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歷史資料

  紙用植物纖維製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發明過程

  西漢麻紙: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如今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蓆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后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后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藥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藥!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係。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鑑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瞭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之發展過程

  紙的發展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公元105年發明造紙後,造紙術就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它地區傳播。蔡倫被封到陝西洋縣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也向家鄉傳授過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今掖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牘的有力的競爭者。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充套件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裝置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溼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六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公元六到十世紀的隋唐五代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稈紙和新式的竹紙。在南方產竹地區,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展。關於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於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從技術上看,竹紙應該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展以後,才能出現,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竹紙。竹紙應該起源於唐以後,而在唐宋之際有比較大的發展。歐洲要到十八世紀才有竹紙。

  這一時期的產紙地區遍及南北各地。由於雕板印刷術的發明,興起了印書業,這就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紙的產量、質量都有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各種紙製品普及於民間日常生活中。名貴的紙中有唐代的“硬黃”、五代的“澄心堂紙”等,還有水紋紙和各種藝術加工紙。唐代的繪畫藝術作品已經有不少紙本的,正反映出造紙技術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後多用植物粘液做“紙藥”,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藥”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採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採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桌布、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裡,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紙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而《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關於竹紙和皮紙的記載,可以說是具有總結性的敘述。書中還附有造紙操作圖,是當時世界上關於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經過元、明、清數百年歲月,到清代中期,我國手工造紙已相當發達,質量先進,品種繁多,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發展傳播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