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最長隧道

  隨著一聲巨響,青藏鐵路第一長隧———西藏羊八井一號隧道於昨日10時50分順利貫通。下面局讓小編帶你去認識。

  

  羊八井一號隧道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一長隧”,離拉薩80公里,全長3345米,海拔4264米,是目前我國海拔4000米以上的最長隧道。

  羊八井一號隧道是於2001年11月1日開工的,是青藏鐵路建設的最後一座隧道,它的貫通,標誌著青藏鐵路全線7座隧道全部貫通或完工。

  青藏鐵路的技術難關

  歷經長達五年的艱苦奮戰,十萬築路大軍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挑戰生命極限,揮灑萬丈豪情,攻克多年凍土,保護生態環境,創造出一個個雪域奇蹟,寫下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精彩一筆:青藏鐵路建設者憑藉超人的吃苦精神、堅強毅力和現代科技打造出九大“世界之最”

  青藏鐵路西格二線東起西寧西站,經湟源、德令哈等站,西至格爾木站,全長763.5公里,線路規劃運輸能力為客車20對、年貨運量5000萬噸。西格二線建成後,不僅將大大提高青藏鐵路的運輸能力,而且也為今年即將開通運營的拉薩至日喀則鐵路和未來的拉薩至林芝鐵路等儲備了運力,對完善西部地區尤其是青藏兩省區的鐵路網結構,加強青藏兩省區與內地的經濟聯絡和人員往來,促進國土開發、增進民族團結、鞏固國防具有重要意義。

  新關角隧道是青藏鐵路西格二線工程的關鍵節點,它位於我省天峻縣和烏蘭縣境內的關角山,青藏鐵路天棚站至察汗諾站之間,最高海拔達到3497.45米。由於高原缺氧、積砂層和斷層嚴重,並且施工地處於斜井長、坡度大的富水區,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新關角人”攻堅克難,採用長距離大水量持續反坡隧道施工排水等國內外首屈一指的先進技術和工藝,不斷優化施工方案,確保了工程安全順利推進,為西格二線全線開通創造了條件。

  據瞭解新關角隧道正式執行後,列車穿越關角山的時間將由現在的2小時縮短為20分鐘,從而也大大的縮短青藏鐵路西格二線的運輸時間,極大的提高了青藏鐵路的運輸能力。

  目前,中國的青藏鐵路已經將拉薩、日喀則等高原城市和中國內地相連。現在,“中尼鐵路”有望把青藏鐵路延長到尼泊爾,訊息稱這是“應尼泊爾的要求”。據一名西藏官員透露,預計鐵路將在2020年竣工。

  青藏鐵路的意義

  中國隧道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中國日報》表示,修建該鐵路,必須通過喜馬拉雅山,因此有需要修築一條很長、通過喜馬拉雅山的隧道。他還說,由於喜馬拉雅山的地形特殊,高度變化大,任何開往加德滿都的火車,最高時速只能達到120公里。據王夢恕透露,目前中國已經開始了相關的準備工作。

  合早報網援引法新社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去年12月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訪問,據尼泊爾方面的報道,中尼鐵路最終將延長到加德滿都,並將成為中國進入印度這一巨大市場的關鍵通道。

  另一方面,到訪尼泊爾的中國旅客人數也在持續增加。王夢恕表示,一旦這一計劃變為現實,不僅能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和兩國人民的交流,中尼的雙邊貿易,尤其是農產品貿易,也會得到極大的促進

  除了穿越喜馬拉雅的鐵路隧道計劃,去年年初,大連至煙臺渤海隧道也列入發改委工作日程。據王夢恕院士介紹,渤海跨海通道全程123公里,平均深度20米至30米,最深約70米,以火車為主流運輸方式,時速200公里。隧道建成後將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里***,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屆時也將大大縮短大連至煙臺之間的旅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