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教學的體會

  資訊科技教育給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課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在日常教學中,不少教師錯誤地將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誤以為對“資訊科技”的興趣,認為學生對資訊科技課的興趣已經很高,不存在提高的問題。然而課堂實踐和調查表明,學生對資訊科技課的興趣,僅僅表現在對“計算機”本身的興趣,他們的目的在於上網、玩遊戲甚至是聊天等,而對於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卻覺得“不好玩”,沒興趣。由此,就出現了學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卻不一定能掌握好資訊科技知識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應該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入手,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正確地引導學生,使其對計算機的興趣發展為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從而較好地完成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任務。依據新課標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實際情況,我在資訊科技的教學中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之教學任務

  恰當地設計教學任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與慾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手段一直被喻為“教育教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但並不是說只要在多媒體教室上了課、使用了電腦、使用了投影就算是多媒體教學了,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單純的課堂教學,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嗎?答案是否定的。當我講《計算機的組成》時,這是一節不容易使學生感興趣的純理論的課,我從同學們見到過的計算機外觀入手,講計算機軟體和硬體、計算機的硬體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我用準確而幽默的語言,恰當的比喻,將抽象的名詞具體化,專業的語言生活化;並且為了強化記憶,還設計了一張圖,如“計算機五大部件”──我用五個圓圈來表示,將這五個圓圈按一定的位置來擺放,如“最靠左右兩邊的圓圈”──用來表示“輸入、輸出兩大部件”,像這樣的比喻形象而生動,使學生很愉快地接受那些“枯燥”的電腦知識,教學效果非常好。當然,這樣的課就要求老師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我把資訊課的任務分為三種:資訊採集型任務、資訊處理型任務和綜合型任務。在因特網教學中,部分網路的基礎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因特網直接獲取。這樣的任務是資訊採集型任務,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獲取資訊的方法,並通過所獲得的資訊學習相關知識。讓學生在Word中製作一個通訊錄,或是利用Excel電子表格對考試成績進行統計,這些都屬於資訊處理型任務。綜合型任務一般放在一個完整的教學內容結束時,作為檢驗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手段。例如,讓學生將通過各種渠道所獲得的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知識做成簡報。這個任務中既包含了資訊的採集,如通過各種方式獲取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知識,也包含了資訊的處理,如將所獲得的文字、影象、聲音、視訊等內容插入新建立的簡報中。

  在設計任務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點:

  1.任務間的縱向聯絡,儘量與學生所學知識前後呼應。如在“讓網頁靚起來”一課中,要求學生在Photoshop中製作網頁的背景;在網頁中插入自己製作的Flash動畫;給自己設計的簡報做上超連結等。這樣的綜合任務可以將原先學過的許多知識聯絡在一起,既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又增強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2.儘量採用教材中未出現的例子,這樣可以擴充套件學生實踐的內容。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用教材中的例子進行自學,但教材中的例子包含內容是有限的,若整個教學僅圍繞已有的例子來進行,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靈活,因此在設計任務時,要動腦設計一些針對性強、能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教學例項,來提高資訊課的教學質量。

  之“探究學習”

  在幾年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我總結出一條經驗,“要讓學生動起來,就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在教學中,如果僅僅是“教師演示→學生練習”,如此迴圈往復,那麼學生的學習就會產生倦怠性,下半堂課的效果明顯不如上半堂課。開始學生還有積極性,最後有時就會“不知所為”,僅僅是“為做而做,為上課而上課”。這種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僅是被動接受,沒有發揮學生能動性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定不是最好的。所以“允許他們犯錯誤”,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僅僅是講解、演示,讓學生依樣畫葫蘆,而應該給他們發揮的空間。在學習怎樣刪除文字這部分內容時,我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嘗試,發現問題,然後請幾個學生集中進行演示,糾正錯誤,與全班同學分享創新成果。同樣的刪除,但幾位學生採用的方法卻不一樣。一位是用Delete鍵進行刪除,一位是用退格鍵Backspace進行刪除,一位是用剪下按鈕進行剪下,還有一位是用空格鍵進行刪除。這些不同的方法讓全班同學耳目一新,茅塞頓開。又如“繪圖工具的使用”一節的教學中,曲線工具較難掌握,為了讓學生掌握“曲線工具”的使用,先出示了兩條不同的曲線,讓學生觀察其不同之處,學生很容易看出,這兩條曲線一條是閉合的一條是不封閉的。我就進一步問,大家能不能自己畫出這兩條曲線,學生一致回答“很容易”。下面是學生開始繪圖,結果學生想了各種方法,但是滑鼠拖來拖去,始終達不到目的;有的學生畫出了一條不封閉的曲線,老師讓他告訴大家制作方法。有的同學畫出了閉合的曲線,但他卻歸納不出具體的操作方法。允許他們不會做,允許他們犯錯誤,然後通過問答、討論的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後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同學們歸納、總結,把同學們還不能完全理清的知識條理化。

  實踐是創新精神與自主學習的集中體現,通過自主學習,是訓練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學習的過程本身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而資訊科技學習是一種操作技能與知識積累同時進行的學習。這種學習本身也有連續性的特點,在階段性的學習中,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歸納與總結十分重要亦十分必要。學生是學習主體,讓他們把自己的切身感受與全班同學共享,既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又可以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和總結能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方面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同時亦要做適當的糾正和輔導。

  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依葫蘆畫瓢”,按照老師教的步驟依次完成任務,而是啟發學生通過探索掌握方法並能靈活地加以應用。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中,尤其要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傳統教育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中心,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這樣往往造成學生循規蹈矩、亦步亦趨,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探究學習其本質是學生自己從各種特殊事例中歸納出結論,並用來解決新問題。它強調的是對問題的探究過程而不是現成的知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啟發學生,為學生髮現知識創造條件和提供幫助。但在探究學習中,教師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及時點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善於學習且樂於學習。

  之激發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文字編輯是資訊科技課的主要內容之一,然而不少學生會認為,文字編輯不就是“打字”嗎?只要會輸入文字不就可以了,一些連簡單的插入、刪除還沒有學會的學生也覺得它“沒意思”。所以在上“文字編輯”這節課時,我從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的關於文字編輯的內容入手,如報紙、電視、廣告語、手機簡訊等,使學生在體會資訊科技對人類日常生活深刻影響的同時,感受到文字輸入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這堂課時,我以一幅事先做好的“我為奧運獻計策”的作品作為本節課的匯入。從這幅作品中,同學們有了動手操作的要求,學生就需要掌握本節要學習的資訊科技知識才能完成同樣的作品。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之因材施教

  當前,中小學資訊科技教材,是依據教育部的《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編寫的,其中對各學段的教學內容作了詳細的指導性的規定,但又非常地靈活,給廣大資訊科技教師提供了非常寬的選擇餘地。比如要求掌握“繪圖工具的使用”,對於一些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同學來說,需要教師的詳細講解,而一些對畫圖程式已經“玩”得很熟練的學生,對此則失去學習興趣。上該節課時,既要詳細講解本節課,又要適當地擴充內容,設定一些主題,讓初學者學得會,讓學得好的同學也吃得飽。如“繪圖工具的使用”這堂課,我不僅要求學生學會使用某一種工具,而且要求學生把繪圖工具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創造性地進行繪圖。對原先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層次較低的同學,可以使用基本工具先完成一幅簡單的圖畫,而對於學習還有潛力的同學,我就要求除了以上的內容外,再利用繪圖工具設定出一些特殊效果,如“一個文字有多種顏色、多種字型並存”等,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所有的學生就都能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又如,在講Word中“插入圖片”這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些以前學生製作的圖文並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賀卡、手抄報、詩配畫等。學生看後,便小聲地討論起來:“真漂亮!”“怎樣才能做出這麼好看的賀卡呢?”……他們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慾望。在介紹插入圖片的幾種方法的同時,給學生介紹一些圖片來源的知識,如用數碼相機、掃描器、網路下載等,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意識和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資訊教學的深入,學生在知識結構及掌握程度上存在差異。在教學設計中若缺乏周密的考慮,就會使有基礎的學生“吃不飽”,進而失去上課的興趣;或是讓沒基礎的學生“吃不了”,由此失去信心……

  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勵和幫助他們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掘他們的潛能,使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擴充套件與提高。在講新課前,調查學生對學習內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據不同學生情況給其制定不同的學習安排。一般情況下,我讓大部分沒有基礎的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學習,而讓少部分有基礎的學生學自己想學的內容,這樣不同學生的需要能在一節課內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教學做到了因人而異、有的放矢。

  之對比與總結

  教學中採用對比,可以增強教學內容間橫向及縱向的聯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習的效果。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不同軟體間完成相似任務的對比,通過對比,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遷移,從而實現教學目的。在學生掌握了Word中圖片、文字的插入方法後,在PowerPoint的教學中就可讓學生對比Word中的相應操作自己探索並掌握方法,在PowerPoint中掌握了超連結的方法之後,當學生學習網頁的連結時,也可採用對比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主而迅速地解決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層的含義及應用目的等等。

  對教學內容及時地做出總結,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知識應用的靈活性。總結過程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進行,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複製檔案,可以採用多種不同方法來完成,在練習中請不同的學生給全班同學演示不同的操作方法,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操作方法進行總結。這樣既能調動全班同學的熱情與學習積極性,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之及時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通常體現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任務的大小,讓學生單獨完成或以小組協作的方式完成。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隨時檢視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對於完成任務好的學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肯定、表揚;差的也要及時鼓勵、適當進行指導,但在指導時,一定不要妨礙學生獨立思考,要引導他們主動思考、探索,以達到創造性原則的目的。

  總之,資訊科技教育給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課題。我們應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圍繞“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學習、善於學習,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