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奶的食譜

  牛奶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價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有哪些?

  牛奶粥: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早晚溫熱服食,注意保鮮,勿變質。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由乳品加工廠生產的牛奶粥有多種配方,形成甜鹹等不同風味。其殺菌時間短,營養損失少。

  牛奶大棗湯:牛奶500毫升、大棗25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與大棗同煮成粥,然後加入牛奶,燒開即可,可補氣血,健脾胃,適用於過勞體虛、氣血不足等症。

  羊肉奶:羹羊肉250克、生薑20克、山藥100克、牛奶250毫升。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生薑切成片,一起放進砂鍋,加水適量,文火燉7小時~8小時,攪勻,去除未爛殘渣,留羊肉湯,加入切片山藥,煮爛,再倒入牛奶,燒開即可。本品溫中補虛,益精補氣,適用於病後產後肢冷、疲倦、氣短等症。可每天分數次服食,連服5天~7天為一療程。服本方時不宜同時吃其他藥物,最好每天早晨輔食一次小米大棗蓮子粥小米60克、大棗10枚、蓮子18克共煮成粥。

  鮮奶玉液:粳米60克、炸胡桃仁80克、生胡桃仁45克、白糖12克、牛奶200毫升。把粳米洗淨,浸泡1小時撈出,濾幹水分。將胡桃仁、牛奶加少量水攪拌磨細,用漏斗過濾取汁,將汁倒入鍋內加水煮沸,加入白糖攪拌,待全溶後濾去渣,取濾液倒入鍋內燒沸即成。本品可補脾腎,潤燥益肺,適用於咳嗽、氣喘、腰痛及津虧腸燥便祕等,並可作為病後體虛、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性功能低下、老年便祕患者的膳食。空腹飲用或早晚佐食均可。

  姜韭牛奶羹:韭菜250克、生薑25克、牛奶250毫升。將韭菜、生薑切碎、搗爛,以潔淨紗布絞取汁液,再倒入鍋內,加牛奶煮沸即可。本品可溫胃健脾,適用於胃寒型胃潰瘍、慢性胃炎、胃脘痛、嘔吐等,可於每日早晚服用。另有一種薑汁牛奶,用生薑汁10克、白糖20克、牛奶200毫升,混勻煮沸即成。本品可益胃、降逆、止嘔吐,適用於妊娠嘔吐不能進食的婦女。

  牛奶的飲食原則:

  1、不要喝生奶,喝鮮奶要高溫加熱,以防病從口入;

  2、有人習慣空腹喝牛奶,這不科學。因為空腹吃東西腸蠕動很快。而且,這時喝進去的牛奶中的蛋白質將很快地轉化為能量而消耗掉。奶中的營養物質尚來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腸,無形中造成浪費。最好喝奶前先吃點東西或邊吃食物邊飲用。

  3、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當牛奶的酸鹼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所以牛奶中不宜新增果汁等酸性飲料。

  4、有人喜用牛奶代替白開水服藥,其實,牛奶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牛奶易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在服藥前後1小時也不要喝奶。

  5、 不宜多飲冷牛奶,因為冷牛奶會影響腸胃運動機能,引起輕度腹瀉,使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多數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6、 不宜長時間高溫蒸煮。牛奶中的蛋白質受高溫作用,會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導致沉澱物出現,營養價值降低。

  7、 牛奶和黑巧克力不能同吃,是有兩個方面原因的:

  一、巧克力中的成分會破壞牛奶中的鈣,使鈣無法吸收。這樣一來,牛奶的一些營養就不能攝取了,說白了,就是一部分牛奶白喝了。

  二、牛奶的成分會影響巧克力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作用的發揮,比如,抗氧化成分,抗血栓成分,在有牛奶的情況下都不能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