聚集了盤江兩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趕三天歌會。第一天“蛇場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飯來祝賀節日。第二天是“馬場天”,天一亮人們就趕到毛杉樹進行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傍晚男女青年對歌.通過對歌尋找理想的侶伴。第三天是“羊場天”,遠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別,互相祝願。關於“毛杉樹節”有一傳說故事,南盤江邊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裡有一叫杉郎的後生,鄰寨有一姑娘叫村妹,兩人在勞動中相識,在勞動中相愛。正當他們要成親之際,山上的魔狼搶走了樹妹。杉郎大戰魔狼,終於救出了樹妹。但是魔狼變成了許許多多的“螞炸”***蝗蟲***來糟踏莊稼。樹妹為保護莊稼,一連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蟲隨著歌聲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場天”離開人間。第三天杉郎也因悲傷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樹妹的墳上長出了杉樹。當地的人們稱這些樹為“毛杉樹”。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舉行歌會紀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