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民族節日風俗
白族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那麼你對白族的節日風俗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中秋節
節日中,白族家家戶戶均備有果品糕點,當月升東山時,便置席拜天地,對月磕頭。然後邀請親友們到家品嚐月餅、觀賞月色。當晚,還要給親友家 贈送月餅。節日食品除月餅外,還有新鮮的果品、包穀、黃豆角等,以示五穀成熟、慶賀豐收之意。白族人家的主婦多自
做月餅,大理、喜洲、鳳羽、喬後等地視做 月餅為對婦女烹調技術的考驗。昆明附近的白族晚上要吃餌饌麵條。中秋晚上鶴慶縣白族還要舉行漂河燈活動。人們將特製的各形紙燈,內點蠟燭或燈火,沿河漂 放。看誰的燈漂得遠,且不易滅。也有的將各種彩燈放置河兩
岸,並舞耍龍燈、獅燈、白鶴燈等。屆時,兩岸燈火通明,煞是好看。青年男女還進行劃龍船、對歌和 其它文娛活動。
2、白族接三公主
白族接三公主時間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始於南詔時期。據史籍記載,南詔時期,白子國酋長張樂進求把王位禪讓給烏蠻細奴羅時,為保持和烏蠻蒙氏部族的友好關係,同時把白蠻女三姑娘給細奴羅為妻,並於每年都到蒙舍川***今巍川接三公主回大理過節。後來三公主
逝世後,大理白族群眾在呢好山建三公主殿,於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到這裡舉行祭掃活動,並按生前習俗接三公主回大理過節。
每年農曆二月十一日,大理地區的白族群眾身著白族盛裝,按時到達龍于山舉行唸經和朝拜三公主的紀念活動,並和當地彝族群眾舉行聯歡,白族的傳統節日,白族的風俗習慣打霸王鞭、打歌和對唱調子,於十三日凌晨用白馬馱著從三公主身上換下的白族服裝***表示接三
公主***,接三公主回大理參加繞三靈等節日活動。他們打著紅旗,吹著噴吶,敲鑼打鼓,邊走邊喝白族調子,興高彩烈地離開巍山返回大理。如果接三公主這天下雨,他們更是歡天喜地,認為這一年大理壩子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繞三靈後,他們又將三公主送回巍山。
這個傳統的民俗節日,從南詔至今,年年如此,歷久不衰。1978年以後,因受條件的限制,接三公主時已不用白馬,改為用人背三公主的衣服來代替白馬,節日儀式和隆重盛況依舊。
3、辭年節
白雲南省白族傳統節曰。每年農曆臘月最後一天晚上舉行。白族人認為,這晚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因此,晚餐非常豐盛。據說這天晚上灶君要從天上 回到人間,故家家戶戶,不論貧富,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祭敬灶君。祭完灶君,再祭門神,最後祭祖先。祭祀時要鳴放
鞭炮。入夜,把從山上採回的青松毛,鋪在 堂屋祖先靈位面前的供桌下,意為鋪氈,以示祖先到家後安坐,並在桌上供晚宴,讓祖先享用。當晚,不拘老少,同在堂運中用餐,俗稱令家福。飯後由家長率領大 家在堂屋拜祖先,行一跪四磕頭禮,然後山長兒女向在世祖
父母或父母依次拜辭年禮。家中理財長輩藉此向晚輩毎人分發-些錢。之後祖父母與兒孫在堂屋守歲,至 亥時喝過了米花茶,祝願新的一年生活如花似蜜,才各屋休息。
4、三月街
農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三月街”——“三月街”又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是雲南大理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甘、青、
川、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以騾馬、山貨、藥材交易為大宗,農民也在會期購置耕畜、農具,以備春耕。
5、繞三靈
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舉行。白族的傳統節日,白族的風俗習慣屆時白族群眾朝拜金龜寺、聖源寺、崇聖寺,同時在寺廟前的草地上通宵盡情歌舞。
6、青苗會
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一帶白族民間節日。青苗會於每年農曆六月六日舉行。當地白族村寨建有不少五穀廟,有的一村一廟,有的數村一廟,這一天, 人們以村為單位在五穀廟中集體祭祀“青苗太子”。屆時,集體殺一口豬。早飯後各家代表到指定的山上種鬆籽,然後由廟
會分給各家用紙做的五色青苗幡一支,插 到自己的田邊,以祈青苗苗壯、當年獲得豐收。
7、火把節
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白族的傳統節日,白族的風俗習慣這天,每個村寨都要豎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臨,大小火把一齊點燃,猶如千萬條火龍在 漫山遍野賓士,人們遊行田間,捕蟲滅害。剛生嬰兒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請鄉親們喝“喜酒”,祝賀母子平安。
白族的由來
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唐宋時起使用“僰文”***白文***,即“漢字讀白”。現代白族一般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商業、農業。
白族的文化
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白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白族能歌善舞,唐朝時南詔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並列為宮廷樂。白族民歌分為白族調、漢調、長歌、白族小調、敘事歌等,流傳最廣的是白族調,其中又以大理、劍川和洱
源西山的白族調最有代表性。它們常在山野間吟唱,節奏自由,曲調悠揚,純樸自然。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
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裡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
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