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學隨筆大全集

  班主任在班級中起導向作用,班主任把教學隨筆分享出來,其他老師也可以借鑑一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初中階段是人的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就顯得極為重要,本學期我是七年二班的班主任,以下談談我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的。

  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生入學後,由於學習時間和學習容量的加大,自己可分配時間的減少,很容易對中學生活產生不適應,這是造成很多學生剛入學成績下降乃至掉隊的根本原因。所以對於班主任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儘快適應中學生活,融入到新的集體中來,第一次見學生時,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同學們你們有目標嗎?”全班48人舉手的只有7個人,可見大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慣性上,我給了他們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認真的想了想,而後我提問了幾個同學,大多數學生的願望和目標都是考入理想的學校,其中有一個叫李丹的學生的回答很特別,她的目標是:“每天都比前一天進步一點。”我感覺說得非常好。想要成功首先要有目標,作為班主任首先就是從學生的目標入手,積極引導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尊心,從生活和學習的點滴入手,關心和促進學生健康的發展。開學的一個月乃至半學期的主要工作都是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觀察,發現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或不適應的狀態,要及時的引導和糾正。讓學生形成一個自身發展的良性迴圈,每一天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身正為範,學高為師”,投身教育事業的第一天我就深深知道自己肩負的任務重大。在學生眼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有莫大的作用,教師必須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利用點滴小事教育學生。軍訓時學生踢不好正步,我在旁邊演示,利用學生休息的時候對個別踢不好的學生一點一點的示範糾正;每天午讀時間唱歌,全體唱歌時聲音小,我在前面起頭;班會氣氛不夠

  篇二

  教育隨筆

  ——班主任工作

  王興玲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班主任所面對的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較強的學生群體。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有巨集觀的群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指導。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有效地把學生的自作主張、別出心裁、標新立異等創造型人才的自然特點變為創造與成功的起點,培養一代創造型人才。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應求“全”

  “全”:注重學生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這一點尤為重要。要培養教育學生具有民主與法制的觀念、有責任感、文明禮貌、寬容和尊重他人,要教育學生具有全球意識、競爭意識、效率觀念,並具有健全的人格。我們要教育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他人可以從關心自己的父母開始,關心身邊的人,關心集體,關心學校,關心班級,關心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興旺,關心人類的前途命運,進而關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環境汙染、生態平衡、能源危機等問題,把我們的下一代真正培養成有開放頭腦、寬闊的視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態、高遠的志向,能適應現代社會挑戰的新一代。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求“活”

  “活”: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管理方法應靈活多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我主要領導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充分展示學生的一技之長,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才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學生在活動中會主動積極地自我發展。同時,活動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我還定期召開主題班會,組織知識競賽、辯論賽、演講賽。充分利用黑板報,設計表揚欄、展示欄等,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發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在班主任工作中求“異”

  “異”: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在班級管理中引進激勵機制。我班不僅設學校的“三好獎”而且增設“特長獎”、“助人為樂獎”、“金點子獎”、等,設立這些獎項,為的是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活力。重視每位學生的進步,建立學生綜合評估檔案,使他們學得主動活潑,體會到成功的歡樂。

  四、在班主任工作中求“新”

  “新”:創造教育的物件是全體學生,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學生

  篇三

  尊重學生----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識的基礎。特別是現在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為重要,作為班主任就要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事實也證明如此。班主任幫助後進生急於求成,對暫時後進的學生要注意尊重和愛護,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教育目的。對後進生,要指出的,更的是尋找和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如我班學生田燕琦有一次晚自習前樓道內打鬧傷了自己的腿,我沒有訓斥,而是送他到醫院救治,在治療中幫他總結教訓,認識,並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後,我真摯地對他說:“你因打鬧而影響了班級聲譽,拖累了父母,我知道你心裡也很難過。不過,我從你的眼神中,你是憋足了勁,要為班級爭回榮譽、為父母爭光。”我接著問他:“你敢不敢向你父親承諾?”回答是肯定的,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學生,的願望和的德育方法起來,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解決。

  陶行知先生的“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面向社會,拓展教育時空,以生活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構築校內外相互溝通、結合的“大教育”格局,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強,家長的示範性行為,周圍的環境老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影響著他們的發展。三中大部分學生寄宿於學校,由於家長疏於管理,許多學生受到不良少年及其他社會上的不良現象的影響,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出現了偏差。而一旦這種行為成了一種習慣後,要改正就相當困難。但只要我們肯努力,就依然可以用另一種現實生活教育他們、糾正他們,令他們回到正常的人生軌道。我班的後進生牛斌是一個單親家庭,一次在操場我看見他在體育器械上站著玩耍,事後我找他談話:說明事情的危害性,並舉了例子。離開時男孩的好勝的眼神告訴我效果不太好,長時間的留意、家長的溝通,社會制度***貧困生車費補助***,交友似的談心,效果是顯然的。

  因而,現時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構造基於生活、社會的模式,作為班主任,我們面對的是成長過程中的個體,所以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他們。尤其是對個別學習成績差、行為表現散漫的學生,班主任更應關心和愛護他們,對他們不嫌棄、不歧視、不疏遠。在處理事情時,應謹慎對待,不能簡單粗野地呵斥和指責,也不能過早地對他們下定論,應以誠相見,循循善誘,和他們交朋友,促膝談心,消除他們心中的隔閡,讓學生對老師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自覺地轉變自己。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學生幼稚無知,就隨意地踐踏學生的人格和自尊。愛心,是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樑;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是照亮學生未來的燈燭,讓我們共同創造無私真摯的愛的氛圍,讓他們在溫馨、幸福的愛的暖流中茁壯成長。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觀念來判斷學生,不要輕易使用道德的標尺來衡量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應該信任你的學生!-----李希貴” 。6月10日我請假外出我首先想到的是班級怎麼辦,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否出問題,是按照常理委託一位任課老師擔任臨時班主任?還是怎麼辦?“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可以壓縮於斗室,可以充斥於廣廈----就看我們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空間!”李希貴老師的話在我腦海中再次響起,給他們信任要強於給他們約束!首先我在班級裡向同學們說明,“受學校委派我要到外地出差幾天,但我又放心不下我們班這幾天的紀律,我感覺有的同學一聽說班主任不在,可能要作亂,要出事?是這樣的嗎?”同學們都極不服氣地說, “才不會呢?”我又問“要不要我找個臨時班主任管管大家?”這時同學反應更強烈,堅決不要!這時,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說, “那好吧,我就考驗你們一次,這幾天由我們值日班長負責班級事務,我們實行‘自治管理’,在我返校後,班長偷偷地告訴我,“老師,我們表現得比你在這的時候都好!”聽後我輕輕一笑,“你們都長大了,老師信任你們,老師感覺你們能行!”我知道,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看過的人還:

1.愛與責任教育教學隨筆3篇

2.小學教師教育教學隨筆

3.安全教育教學隨筆

4.安全教育教學隨筆3篇

5.教學心得隨筆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