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建設論文範文

  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上漲,我國農業的發展已經逐漸走入了社會大眾的視線當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現代綠色農業建設發展思路 》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對糧食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現代農業發展呈現出滯後的趨勢,受到了耕地資源及市場的影響;我國市場經濟對農業發展提出了多功能的要求,這些都是影響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因素。而綠色農業的產生就是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基於此,主要針對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綠色農業發展展開研究。

  關鍵詞:現代農業建設;綠色農業;發展模式

  綠色農業是指一種可持續發展農業模式,其對提高環境保護、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可以促進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農業不是指農業迴歸傳統模式,也不是對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等模式的否定,其是基於現代農業模式的各種優勢,揚長避短,促進現代農業積極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模式,是我國現代科學技術及思想觀念發展的產物。

  1綠色農業的內涵與特徵

  在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其應用新型綠色農業技術,轉而將現代農業向技術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促進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並且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有助於保持我國社會經濟的平穩增長,保障我國人民對於糧食的需求。綠色農業的產生,標誌著綠色技術及綠色食品生產模式在現代農業中的全面推廣及重點示範發展。從根本上分析,綠色農業是一場產業與技術在農業中的革命,也是我國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標誌[1]。總體而言,綠色農業的特徵主要為開放相容性、持續安全性、全面高效性、標準規範性。開放相容性是指綠色農業利用了現代科技發展的技術成果,依託於現代技術、資金投入等方式,實現現代農業綜合生產力的提升,同時也注重農產品的質量及衛生安全,符合現代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持續安全性是指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對於工業投入品的合理應用,並注重現代生態技術、動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減少使用化學產品,將農業生產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保護自然環境的持續發展,實現現代農業的合理發展[2]。全面高效性是指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的共同發展。綠色農業注重合理應用生態資源,並重視農業綠色產品質量,有助於改善現代食品衛生現狀,並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尤其對農村經濟及地區經濟起到了持續發展的效果。標準規範性是指綠色農業發展通過第三方認證及標註化管理,綠色農產品認證的相關標準與程式、綠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是綠色農業發展進行組織與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助於實現綠色農產品實現從生產到消費者食用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影響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

  2.1生態安全問題

  農業在西方國家被認為是一個汙染較大的產業,主要是由於農業生產與加工中會應用到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化學產品,而這些產品中大多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及農業廢棄物,其在應用過程中會經由雨水進入土壤、大氣及地下水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而空氣汙染、水汙染可能誘發當地居民出現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由於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可能導致出現水體富營養化、金屬含量超標等問題,尤其是在我國湖泊與河流中屬於比較常見的汙染,相關文獻指出,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及洪湖等湖泊的水汙染問題比較嚴重。有學者指出,我國農業中化肥利用率較低,而農藥使用的有效率僅達0.1%,剩餘農藥會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3]。

  2.2食品安全問題

  20世紀末期,我國食品數量安全在農產品供給方面呈現比較滿意的狀態,僅存在產品結構的短缺或剩餘。隨著我國加入WTO後,許多國家選擇進入中國市場,豐富了我國農產品市場中的供應種類,我國食品數量安全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此時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被人們所重視。由於現代食品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許多商家選擇在食品生產的過程中加入化學色素、新增劑等有害汙染,造成我國食品衛生安全事件頻發。自2005年後,我國每年的食品安全問題報告件數高達3萬~5萬件,而專家估計可能實際比報告數量要高出10倍,而其中並不包括長期食用可能造成的慢性疾病及隱性危害。

  2.3貿易壁壘問題

  近年來,我國成為“綠色貿易壁壘”限制進口最多的國家。美國對我國食品提出了許多的檢驗專案;歐盟對我國茶葉的檢驗專案由早期的6項農產品殘留物增至62項;2006年,加拿大對我國食品的進入標準進行了調整,其中對於農業化學品的檢測多達638種,限量標準為42684個,涉及食品285種。這些方面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貿易出口。據相關統計指出,我國每年有約120億美元的農產品由於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而無法出口。而出現綠色貿易壁壘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農業生產標準體系建設比較滯後,標準較低且跟不上國際食品標準,其質量認證得不到國際認可,沒有實現生產體系的規範化與標準化,使得農產品的質量受到了影響。

  3綠色農業的發展目標

  3.1保障農產品安全

  農產品安全主要包括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綠色農業的發展能夠應用於我國農業發展中,主要是由於其能夠有效緩解我國人口增長對糧食資源帶來的壓力,減小資源短缺問題,這就對綠色農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綠色農業立足於現代綠色技術,利用有限的農業資源提高農產品產量,滿足現代人對食品數量及質量的要求。

  3.2保障生態安全

  生態環境一般是處於平衡狀態的,能量流與物質迴圈維護著生態平衡,基於此,生態結構也能夠以相對穩定的狀態發展。生態平衡最主要的表現為生態環境中的物種數量及種群規模處於穩定狀態。

  3.3保障資源安全

  農業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於糧食的需求,也就對農業生產提出滿足人們生活所需一定數量與質量的農產品的要求。而農業生產需要有一定的耕地資源、水資源,因此需要保障農業生產的資源安全,以利於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

  3.4保障農業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越來越低,但是由於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並且農業是社會發展及人類生存重要物質基礎的來源,因此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也是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並且,綠色農業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加工質量,促進農產品的出口,對於農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

  4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措施

  4.1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

  減少化肥使用率,需要創新施肥技術,提高農作物養分供應管理;合理利用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利用生態技術進行施肥;通過測量土壤營養成分含量進行配方施肥,降低化學施肥的盲目性;合理使用農家肥與有機肥,提高綠色農業的生產效益。減少農藥的使用,需要綜合應用病蟲害的生態防治、生物調控及非化學藥劑的驅蟲藥等措施,降低農業生態系統中使用化學合成農藥量,以利於促進生態平衡,保障農產品質量;同時,應重視殘留農藥的微生物降解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4.2提高農產品產量與效益

  提高農產品產量就必須要應用現代新型技術,依託於現代科技進步、資金投入等措施提高農業綜合能力,保障食品安全,重視農產品的數量與質量,滿足現代人們對食品的需求。農業生產效益是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綠色農業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合理開發,重視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保護,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重視農業發展及農村經濟的提高,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4.3降低農業生產的能源消耗及排放

  降低農業生產所需能源的消耗與排放,首先需要重視清潔能源、新型能源的創新與推廣,並推動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農業,實現低碳農業的發展,加強對沼氣、沼渣、沼液的利用。農業發展具有碳排放的特徵,因此,需要降低農業的碳排放量,加強土壤固碳能力,減輕大氣汙染及環境汙染。總的來說,綠色農業的發展,有助於保障我國食品安全,推動生態資源及環境的合理利用,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參考文獻

  [1]翁伯琦,徐曉俞,羅旭輝,等.福建省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對綠色農業發展的啟示.山地學報,2014,32***2***:141-149.

  [2]胡雪萍,董紅濤.構建綠色農業投融資機制須破解的難題及路徑選擇.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6***:152-158.

  [3]鍾天娥.河北省環首都地區綠色農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張家口市懷來縣為例.經濟論壇,2013,16***7***:23-25.

  篇二

  《 農業建設機械化發展對策 》

  摘要:現代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強農業機械化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本文基於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提出了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以期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對策

  通過機械裝備,可以為農民日常生產活動的開展提供幫助,進而減少農業生產者的勞動量,提高生產勞動的效率,實現農業經濟效益與農民的收入有效增加,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加強農業機械化發展意義重大。

  1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由機器代替人力、畜力的方式已廣泛用於生產勞動作業活動,其推動了我國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不斷增加農業生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由此可以看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產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一部分農業勞動者的勞動量,從而使農民尋求另外的工作,實現農民收入的有效提高。在發展過程中,資源與環境問題一直是一個重點關注的問題。通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可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提升對資源的利用。

  2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2.1農業機械結構不合理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機械數量、品種日益增多。我國2010年~2013年聯合收割機、機動脫粒機、農用排灌柴油機、大中型拖拉機的數量均呈現為上升趨勢。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農業機械結構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如小型的機械佔多數,大中小機械的比例不合理,大中型拖拉機與小型拖拉機的數量依舊存在較大的差距,配套的機械設施少這都大大降低機械的配套率。加工業、養殖業和畜牧業方面可以使用的機械較少,但在種植業方面,能夠使用的機械品種卻很多。

  2.2地區發展不均衡

  由於區域生產條件與經濟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其發展特徵也各具特色。例如在我國發達地區,因其經濟較為發達,農民對機械的購買力水平也相對較高,基於此,農民購買機械意向就會較多一些,進而推動了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但在我國不發達的地區,經濟水平較低,農民的購買力水平也相對較低,在此情況下,農民擁有的機械就比較少,收入水平也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3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生產規模相對較小

  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依舊較低。除了小麥播種收割的機械化水平較高一點之外,水稻和其他經濟作物的播種與收割的機械化水平都較低,這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2.4農業機械服務體系有待完善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服務該專案的組織數量也在逐漸增多,但都存在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的問題,其經營管理方面也存在許多漏洞,而且還缺少符合農業需求的發展策略。上述問題的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到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3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3.1建立健全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

  基於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可以發現,大多數農民都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農業扶持的力度,從而為農民解決機械購買資金問題提供幫助,可通過提供無息貸款來解決這一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模式方面的問題。通過農業機械化,能夠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還具有應用效應和自身再生產的屬性。基於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情況,選擇資金與技術密集發展措施。我國許多農民購買農業機械不僅是將其用於農業生產,還是其致富方式之一,從而在進行社會化服務過程中收穫回報。基於此,通過健全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模式,不僅能夠推動農機使用效率的提高,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滿足農民對機械化作業的需求,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3.2重視農業機械化區域化發展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區種植的農作物因區域限制存在不同,而不同的農作物對機械化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想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必須重視其非均衡發展問題,這就要求依據地區與發展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在體現各地區區域優勢的前提下,按照當地農產品佈局情況來發展。

  3.3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形成規模經營

  近年來,我國實行的耕作制度是一種以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為主,這嚴重阻礙了大型高效農業機械的應用與發展。針對此問題,各地區應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在確保農民利益的前提下,促進耕地有序流轉,從而形成規模經營。此外,對於那些轉移出來的富餘勞動力,可以從事其他產業。

  3.4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制

  對於我國目前農業機械化服務方面的問題,應當建立健全農機服務機制,這就要求在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為手段的基礎上,建立一體化的新型農機服務體制,從而以農機社會化服務來推動機械化發展。

  4結語

  總之,通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能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基於此,在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進行全面瞭解之後,要以客觀角度來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採取相應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從而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蕾.淺析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4,***36***:270-270.

  [2]薛忠,王金麗,鄧幹然.我國熱帶作物機械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機化研究,2010,32***04***:228-231.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