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人口增長模式教學設計

  人口增長是地理的一個學習內容,那麼你知道怎樣寫教學設計嗎?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人口出生率,瞭解影響人口增長快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概念;

  2、研究人口增長模式的確定和各種不同型別的特徵;

  3、運用人口增長資料,分析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及其特徵,瞭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佈及其成因。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不同地區資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長模式的基本特點

  2、 藉助案例分析,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激發學生探究關於人口增長與環境的關係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人口觀、環境觀和資源觀

  2、 通過分析我國的人口發展資料、案例,讓學生能瞭解我國在控制人口增長取得的成就,進一步理解我國的人口政策,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3、 藉助分析環境對人口的影響,樹立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培養可持續發展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人口增長的三種模式及其分佈。

  中國人口增長狀況。

  難點:分析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及其影響因 素。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方法:

  ①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收集人口的有關資料,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反思。

  ②引導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剖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實施過程

  一.新課匯入:

  調查班級學生兄弟姐妹人數,再調查學生父母兄弟姐妹人數。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自己兄弟姐妹人數一般少於三人而父母人數則一般在三人以上。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什麼原因導致的?那縱觀整個歷史又有哪些人口增長模式呢?帶著這三個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人口增長的模式。

  二.過程:

  ***一***人口增長

  讀歷史上的人口增長圖,敘述人口增長的特點。

  人口的增長為什麼有慢有快?→人口自然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一定時期內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的淨增人數與同期平均人數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況下,用人口出生率減去人口死亡率也可以得出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研究人口變化的基本資料。

  活動1:

  2000年埃及和日本兩國人口統計資料分析。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兩國人口增長的差異。兩國人口各增長多少。

  湘教版人口增長模式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完成四幅圖的教學。第一幅圖,是圖1-1-2世界人口增長過程圖。本圖首先要讓學生讀出人口增長的特點:一是人口不斷增長,二是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接著引導學生將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軌跡分成三個階段,分析每個階段的特點及原因。第二幅圖,是圖1-1-4人口增長模式圖。本圖首先讓學生讀出三條線的不同含義,尤其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不同,另外,粗心的學生可能將總人口變化趨勢錯讀成人口自然增長率,所以也要特別指出,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圖中能否反映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接下來,引導學生根據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變化為每個階段命名,並思考為什麼此階段出生率***或死亡率***發生變化,變化的特點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最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進一步瞭解不同階段的典型國家或地區。第三幅圖,是圖1-1-5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首先幫助學生了解圖的閱讀方法***橫軸、縱軸***以及含義***年齡、性別結構***,接下去引導學生觀察從第二階段到第四階段塔基和塔頂發生了什麼變化,並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會發生如此的變化,最終提問這樣的變化會導致什麼樣的人口問題發生,並由此匯入第四幅圖的學習。第四幅圖是圖1-1-6 2001年世界各國和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圖,通過本圖瞭解不同國家的人口問題,並進一步探究人口問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解決措施。

  按照以上思路,教學實施比較順利,但在批閱作業時發現,依然有大部分學生將我國的人口增長階段錯答為第三階段,一方面說明課堂組織教學需要加強,學生聽課的質量需要提高,另一方面說明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這兩點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