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的比較

  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東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顯風彩、引人深思。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相同的功效:舒放性靈

  茶文化在中、日兩國之所以能不斷地發展、豐滿起來,其共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茶對人的實際功效,這就是養生的作用。然而,品茶作為一種文化的發展,一個共同的重要精神因素就是通過茶藝或茶道能舒放性靈。

  中、日兩國國民在古代、近代直至現代都揹負著各自內在的沉重壓力。

  中國的儒家和道家塑造了中國的國民性。中國的國民揹負著儒家的倫理道德觀、人生價值觀,積極進取、剛健奮鬥、自強不息、堅韌不拔“,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國家的興旺、民族的發展為己任。而在“緊張的奮鬥之京必然要休閒、娛情和審美,這時老莊的道家審美觀念就起重要作用:冷靜、理智、不狂熱、不走極端,把一切苦樂、生死、貧富、譭譽等統統放下,進入“絕對自由”“、獨立自足”“, 吾喪我”的狀態,自自然然地和大自然乃至整個宇宙合為一體“, 澹然無極而眾美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佛教的傳入強化了中國文人的這麼一種審美心理。因為禪宗的瞬刻永恆和老莊的審美境界是相通的,都是要現實的人放下現實人生,進入和美的境界,求得精神的愉悅和歡樂。因為品茶能放鬆身心,進入莊禪審美境界,能對人世的艱辛、對生活的苦難、社會的紛爭暫時放下,進入一種美的,和諧的境界,因而茶成為中國國民舒放性靈的媒介,特別是中國文人積極進取時娛情的媒介,而面對生活的追求無可奈何時生命的安慰。

  日本國民所揹負的內在壓力遠大於中國國民。在古代和近代,日本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從天皇到將軍,大名、武士、庶民,構成明顯的卡斯特社會。在家庭生活中,以性別、輩份和長子繼承權為基礎的嚴密等級制度。在這樣一個社會中,人們行為的細節,以及各個人所處的地位都有明確的規定。每個日本人先是在家庭內部養成了遵守等級制度的習慣,然後把他學到的這種習慣用於政治、經濟等廣闊領域。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國民把遵守等級制度看成是一種藝術,小習翼翼地“各守本分”。因而,日本國民給人的感覺是彬彬有禮,但卻膽怯,有時甚至是戰戰驚驚。

  因為要崇尚和遵守等級,進而必須規範禮儀。日本國民以彬彬有禮而著稱,他們從小在家裡就嚴格訓練遵守禮儀,從嬰兒開始就被按著頭學鞠躬。

  他們本身肯定習慣於這種等級制度和種種禮儀,但實際上卻是很累人的生活,這需要很強的內在控制力,時時小心,事事小心。

  遵守等級制度,恪守種種禮儀,這是他們的內在壓力,然而,他們還有更多的來自道德戒律的內在壓力。這就是“忠”、“孝”、“償恩”、“義理”等道德戒律。

  “忠”就是要忠於天皇,這在日本具有強大的控制力。日本人向來贊成至死不諭的忠誠。1945 年8 月日本投降時充分顯示了“忠”對日本國民的強大控制力:本來至死不屈的日本軍人,在天皇的一聲令下,放下了武器。“忠”還表現在社會事務的管理方面的一切事務中,人們會自覺地儘自己對國家應盡的義務。

  “孝”在日本的家庭內,就是嚴格地下服上、下敬上,服從家庭意志,服從家族全體成員休慼相關的最高價值要求,不管要求他們做的事有多麼艱難。

  “償恩”心理也是日本國民一種內在的強大控制力。所謂償恩,也就是負有報答某人的義務,一種報答是在量和持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如皇恩、父母之恩、老師和師傅之恩;另一種報答是在量上與所受之恩相等,並也有特定期限,這就是人情債。日本人是不喜歡隨隨便便受人之恩而負上人的情債的,積極獻身於報恩在日本人看來是一種美德,對恩的敏感與不快也是一種美德。所以“償恩”的心理時時在壓迫著日本人。

  “義理”觀是獨特的日本民族心理和道德戒律,是日本國民種種奇特外在行為***如自殺*** 的強大內在控制力。義理就是一系列色彩不同的責任,主要有兩種:“報答性義理”和“對名譽的義理”。前者是一個人對其同伴報恩的責任,後者是一個人不讓自己的名字和聲譽被任何詆譭所玷汙的責任。正是出於這兩種責任,產生了種種獨具日本民族特性的外在行為,如崇尚自殺、好鬥、潔癖、極強的自我控制力———忍等。日本人把名譽看作永恆的目標,為家業、為家庭、為自己生命的榮譽而作出犧牲,被稱為有德之人。他們一生的心中都有一種強大的驅使力,這就是“迫於義理”、“僅為義理”、“熱心地為義理盡力”。

  忠也罷、孝也罷,償恩也罷、義理也罷,都是日本國民強大的內在心理壓力。然而,不管哪個民族的國民都不可能整天揹負著沉重的內在壓力,必定要舒放性靈、要娛情、休閒和審美,要有放鬆身心的時候,何況對於揹負著特別沉重內在壓力的日本國民。也許正因為心理壓力的沉重,日本民族又是一個很善於享受生活、舒放性靈的民族,如對沐浴的享受、對睡眠、對吃的愛好,對性享受的獨特觀念,他們還善於從無害的事物中享受生活,放鬆身心,如賞花、插花、賞初雪、賞月等。而茶道也正是這樣一種無害的且又能舒放性靈的活動。在茶道活動中,一切等級可以放下,人們平等相待,一切“忠”、“義”、“償恩”心理、“義理”等都可放下,進入和諧、美好、融洽的性靈舒放中。

  通過茶藝或茶道舒放性靈,正是中、日兩國國民愛茶的共同原因。

  二、不同的實質:反映不同的民族特性

  任何文化都是由特定地域、特定歷史背景的國民所創造,因而,任何民族的文化必定具有特定的民族特性。日本的思想文化和典章制度乃至於文字創造都從中國借鑑和輸入了不少內容,然而,它不是簡單地模仿和吸收,而是從最初的模仿到不斷改造、融合於日本本土文化,而最終形成了深含日本民族特性的文化。日本茶道正是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

  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深刻蘊含了不同的民族特性。中國茶文化所反映的中國民族特性主要有四:

  一是重視現實人生。

  中國國民不捨棄或輕視現實人生,而是在現實世界中保持和追求幸福和快樂。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儒家是如此塑造中國國民,崇尚潔淨虛無、去塵離俗、恬淡無為的中國道家也仍然是追求活得更好、更有質量,因而道士們終身修煉長生術,嚮往輕身換骨、羽化成仙。

  中國茶文化是由重視現實人生的中國國民所創造,因而,中國茶文化必然反映中國國民重視現實人生的特性。眾多的中國茶詩和茶著作中所記述的品茶體驗,正說明了這一點。特別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積極進取時以茶怡情、修性,失意時以茶安慰人生、平衡心靈。

  二是追求人格完善。

  中國國民特別是文人士大夫從先秦至今都在高揚的主旋律就是追求人格完善。孔子、孟子、荀子等直到魯迅,都在要求中國國民要通過學習、通過鍛鍊意志,達到偉大的人格:“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做中華民族的脊樑等。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塑造下,產生了眾多人格完善的典型,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中國自古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中國的這一民族特性反映在中國思想家的論述中,體現在中國文人士大夫的行為中,同樣,也反映在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中。中國的茶學祖師陸羽,就把品茶定格為人格修煉的手段“, 精行儉德”是他對茶人的要求。自唐至近現代,品茶在中國國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潔人格的修煉媒介,如唐代大詩人蘇軾認為茶是“佳人”,連風流倜儻的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都認為品茶能“勵志清白”、“韻高致靜”。

  三是講求和諧。

  茶是一種平和之物,不像酒那樣會使人熱血沸騰,而是通過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營造和諧氣氛。唐人裴汶對茶性的體驗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性淡潔,其用滌煩,其功緻和”,並能“至其沖淡、簡潔、高尚、雅清之韻致”。正是茶能起到和諧這一作用,得到了力求和諧的中國國民的喜愛。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力求塑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國民性格。孔子的“禮”的最大特徵便是在以親子關係為核心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關係。而老子的“貴柔守雌”,不衝動、不狂熱、冷靜而理智的生活智慧,也是達到了“和”的效果。

  四是以莊、禪的境界為審美境界。

  莊、禪的境界就是不計是非、不計功過,忘乎物我、人己,讓自我與整個宇宙合為一體,莊子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禪宗所求“瞬刻永恆”。中國眾多的茶詩、茶著作記述的大量的品茶體驗,其中的表述的審美境界,就是這麼一種境界,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品茶竟能羽化成仙,進入蓬萊仙境! 也正是這麼一種境界,使中國的文人如痴如醉,沉湎其中,求得心靈的安慰與滿足。

  日本茶道所反映的日本民族特性也主要有四:

  一是重規範。

  如前所述,古代和近代的日本是一個等級制度很嚴的民族。由於要嚴格遵守等級制度,從而又使日本民族特別重視規範和習慣於規範,他們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習慣於這麼一個世界:人們的行為的細節以及各個人所處的地位都有明確規定。這種規定是具體而詳細的:在這種場合該怎麼做,在另一種場合又該怎麼做;是武士該怎麼做,是庶民又該怎麼做,兄長的本分是什麼,弟弟的本分是什麼,等等。

  這種民族特性反映在日本茶道中則是嚴密而具體的程式規定和動作規定。

  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的禮儀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後,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尚。

  現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積不大、清雅別緻的茶室裡進行。茶室中間放著供燒水的陶炭***風***爐、茶鍋***釜***。爐前排列著專供茶道用的各種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規矩比較講究。友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恭候。待賓客坐定,先奉上點心,供客人品嚐。然後在炭爐上燒水,將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後,由主持人按規程泡茶,依次遞給賓客品飲。品茶時要吸氣,併發出吱吱聲音,表示對主人茶品的讚賞。

  當喝盡茶湯後,可用大拇指和潔淨的紙擦乾茶碗,仔細欣賞茶具,且邊看邊贊“好茶”,以表敬意。儀式結束,客人鞠躬告辭,讓人跪坐門側相送。整個過程,都洋溢著“敬、和、清、寂”的精神。 日本人喝茶,以綠茶為主,可是到了夏天,人們喜歡一種叫麥茶的冷飲茶。據說,1587年,日本桃山文化時代,完成了全國統一的豐臣秀吉,同時也完成了日本的茶道,並創立了歷史上著名的「北野大茶道會」,當時與會者如獻不出茶葉,亦可用炒焦的米、麥來代替,於是誕生了麥茶、玄米茶等用糧食炒制的茶類。日本人飲茶以“茶道”出名,講究一點的人家都設有茶室。

  主人迎客入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門口,讓客人一個個進去,客人經過門口時,要在門旁洗手,然後脫鞋入茶,主人則最後才進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禮。主人開始煮茶時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後面花園或石子路走走,讓主人自由、從容地準備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後,再讓客人再回茶室,然後開始一起飲茶,飲完茶以後,主人還要跪坐在門外,向客人祝福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