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專業技術職稱論文

  作為新時代的人們,現代汽車是新時代毋庸置疑的產物。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汽車發明者與汽車社會

  摘要:自1886年“汽車鼻祖”卡爾·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德國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發明汽車以來,全球汽車業至今已經走過100多年的發展歷程。

  不過,由於歷史客觀原因,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門類,汽車特別是轎車工業,在中國真正獲得發展的時間,只有幾十年。

  不過,這幾十年的發展,是一個濃縮和井噴的過程。2009年突破1300萬輛、2010年突破1800萬輛、2011年接近1900萬輛,不但使得中國連續三年保持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和最大市場地位,汽車保有量也一舉突破1.03億輛,其中小轎車近9000萬輛。

  汽車市場高速發展使中國一些地區於2009年跨入了汽車社會。然而,與已然成熟的國外汽車社會相比,處於汽車社會初級階段的中國,正遭遇一些難題的困擾。

  有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道路交通事故幾乎是日本的100倍;每天為交通擁堵付出的直接經濟成本超過10億元;因隨意停車、惡意搶道、危險駕駛、亂闖紅燈引發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城市人口生命健康最直接的殺手之一……

  目前,中國社會正在思考應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應對這些挑戰。作為汽車發明者的梅賽德斯-賓士認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在整個社會層面建立汽車社會文明,並調動儘可能多的汽車社會參與者。

  中國市場

  洶湧而來的汽車消費讓中國人一腳跨進汽車社會同時,卻無法及時感受這種社會應具備的現代文明。“整個社會還沒做好系統性應對,汽車社會就到來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張小虞在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採訪時說。

  2011年12月3日,在中國汽車社會文明論壇上,梅賽德斯-賓士釋出了《2011中國汽車社會藍皮書》。這本書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的學科空白,也將梅賽德斯-賓士納入中國汽車社會利益相關方進行考慮。

  時至今日,梅賽德斯-賓士已經在市場和公益領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但可能沒有人知道,如今在中國市場上享受最高品牌溢價的賓士在20世紀70年代一度遭遇發展困境。

  那時候,面臨迅速崛起的寶馬、奧迪的挑戰,面對市場競爭的激烈變局,梅賽德斯-賓士當時的管理層又聽之任之,以為依舊站立在世界之巔。1978年,梅賽德斯-賓士的銷量開始急速下滑,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雖然還不斷有G-Class車系推出,但產品開始幾乎無人問津。

  進入20世紀末,兼併了克萊斯勒的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簡稱“戴-克集團”***才最終深深紮根中國,並令梅賽德斯-賓士今天能在另一個層面上,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二春”。

  統計資料表明,在經歷了合資初期的低效率之後,2006年之後賓士在華營銷業績已經由當初每年2萬輛的營銷規模,猛增到2011年的近20萬輛,增長9倍有餘。

  2011年全年賓士全球銷量總計125萬輛,其中20萬輛為中國市場所貢獻。

  2011年前後,戴姆勒集團CEO蔡澈在多個場合指出,梅賽德斯-賓士相關車型在華國產化比例必須儘快達到70%***即國產化與純進口比例為7:3***,且在最高層面推動賓士在華多年痼疾——渠道整合。

  中國汽車行業的一些觀察家認為,隨著賓士在華營銷渠道整合在2012年底近乎完美收官,“未來,在中國市場上一直飽受寶馬、奧迪夾擊的賓士,有望重領風騷,德系三強在華高階車市場的排序也有望在短時間內重新改寫;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趨勢向高檔車快速轉移,中國有望迅速成為賓士除其傳統市場外,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梅賽德斯-賓士素以過硬的工業製造水平和產品質量征服全球消費者。時至今日,雖然其與德系其他兩強在華的長期市場較量中,銷量上暫時尚略遜一籌,但“開寶馬,坐賓士”的說法,使得擁有賓士已經成了超越駕駛快感的身份象徵,其品牌價值、口碑形象也一直長期大幅領先對手。

  汽車文明

  正是看到車與人、自然和社會之間越來越凸顯的矛盾,梅賽德斯-賓士開始以利益關聯方視角看待“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的關係,並將其126年來對於汽車社會的思考引進中國,主動參與中國“汽車社會”的構建。

  2010年6月,“梅賽德斯-賓士星願基金”成立。作為目前賓士在全球範圍內啟動資金最多的綜合性公益事業基金,同時也是賓士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聯合經銷商設立的綜合性公益事業基金,其針對中國的環境保護、教育支援、藝術體育、社會關愛以及駕駛文化等五大領域,開展工作。

  以“星願基金”為依託,梅賽德斯-賓士越來越系統、專業地進行汽車社會文明的倡導和實踐,並不斷根據時代潮流和現實需求轉變策略,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汽車社會文明的建設中來。

  2010年底,國內首個關注汽車文明的大型賽事——“梅賽德斯-賓士杯2011年中國駕駛達人賽”正式啟動,旨在通過培訓和比賽環節,讓參與者在親身經歷中,培養安全意識、傳播文明行車理念。

  2011年,梅賽德斯-賓士面向全國啟動了“我承諾·我做到”大型道路安全文明公眾倡議活動,最終有活動覆蓋人數超過80萬人,在官方微博上,有3815人蔘與了“文明駕駛宣言”徵集活動,承諾轉發的人數也高達1萬人。

  除自身努力外,梅賽德斯-賓士還積極與社會各界聯手一同加強對汽車文明的宣傳。12月3日,一場以“責任之道 行於眾”為主題的中國汽車社會文明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活動正是梅賽德斯-賓士又一次嘗試,論壇邀官、商、學各界以及媒體以“汽車社會的到來”和“汽車文明的建設”為核心,就中國進入汽車社會前期面臨的交通擁堵、城市交通管理和規則、汽車與環境保護、汽車與新能源、交通安全、駕駛習慣和文明等議題展開一系列的解讀和討論,引發社會公眾的共鳴和關注。

  教育先行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市場上的沉浮使梅賽德斯-賓士更堅持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投入和努力。對於一個百年品牌來說,除了市場表現外,品牌的張力與厚度都是需要不斷加深的,而企業社會責任正是為品牌收穫認同和支援的另外一條重要途徑。

  星願基金的核心理念是“行動成就未來”,在此宗旨的指導下,梅賽德斯-賓士認為,要推動中國汽車社會良性發展,責任之道,教育先行。

  以“星願基金”為依託,梅賽德斯-賓士先後與中國眾多學校、社會組織聯手進行了汽車社會的公民基本素質教育、公眾教育和職業教育。

  2009年,梅賽德斯-賓士與國家大劇院合作推出了“週末音樂會”,會員只需支付10元門票就能享受一流的音樂演出,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音樂教育,提升藝術素養。2010年,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在中國開設了“戴姆勒中國汽車學院”,專注於汽車領域的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型和實用型複合人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4月,梅賽德斯-賓士針對中國社會的現實迫切需要,將在在歐洲具有領先意義的“安全童行”道路安全專案引進中國。這一專案旨在幫助世界上最年輕的交通參與群體——6歲到10歲的兒童,適應現在及未來的道路交通狀況。

  為了幫助中國的少年兒童更好地適應道路交通環境,並瞭解未來交通趨勢,梅賽德斯-賓士將這一專案引進中國時,專門進行了改造——將中國國情和海外經驗相結合,根據研究兒童生理、心理髮育的特點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將道路安全與事故預防的概念貫穿到兒童和成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倡導“全方位安全”理念。

  2012年4月,首家“安全童行”道路安全教育·星願基地已經在中國最大的兒童職業體驗館——北京藍天城掛牌成立。在250多平方米的區域內,不僅模擬了真實道路場景,同時設定了Moki學校、Moki講堂等區域。孩子們既可以在模擬駕駛中切身體會梅賽德斯-賓士先進技術帶來的真實駕駛體驗,又可以在互動遊戲中體驗日常交通中遇到的種種挑戰,效果真實震撼。

  梅賽德斯-賓士設想,未來3年,在賓士·星願基地支援下,“安全童行”校園專案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成都4大城市至少200所學校展開,影響7萬名學生。其社會實效在迅速凸顯之後,“安全童行”道路安全教材有望進一步走進中國所有小學,成為常規課程,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梅賽德斯-賓士一直堅持履行著它品牌的三個關鍵詞——激情、卓越和責任,在中國市場釋放品牌激情、提供卓越產品、履行社會責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