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如何發展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意義非凡的運動。這場運動從開始到結束都有它的發展過程。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過程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情況具體是這樣的,起初是一些接受過新式教育的革命人士在意識到了中國封建統治是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他們在思想上統一之後,便開始了運動的籌備階段,首先是通過對孔子的繼承還是批判開始的,因為當時有些人支援封建統治思想,也尊崇孔子的思想,可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的新興知識分子,卻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他們認為要順從個人內心的想法,也就是為人類提供更多的自由。他們在這同時創辦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報刊,主要宣傳他們的思想,這樣新文化運動便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緊接著便是新文化運動思想的傳播,主要內容都是圍繞推翻封建統治的,而且還引進了一些新思想,像民主,男女一視同仁,支援科學發展,這些思想的傳播,將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置於了頂端,同樣他們一直在報刊上宣傳他們的新思想,步伐加快以後,便開始對文學形式進行新的改革,那就是要反對封建的那種古文言文,要用直白的話語來表達各種思想,這深層含義也是主要為了推翻封建統治,來引進資本主義發展,剔除其中的陋習,這樣一來,那些有為青年也意識到了這場運動的意義之大,便有更多的人加入了這場運動中,大力宣揚運動的中心思想。

  此時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隊伍壯大起來,思想也傳播的更為廣了。

  新文化運動性質分析

  新文化運動是歷史上必講的一段,這也就顯示了其承上啟下的重要性。歷史上發生了許多革命、起義、運動,因為其發生的歷史背景不同,所征討的物件不同等,性質也就不盡相同。這其中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什麼呢?

  新文化運動爆發之前,人們經過一系列的鬥爭終於擺脫了封建帝制的統治,進入了中華民國的時代。但是,當時資產階級才剛剛起步,力量十分薄弱,沒過多久在帝國主義的幫助下,袁世凱這個封建的軍閥就竊取了這場戰爭的勝果。雖然當時資產階級進行著反抗的戰爭,但由於力量太弱小,經常失敗,最後袁世凱甚至要重新稱帝,恢復之前的社會,這使得民國的稱號也是名不副實。這期間,各西方列強無法顧及到中國,都在自保,中國的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得到了發展,力量也漸漸增強。一部分先進人士接觸到先進的知識和思想,希望通過這些改變中國人民的思想,希望他們不要被封建的思想一直束縛著。所以以胡適為首的知識分子,開始翻譯西方的文獻,傳播新的思想,讓人們意識到可以換一種活法,這也使得人們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根據此,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應該是一場思想解放的運動。

  在此之前,中國因為自身發展的原因,雖然會有農民起義等等,但反對的只是當時的統治,希望換一個仁善的君主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思想一直是封建的思想,經過這場運動人們意識到是可以換一種方式的。因此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完整的來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

  新文化運動究竟新在哪裡

  民國初年,一場文化改革的運動悄悄發芽,這場文化改革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我們今天的說話以及寫作方式都與這場運動息息相關,這場運動史稱新文化運動,相比於傳統文化,新文化運動新在哪裡呢?

  新文化運動新在哪裡?首先在它的領導階級上面,這次文化運動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群體,他們和維新派和革命派是不相同的。其次,這次文化運動的提倡的內容不一樣,新文化運動提倡人們要學習科學知識,反對封建迷信,認為封建迷信毒害了許多百姓;提倡人們要學習西方的民主社會,反對統治中國幾千年的獨裁專制制度,反對任何獨裁製度的復辟;並且由於白話文簡單易學,沒有文言文的高不可攀。新文化運動也號召廣大人民群眾使用白話文交流。新文化運動還新在前期運動是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主要思想,後來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它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

  那麼除了指導思想和內容與其他文化運動不同,新文化運動新在哪裡呢?最主要的還是運動的基礎,新文化運動的基礎是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由於20世紀初期的經濟得到了短暫的發展,知識分子不斷地增加,他們成為了這次文化運動的主要參與和支持者,後期新文化運動的指導思想轉變為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也成為了這次運動的基礎,積極參與到新文化運動中。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