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推廣技術畢業論文範文

  農業推廣組織的建設是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課題,國營農場的農業推廣組織建設不僅關係到農場內部的農業生產,也影響到科學技術在推廣和普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生態農業推廣技術研究 》

  1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1現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適合生態農業技術推廣

  近年來,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建設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由於很多地方農業推廣服務基層仍沿用傳統的推廣體系,使我國生態農業推廣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現階段農業推廣工作的開展主要由政府機構直接領導並統一管理,農業科研成果由鄉鎮示範點進行實驗推廣和培訓。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沒有統一結合;科技、教學、科學研究和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體系協調困難,難以產生協同效應。同時,在推廣過程中忽視了對農產品安全問題和農業自然資源及環境的保護,特別是一些鄉鎮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其推廣工作停滯不前,推廣功能名存實亡,大多情況以銷售種子、農藥等生產資料為主,不能積極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因此,我國現階段必須儘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態農業發展推廣機制,以改變落後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1.2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形式比較單一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仍沿用傳統的推廣形式,大多都以實驗和示範為主,沒有更好的把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到農業生產過程中去。這種推廣形式往往只是單純的重視推廣過程,而忽略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僅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對農業生態環境工作不管不顧,最終將導致資源的浪費和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從根本上看對我國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很大影響。

  1.3資金投入不足

  生態農業建設從長遠角度看主要是綜合效益比較明顯,相比於其他傳統農業短期內沒有顯著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立足長遠利益,長期推廣實施。研究表明,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在農業推廣方面資金投入佔到了其國內農業生產總值的5%左右,佔世界農業生產總值的1%,而我國目前的投資僅僅佔到了0.2%,遠低於世界農業推廣資金平均水平。這將是嚴重製約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

  1.4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缺乏

  生態農業是一門技術性和專業性要求較高的產業,需要技術推廣人員有紮實的農業理論基礎和專業水平,但目前我國基層農業推廣工作者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學習和進行專業培訓的機會很少,不能及時更新傳統技術,新科研技術成果無法及時準確地傳達給農民朋友,使得生態農業在農村的推廣緩步不前。同時大多數農業技術推廣站點推廣人員不足,裝置配備不齊全,缺乏相應的推廣技術和專業人才支援,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於生態農業的推廣和發展。

  2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對策

  2.1建立新型科技創新體系

  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主要以農業科技發展為依據,以確保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建立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依託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合作農業技術創新組織體系。二是建立生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使最新科研農業技術成果和推廣專業人員及農民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有效解決研究和推廣脫節的產業發展問題。三是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保障體制。農業科技成果具有開放性、保密性差等特點,因此,要建立保護農業科技創新扶持政策,確保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效和快速發展。

  2.2建立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農業在我國分佈面積廣泛,很多地區之間自然條件和生產模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必須建立不同形式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從而有效的解決我國不同地區的各種差異性問題。建立生態農業推廣機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考慮,一是培訓和宣傳使農民瞭解生態學規律並學會利用,引導農民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維護和保持農村生態體系平衡發展;二是建立新型農業資訊發展網路互動平臺,及時公佈國家農業政策和農業科研成果,指導農民進行生態農業建設。

  2.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通過一系列政策補助優勢,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長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依靠政府支援,積極促進發展合作技術推廣,建立多重有效的投資機制。

  2.4提高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

  建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和生態農民科技培訓機制,定期對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做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知識水平。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完善促進科技成果推廣獎勵制度,對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績的推廣人員進行獎勵。

  3結語

  生態農業發展將是我國今後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有顯著的長期效益,我國應重視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加大推廣力度,實施過程中加強制度和方式改進,加快我國生態農業發展速度,對實現生態農業普及和標準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何小明

  篇二

  《 農村區域發展現狀及農業推廣對策 》

  1當前農村區域發展現狀

  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推廣,現行的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相關的配套政策不夠完善。現階段我國雖然有很多農業服務機構,但存在結構零散、綜合業務水平不高、推廣效率較低等弊端。很多機構都是承擔公共管理的職能,真正對接農業生產、專門從事農技推廣的人員普遍不足,且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個農技推廣人員服務708名農業人口[2]。發達國家的農業推廣經費約佔農業總產值的0.6%~1.0%,發展中國家約佔0.5%左右,而我國不足0.2%。國家近年對農業推廣方面的投資逐年增加,但受到一些制度的影響,真正落實到農業推廣方面的資金非常短缺,嚴重製約農業推廣活動的開展。

  2新形勢下加快農村區域發展和農業推廣的對策

  2.1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快農村道路建設。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修建農村道路可以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的農資採購、農業機械的使用和農產品運輸等問題。偏遠的村莊應修建便民道路,對老化的道路進行修繕。二是加快農村水利設施建設。農業生產離不開水,各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的重視,修復一些老化受損的農田水利設施,並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功能完善的水利設施,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2.2加強教育培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過程主要包括農業技術研究、教育和推廣3個方面,其中一個環節薄弱就會影響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因此“科、教、推”三結合有利於促進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推廣機構可以和科研機構或者高等院校進行合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基層的農技人員參與技術試驗過程,以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如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探索的“西農模式”,是在當地蘋果產業的中心地帶建立農業試驗站,組建多學科、多層次的專家團隊,實現學科交叉、優勢互補,以實驗站為橋樑,實現了高校和地方科技人員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相結合的農業推廣新模式,不僅有力地推動了當地主導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興建田間農民學校,加強農民生產技能培訓。在農村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實現增產增收唯有依靠科技。派出農技推廣員在農民學校舉辦專門的農業知識講座,可以節省時間和經濟成本,提高推廣效率。這種以點帶面的推廣模式能解決當前推廣人員不足的困難,具有良好的推廣效果。

  2.3完善農業推廣制度,探索農業推廣新思路

  2.3.1加大農業推廣的政策扶持。鼓勵民間資本建立農業合作社,構建“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對資金有困難的農業合作社適當給予貼息貸款,派出農技員擔當技術顧問指導農業生產。對生產資料可以集中採購,不僅可以防止假農資坑農,還能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針對農戶對新事物接受較慢的情況,可以對率先採用新技術的農戶進行補貼等措施,鼓勵他們採用最新的生產技術,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2.3.2探索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新模式。農村廣大地區農業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很多農民缺乏實用的農業知識,在農業生產中採用的是傳統的農業技術。雖然傳統技術成熟、操作熟練,但不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在我國人多地少、有效種植面積在逐步減少的情況下,傳統農業技術已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因此,必須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是專業細分。將農技推廣機構的工作人員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專門從事涉農的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另外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工作。這種專業細分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專業化水平。二是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示範。對那些種植大戶、養殖大戶要加強溝通,積極宣傳,讓更多的農戶汲取他們的成功經驗,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舉行農業科技產品的展銷活動,一方面能推廣農業新品種,另一方面能推廣新型實用的農業技術,起到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果。三是優化農技推廣組織建設。

  積極組建類似於企業管理模式的農技推廣體系,比如由當地農技推廣中心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農技督導員,再由農技督導員在村一級組織中選聘有一定知識水平的農業技術推廣員承擔最基層的農技推廣工作,農技督導員指導和監督農技推廣員的工作,對農技推廣員實行考核,表現優秀的適當給予精神獎勵或者物質獎勵以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四是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素質。農業推廣人員很多都是從其他非涉農組織抽調的,他們當中有些既沒有專業的農業推廣方面的知識,又沒有經過專業化的農技推廣訓練,在農業推廣實踐中存在專業知識欠缺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廣大農技推廣工作者應該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為了更好的服務“三農”,當地農業主管部門應該創新工作評價體系,建立起新的選人和用人制度。對積極進修農業知識的農業推廣人員要給予適當的補助,鼓勵以前沒有專業農業方面技能的農業推廣人員積極學習升造。五是對在農業推廣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農業推廣人員要適時給予獎勵,激發他們的活力。

  作者:洪亮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