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基礎

  日本最早的茶是9世紀初由中國唐朝傳入的,經過不斷地本土化,終於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形成了具有日本獨特文化特色的茶道。那麼日本茶道有什麼核心思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

  日本的茶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象中國茶文化那樣主要受儒道佛三位一體的中國文化綜合影響。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國傳入的。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沒有喝茶記錄。而在這一文化傳入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侶們。他們去中國學習佛教,同時將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帶了回來。其中之一便是飲茶與茶禮。由此,日本茶文化自開初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飲茶習俗傳入日本的初期,飲茶活動是以寺院、僧侶為中心展開的。據史料記載,公元805年日本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帶回茶籽,栽種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園”。從那以後,弘法大師空海於806年把從中國帶回來的茶獻給了嵯峨天皇,他還從中國帶回了茶碾、茶籽。至815年4月,嵯峨天皇幸遊近江時,在唐代生活了長達30年之久的高僧都永忠親自煎茶獻給天皇,嵯峨天皇對此大為欣賞,由此命令近江等地修建茶園。至榮西為止,茶與禪宗的關係可以說是以禪為主,以茶為輔。茶為坐禪修行時的飲料、禪案的素材、行道之資、救國之助等等。這些都只能說明茶與禪宗生活的密切關係,仍不能證明兩者之間的法嗣關係。

  在日本文化中,禪文化佔有很大比重,這是日本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化現象。禪的思想及禪宗的形式影響到日本文化的大部分角落,如建築、園林、音樂、茶道、書畫、武術等。

  在日本,歷代大茶人都要去禪寺修行數年,從禪寺獲得法名,並終生受禪師的指導,但在他們獲得法名之後並不留在禪寺,而是返回茶室過著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藝術家的生活。所以說,茶人雖通過禪宗學習到了禪,與禪宗持有法嗣關係,但茶道有其獨立性,是獨立存在於禪寺之外的一種“在家禪”。如果把禪寺裡的宗教活動叫做“寺院禪”的話,那麼茶道與禪宗就是一組平行並行的關係。

  茶道的第一目的為修煉身心,其修煉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為一種現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容豐富的文化形式,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後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著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表現出來的形式。未滲透著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茶道中必須滲透著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茶道又是一種根源性文化,它修煉人的身心,創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造文化的創造者。所以說,茶道是創造文化創造者的文化。這些創造者創造的文化反過來又創造文化創造者。茶道是這樣一種修煉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說,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的場所。

  至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舉行的文化活動。喜愛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為追求茶道而終身不嫁的女子,為追求茶道而辭去公職的男人屢見不鮮。現在,茶道被認為日本文化的結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日本茶道的基礎

  "和,指人與人之間的相和樂,以和為貴。"

  "和"所追求的是主客之間心靈的默契與溝通。

  "敬,尊敬長上自不待言,茶人追求的是對所有人的敬。和與敬是與人圓滿相處之法。"

  "敬"追求的是無差別心。

  "清,為清靜之意,指心無邪念。心只不淨為一切慾念、煩惱的起因,佛教稱為妄想。茶道便是以抑制不淨念為己任。"

  "清",代表無俗慮的清靜之心,是一種境界,是茶人的追求,而茶道則是達到目標的手段。

  "寂,指寂滅為樂,指放下所有思慮的一塵不染的心境,也就是著力於下腹丹田,以意志導引頭中血液下沉丹田,從而達到心無雜念的狀態。"

  總之就是要追求一種"本來無一"的禪的苦寂的精神。

  日本茶道的順序

  ***1*** 通過露地來到茶室:

  露地中都鋪有各種各樣的石頭,這些石頭在茶道中被稱?quot;飛石"。飛石的種類、鋪法和用途頗有講究,但飛石的主要用途就是指示客人行進的方向。客人要踏著飛石向前行進,首先來到被稱為"蹲踞"的地方進行"淨手"。

  ***2*** 進入茶室:

  按照賓客主次順序進入茶室,拜覽茶室中的掛軸,插花,風爐等道具。這時茶會的主人--亭主會出來與客人寒暄。

  ***3*** 炭點前:

  同中國茶道一樣,日本茶道對水也有嚴格的要求,"不溫不火"之為上品,因此主人一般都是在客人圍爐坐定之後才進行炭點前。

  ***4*** 品嚐懷石料理:

  五月至十月間用風爐,十一月到次年四月用爐烹製。

  ***5*** 品嚐點心:

  濃茶茶會用生鮮點心,薄茶茶會用乾點心。

  ***6*** 茶點前:

  最為重要的環節,主人將用傳統的手法點茶給客人。

  ***7*** 欣賞道具

 

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