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隨筆
班主任教育很辛苦,感受也很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閱讀!
篇1
和諧教育要求班主任做到有愛心、平等、民主和耐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班主任實施和諧教育就要用“愛心育人”。一個愛的微笑,一句愛的話語,都可能激起學生潛在的能量,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班主任應重視作為“人”的學生,和學生平等相處,以誠相待,讓學生樂於接近你。只有師生平等、生生平等,才會形成和諧的班集體。
班級工作中,多讓學生“說話”。只有民主,學生才能樹立主人翁的意識,才會積極參與。陶行知曾說:“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民主,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班集體更加充滿親和力。
面對問題學生,“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幾秒鐘,想一下你是老師,這樣會幫助你壓抑一下當時就要發作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同你的學生說話。”***贊可夫語***班主任切不可讓憤怒衝破理智的閘門,不能把學生當作出氣筒,更不能傷及學生的自尊。另外,對於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見影,要反覆抓,抓反覆,用耐心做好教育轉化工作。耐心,將會讓問題學生在愛的溫暖中走向進步。
篇2
班主任工作隨筆***一***
一、學會控制好情緒
情緒能夠很快的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班主任的情緒也會很快的傳染給學生,班主任的喜怒哀樂學生也能夠及時的察覺並受到暗示。班主任應該用怎樣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學生呢?我覺得班主任的情緒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陽光的,一種能溫暖學生心靈,激發學生自信,帶給學生快樂的一種情緒體驗。情緒往往伴隨著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如人高興的時候往往拍手或大笑;生氣的時候身體會發抖;傷心地時候身體會蜷縮一團。我們的眼睛、語言、動作都是傳遞和表達情緒的載體,一個眼神、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都是心理活動的表現。身為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一面。身為班主任的我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偶爾也會因為學生的錯誤而情緒失控,每遇這種情況我總是陷入深深的自責,於是經常提醒自己不應該這樣子處理,應該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於是我總結出了一條經驗:不要在生氣的時候處理事情。不論學生犯下多麼嚴重不可原諒的錯誤,不要一時性起,怒髮衝冠、劈頭蓋臉的批評學生,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冷靜下來,讓大腦保持清醒,讓心情恢復平靜,當理智說服自己的時候,再去處理學生的錯誤。
二、學會和學生商量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需要極富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工作中難免會出現簡單直接的一些做法,身為班主任應儘量減少和避免這種做法。批評甚至是懲罰並不能增加學生對你的信服和支援,相反只能增加學生對你的厭煩和憎恨。很多班主任都存在這樣的心理包括我在內: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儼然一副將軍上戰場指揮千軍萬馬把敵人消滅的一乾二淨的磅礴氣勢,孰不知我們做班主任沒有將軍那樣指哪打哪的權利,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天真可愛的學生,他們還不知道為什麼違反紀律要扣分,不知道為什麼一扣分就會挨老師的批評,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兒竟被老師痛斥一頓……孩子們很痛苦,班主任們很上火。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擔心孩子會犯錯,犯錯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品,關鍵是犯錯之後怎樣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消化吸收改掉錯誤。舉一例項:一天我帶著全體同學在宿舍洗衣服,突然舍長急匆匆的找我來說,張同學把曹同學的暖瓶打破了。張同學是從不輕易承認錯誤的一類,經常把自己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都是別人的錯。我問張同學怎麼回事?張同學立刻反駁道:是王同學打破。王同學著急的說:是張一推我才打破暖瓶的。我沒有再和張同學理論下去,我叫了同宿舍一塊洗衣服的同學說:打破暖瓶這件事和張和王同學都有責任,我們來討論一下誰的責任更大一些。認為王同學責任大的請舉手,***一個舉手的也沒有***認為張同學責任大的請舉手。***全都舉起了手***結論:張同學賠曹同學一個暖瓶。張同學沒再多說什麼,我告訴張同學如果你認為老師處理的不公平可以和你的爸爸媽媽繼續討論。
三、特別的你給你特別的愛
做班主任的會都會遇到一些性格鮮明的學生,有的脾氣特別暴躁,有的特別不愛說話,有的思想早熟,有的特別自私。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在班級授課制的教育環境下,註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不能適應每一位同學,我們還必須關注到那些特別的學生,對於特別的學生我們要給予特別的管理方法,給予特別的愛,這樣我們的工作才不會被動,才不會忽略那些特別的學生。對於脾氣暴躁的同學班主任切記不能以暴制暴,這樣可能會讓事態進一步惡化。對於特別不愛講話的同學要經常給他製造機會,讓他大膽的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對於思想早熟的同學要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不斷修正思想的偏差。對於特別自私的同學老師要經常地進行點撥,多讓他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在活動中瞭解自己,認識他人,體會和他人相處的快樂。
篇3
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生命教育。教育,就是面對一個個鮮活生命的生命教育。教育,就是為這些鮮活生命的未來奠基。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和新的挑戰,真實客觀的剖析學校德育的現狀,尋找教育的誤區和癥結,已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以尊重教育、養成教育、全員教育、自主教育為導向,在實踐活動中重點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正是一劑良藥。
尊重生命,班主任要引起師生間的共鳴,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為了實現“尊重、求知、健體、和諧”的校訓,形成“誠、勇、勤、恆”的校風,開創“尊師、善思、博學、篤行”的學風,培養“五會”、“五能”中學生,我們就必須以人為本,尊重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以活動系列化、形式多樣化、過程重體驗、內容有針對為目標加強活動建設;***班主任 。鞏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強化學生個體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養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反思社會現代化的需要和過去教育之功過得失的基礎上,用理性來把握今天的教育,正確選擇教育的價值取向,全員參與,自覺地弘揚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實施自主教育,培養積極樂觀自信的健全人格,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們成為有進取意識和創造精神的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自我。道德早餐、德育長跑、60裡遠足……在實踐中塑造人、培養人、提高人、教育人。
要形成全方位、全面、全員抓德育的氛圍,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德育要融於學科教學之中,抓住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部門之間、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分工,避免造成德育工作的侷限性和不完整性。對育人理解的陝隘,不知道什麼是健康的人,不能擺正和理清教會學生做人、求知和全面發展的關係,種種偏激思想的做怪,使德育為本成為一句空話。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等問題由來已久。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和管理。所以“十六字”高效教學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方面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