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資訊科技教學策略的研究論文

  資訊科技作為一門新興的、特殊的學科,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中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計算機知識、學會使用計算機的重要途徑之一。但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資訊科技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資訊科技教學,相對於城市學校來說還比較滯後,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農村學校資訊科技教學策略的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農村學校資訊科技教學策略的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資訊科技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在設定學習目標時,要注意可操作性,即設定要具體、明確,讓學生能看懂,並能在計算機上操作。文章探討資訊科技教學目標設計原則:培養能力原則、體驗成功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強化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學以致用原則。

  關鍵詞:資訊科技;原則;教師;學生

  在農村學校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分析本課的教學任務,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根據農村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和實際水平,備好學生在本節課要掌握的三維目標,即學習目標和任務,通過每節課的學習任務實現總的教學任務。在設計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一、培養能力為主要原則

  ***1***用新知識、新技能解決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化教學水平和新技術的引用日新月異,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提高應用計算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目標設計時,要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解決實際問題,學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2***學會與會學有機統一。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教師為主導,興趣為主線,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自主探索、獲取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並學以致用,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並運用於生活。要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能力,在開發智力、授人以漁的教學過程中,實現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二、體驗成功原則

  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心態能引起不同的心理情緒體驗,常常形成一種迴圈效益。要讓學生體驗更多的成功,讓興趣成為最好的動力。體驗成功原則要求學生從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並讓自己快樂地去學習,因此,學習應該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才能通過自身的不斷強化,提高學習水平。學習目標的設定要合理,目標過高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

  三、可操作性原則

  資訊科技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設定學習目標時,要注意可操作性,即學習目標的設定要具體、明確,讓學生能看懂,並能在計算機上操作。例如,在學習“運動動畫”時,可以設定上升的氣球、運動的文字、旋轉的風箏等這類簡單、具體、明確的例項,學生能輕鬆地步入角色,水到渠成地完成學習任務。

  四、強化性原則

  強化性原則,是指學習目標確立後,要結合課本和學生實際情況來實施,並不斷地強化目標,使學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每節課的目標要有側重點。實施時,要注意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接受能力,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興趣等。例如,在學習“變形動畫”時,考慮到學生的美術功底差、滑鼠不好用等因素,降低了任務難度,讓學生把一個三角形變成四邊形,使學生較好地完成了學習目標。

  五、因材施教原則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成長過程,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做到全面照顧。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定不同的目標,確保讓優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差生“吃到”。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例如,有些學生擅長電子繪圖,有些學生文筆好想做電子期刊,有些學生想程式設計,那麼教師可以在教學任務之外,佈置一些小的、新的任務,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六、學以致用原則

  《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即要求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服務。因此,要引導學生注重學以致用。***1***教師的備課內容與學生實際相結合。農村小學所選的資訊科技教材大多是本省的地方教材,有的內容對農村學生而言偏難。因此,教師備課選取教學內容時,要符合農村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

  例如,學生可以利用“畫圖”軟體,畫各種基本圖形,只要多練習,就可以畫出自己想要的各種圖畫;學“Word文書處理”後,學生可以利用它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寫作文等。利用“媒體播放器”,可以聽歌和課文朗讀……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易於接受且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所學知識應是平時生活中能用到的。***2***創新與發展相結合。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和社會,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練習時,要注意試題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要精不要多。例如,在學習了“奇妙的網路世界”後,可以指導學生在網路上查詢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告訴學生網路資訊多種多樣,有害資訊、無用資訊和有用資訊混雜在一起,需要學生學會揚清激濁,絕不瀏覽有害和無用資訊。

  七、結束語

  總之,合理的學習任務,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參與主動獲取的知識比被動學習的知識更為紮實、牢固,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學習精神,促成良好班風的形成。再者,教師可通過學生的操作規程,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和備課過程中的不足,及時解決問題,為自己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