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論文

  自主學習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老師們該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一、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

  影響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強等主觀性因素,也有學校制度和學習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制約。首先,學校的教學制度和管理方式存在問題。雖然一直都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具體該如何操作、怎樣做仍然沒有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大多數學校仍然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的教學評價目標,所有教學工作的開展都以學生的考試為中心,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常被忽略。其次,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初中數學教師仍然認為老師才是課堂的主體,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之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重視,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得到提高。同時,由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和學習體驗缺乏一定的認識,老師只關心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學習方向的引導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

  1.教師要教會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運用學習策略學生能否根據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時間形成自己的學習計劃是衡量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學習計劃能夠大幅度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使學習有更強的目的性,及時實現學習目標。對於初中數學的學習而言,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能使課下時間得到充分合理利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採用積極有效的學習策略作為學習計劃的有效補充也是提高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常見的學習策略有認知策略、交際策略等,不同的學習策略適用於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學習效果,所以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比如,老師可以有目的地幫助學生找到和自身相適應的學習方法,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隨時調整,使學生充分把握學習目標,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2.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曾經說過:“學習方法決定了學習成績。”因此,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學習效果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相應地會提高,可見,主動性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構成了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此外,筆者還認為,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習慣是學習方法在實踐中的反覆應用和良好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利於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受益終生。

  3.實施教學模式改革,打造優質的自主學習課堂課堂教學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是實施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打造優質的自主學習課堂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然選擇。老師要主動構建一個以“自主互助學習”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的自主指的是學生自主式的探究和知識發現,老師在其中的作用是積極引導和認真評價。數學教學完全可以展開為課前準備階段、課上的自主學習階段、合作探究階段、老師重點知識講解階段、鞏固和檢測環節和課後的延伸環節等,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以學生主動學習作為教學計劃開展的落腳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初中數學中的面積和幾何恆等式教學任務開展中,老師可以設計兩個重要的數學活動。一是“比一比”環節,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入手,向同學們展示幾何世界及其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再讓學生用老師指定的圖片進行拼圖,使學生動腦、動手、主動學習,這樣的環節設計能夠培養學生探究數學的興趣和與他人主動合作的意識。二是“練一練”環節,考查學生任寫代數恆等式後能否用圖形面積來驗證。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討論、交流、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積極倡導的教學目標。自主學習不僅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也是學生實現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自主學習是指在相對於被動學習而言的自主性學習,新的教育環境下,新課標視野下要求初中的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有著積極的影響,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而言,從狹義與廣義上對自主學習進行了劃分,狹義的自主學習範疇一般是在學校教育之內,在老師的日常生活中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培養,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在學習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廣義的自主學習是指整個社會及個人,學校及家庭環境中,人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去通過不同方式,有目的的去學習,進而發揮出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自主學習的特點

  1.獨立自主性

  發揮學生的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關鍵,獨立性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作用.相對於被動學習,學生的自主性的發揮要求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端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習的主人作為自己,逐漸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深入的對自己有更多的瞭解,擺脫傳統觀念下的學習中對老師的依賴性,科學合理的調節自己對學習進行合理有計劃地佈置,並學會控制和支配自己獨立地進行課程的學習.在對教師的要求中,要求教師轉變已往的舊觀念,逐漸地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獨立性,並且在教學活動中積極且全面的去認識學生,以一個引導者的姿去輔助學生的學習,並通過採用合適的方法,去指導學生學習.

  2.自我反思性

  學生自主學習存在著反思的過程,這有利於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以及監控,在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整理的過程中,可以全面的對自己的學習給予科學全面的評價,並且對以後和現在的學習都起著實時監控的作用.學生將自己的學習過程作為物件的活動叫做反思,反思起到了使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的行為以及課程學習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的作用,經過反思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的不足和進步,對不足進行總結吸取教訓,在以後的學習中,改進學習方法,對學習目標的制定以及學習方法的選取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3.學習的科學性

  自主學習要以學生科學合理的進行學習為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僅僅是學習方式的一種形式.在學習中針對具體學科的問題採取何種學習方法是學生自己去判斷和選擇的,因此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學生要對學習方法的科學性進行反思,科學合理的地進行學習計劃的安排,通過科學的判斷去評價學習的成效,進而促使學習的進步.

  三、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培養

  1.數學學習中的興趣引導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程度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著眼在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學習初中數學的關鍵是入門,對於小升初的學生來講,初中數學的抽象和轉變可能極不適應,所以這需要教師在數學課程中培養起學生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成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例子,在勾起了興趣的前提下進行下一步的講解,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教學中師生角色轉變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讓位,轉變學生在學習中被動的地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需要老師積極進行角色的轉變.給學生造就一個自主的氛圍,促進學生正確有效的轉變自己的地位,教師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並且與學生討論去了解學生的內心所想所知所感,從側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助和指引,通過與學生平等的談話拉近師生關係,並且促進學主動積極地學習.

  3.採取互相交流的開放式教學

  通過開放式的教學為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經驗和彼此影響的環境,這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了智力發展,注重了學生的個性,在不同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的潛能進行了開發.在課堂教學時,開展小組式合作,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問題,可以改變已往呆板的傳統教學,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和思考能力.

  4.加強學生的自主性訓練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受,在數學教學中多多的進行動手能力和討論能力,在動腦的同時發揮其他感官去理解和接觸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授課時,結合教材和具體情況,多多思考,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新穎而有趣的改革,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對抽象難懂的問題以學生可以理解的例子去解釋和分析,促進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