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骨科護理論文範文

  人們對醫療護理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骨科護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時間一般都比較長,所以,無論是從心理需求還是身體護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體貼的護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應用 》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寧晉縣醫院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8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試驗組予以手術室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感染髮生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患者切口感染髮生率低於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醫院,骨科;切口感染;手術室護理

  在外科手術中,切口感染為主要併發症,發生率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還有醫院感染[1]。骨科手術型別多樣,護理方式亦不同。手術室為手術與搶救的場所,手術室護理干預會影響到手術效果。骨科手術護理不到位會引發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尋找預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法,為強化骨科手術治療預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學的護理干預方案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排解負面情緒,積極面對疾病帶來的改變,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和藥物依從性,加強醫患、護患溝通,提高護理滿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4]:手術均為無菌操作,採用全麻;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5]:開放性骨折手術、急診手術;傳染性疾病患者、多發骨折患者、存在嚴重心、肺、腎疾病患者。

  1.2一般資料選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寧晉縣醫院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8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5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9.8±5.1***歲。對照組中男27例,女17例;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49.0±6.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試驗組予以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術前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術前探視,囑患者在術前1d用抗菌皁液洗漱,指導患者做好備皮準備。對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對手術部位消毒。積極與患者溝通,提前告知手術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屬瞭解手術相關知識,多鼓勵安慰患者。告知患者進入手術室無菌區可降低切口感染髮生率。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前0.5~2.0h使用抗生素,對留置導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義,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手術室準備工作:

  採用溼式清潔消毒方式對手術室各種儀器、地面、檯面消毒滅菌。手術室內的護理人員與醫務人員要減少走動、出入手術室的次數。加強對手術室空氣質量的護理干預,將手術室內溫度控制在22~25℃,溼度保持在40%~60%。

  ***3***術中護理干預:

  對患者切口面板消毒,做好手術器械與手術衣的準備。術前15min預熱手術檯,術中使用恆溫毯為患者供熱保暖,使用物品遮蓋患者不需要手術的部位。術中使用的沖洗液及藥液提前加溫,保持在37℃左右。

  ***4***術後護理干預:

  加強對手術切口的保護,嚴格遵循換藥規範操作,護理人員完成換藥後要進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換藥時要以切口為中心向外周10cm範圍進行切口,進行面板消毒。如果發現患者切口出現滲液,及時對切口滲出液進行細菌學培養,採用對症處理。加強病房環境衛生的管理,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環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後,囑患者翻身。

  ***5***出院指導、健康指導:

  對患者進行出院後的飲食指導,必要時進行回訪。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切口感染髮生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比較採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分析,評分>95分為非常滿意,80~94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5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l9.0統計學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切口感染髮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率為13.6%***6/44***;試驗組切口感染率為2.3%***1/44***。試驗組切口感染率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45,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938,P<0.05。

  3討論

  手術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醫院感染之一,約佔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14.0%~16.0%,預防和降低患者術後切口感染率是醫護人員的重要課題。骨科手術有其特殊性,骨科手術的種類很多,但一般是修復手術或者是重建手術,如脊柱的內固定手術、矯形手術、關節置換手術等。這類手術一般需要使用內固定材料對相關部位的骨骼進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術後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術患者由於術後應激反應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過切口感染。同時由於患者面板不潔未注意保護手術部位及切口而引發感染[6]。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滿意度,護理人員需應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手術室護理干預採用合理、規範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在術前、術中、術後加強面板的清潔、消毒、保護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護理滿意度。相關研究顯示,骨科無菌手術切口相關感染因素中術前面板準備、預防性抗生素給藥時間、手術持續時間長短是影響手術室預防手術後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個方面及各個環節的預防。對各環節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才能有效地預防患者術後的切口感染,從而提高患者的預後以及生存質量。李小霞等[8]研究顯示,在進行骨科手術時對患者進行規範的手術室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預防患者在術後切口的感染。本研究從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後護理三個階段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術前護理以準備為主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術中環境。術中護理醫護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做好醫護人員手部和患者切口面板消毒,保證切口周圍敷料乾燥、清潔,做好常規的手術器械、手術衣準備。在操作中採取縮短手術時間的護理干預方式,減少患者切口感染率。採用保溫措施,避免低體溫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術後護理干預加強對手術切口的保護,同時加強病房環境衛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切口感染率低於對照組,滿意度高於對照組,差異顯著。表明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郭柳波.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4,19***21***:77-79.

  [2]朱靜.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57***35***:238.

  [3]韋遠華,李水蓮.手術室護理干預有效預防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應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華,賀雲香.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外傷口感染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資訊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曉麗.護理干預對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鳳英.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資訊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陳小瓊.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1***:31-32.

  篇二

  《 人性化骨科護理探析 》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工作逐步變得人性化。骨科是醫院科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骨科護理的質量,進一步凸現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開設了以人性化為護理主題的相關工作,並在工作中紮實推進,對護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為本院更好地佔領市場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骨科護理;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模式也在不斷地進步,現今的護理模式更加註重人性化的護理,人性化護理是一種非常優化的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一切護理都是為患者服務的,讓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適的體驗,使患者的各種負面反應顯著降低,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達到較好的療效。骨科是醫院科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骨科護理的質量,進一步凸現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開設了以人性化為護理主題的相關工作,並在工作中紮實推進,對護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推進與教育

  要能夠很好地實行人性化護理,就要要求護士知道人性化護理的理念是什麼,詳細地瞭解人性化護理的內涵,這樣,才能在骨科較好地開展人性化服務。對此,本院針對護士的基本情況,開展了人性化護理的相關知識培訓,定期開展一些人性化護理方面的課程,讓護士真正地瞭解人性化護理到底是什麼,人性化護理的發展趨勢等。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對護士實際實行的人性化護理的效果進行評價,找出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進行解決。

  2骨科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1]

  2.1入院時人性化護理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骨折患者,患者在病情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對生命有威脅。患者在剛開始住院的時候,一般都會伴有劇烈的疼痛,還有患者突然由健康人變成了患者,對治療環境感到陌生,患者及其家屬常常會感到擔心,害怕疾病治不好或是以後落下後遺症等。有的患者在住院以後就實行骨牽引或者是打石膏、夾板進行外固定,有些患者病情嚴重的入院就直接進手術室進行治療,這些都會使患者***家屬***產生害怕的感覺。所以,護士要多與患者***家屬***溝通,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用親切、熱情的態度對待患者***家屬***。要及時向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情況,使他們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對於患者***家屬***產生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解答,對他們的合理要求要儘量滿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2.2圍手術期的人性化護理措施

  2.2.1術前護理

  在進行手術前,要儘量使患者放鬆心情,增強自信心。護士要向患者講解健康知識,使患者能夠全面掌握,穩定情緒,使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增強。護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事項,讓患者對治療過程有一個詳細的瞭解,並告訴患者為他實施手術的醫護人員都是有豐富手術經驗的,讓患者放心。如果患者過度緊張不能緩解,就可以給患者應用鎮靜劑幫助患者放鬆下來。

  2.2.2術後護理

  手術之後,在患者麻醉中醒過來之後再推回病房,護士要馬上到患者病房,與麻醉師做好交接工作。護士要親切地與患者交談,告訴患者手術已經做好了,並告訴他手術非常成功。護士要多觀察患者,瞭解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平時要細心觀察患者的情況,並向醫生及時報告患者的病情,遵醫囑進行各項操作,提高護理質量,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2]。

  2.3人性化的護理及功能鍛鍊

  手術之後及時早期的功能鍛鍊對於骨科患者的康復是十分必要的。護士要正確掌握功能鍛鍊的方法,要及時向患者說明術後早期及時功能鍛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患者剛開始進行鍛鍊時都會有疼痛的感覺,因此有的患者不能堅持。護士要鼓勵患者堅持鍛鍊,不要放棄,增強患者的信心。

  2.4語言要具有人性化

  在人性化護理中護士的語言是很重要的,語言是具有雙向功能的。和藹親切的語言可以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與勇氣,使患者能夠以輕鬆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反之,不禮貌、冷漠的語言可以使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給患者帶來消極的影響。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要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與患者***家屬***交談時語氣要禮貌,當患者焦慮、缺乏安全感時,使用的語言積極向上並具有鼓勵性,這樣能夠使患者精神放鬆,達到較好的效果。

  3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以以人為本作為工作的原則,充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根本手段,達到提高治療效率和促進人的不斷髮展的目的。

  4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並不斷深化人性化管理程序

  人性化管理不等於寬鬆管理,護士長應以人為本,在科學的人性觀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身作則、換位思考、公平公正、少批評多鼓勵,並領導護理人員進行持續性學習,不斷提高團隊凝聚能力。

  5總結

  綜上,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模式也在不斷地進步,現今的護理模式更加註重人性化的護理,人性化護理是一種非常優化的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一切護理都是為患者服務的,讓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適的體驗,使患者的各種負面反應顯著降低,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達到較好的療效。骨科是醫院科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骨科護理的質量,進一步凸現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開設了以人性化為護理主題的相關工作,並在工作中紮實推進,對護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賀月華.人性化護理模式在骨科手術病區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11***:134-135.

  [2]周芹.人性化護理在骨科病房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1***27***:47-48.

  篇三

  《 醫護一體化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運用 》

  摘要:目的就醫護一體化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這期間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物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模式的護理,例如對其進行相關的檢查、醫囑等,而對於實驗組則給予醫護一體化的護理模式。結果對照組其檢查預約的時間***2.78±0.52***d、異常結果反饋時間***10.52±0.58***min、病發症發生的概率***28.32%***相比較於實驗組檢查預約的時間***0.68±0.14***d、異常結果反饋時間***6.78±0.38***min、病發症發生的概率***10.23%***都有著明顯的提升,同時,實驗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達90%,而對照組的滿意度僅有50%。結論在骨科護理中應用醫護一體化模式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預約等待的時間、異常結果反饋的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醫護一體化;骨科護理;應用分析

  0引言

  隨著護理模式不斷的推進和創新,醫護一體化的護理模式也被提了出來。醫護一體化模式是一種較為高效的護理模式,它並不是簡單的醫護一起工作,而是醫護雙方通過合理的分工、相互的協作進而達到共同的護理和治療的目標,它的推行與實施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對於醫護人員的滿意度,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對其進行相關的治療,從而使得治療的效果得以提升[1]。而為了研究醫護一體化的效果,我院也就醫護一體化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進行了以下的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這期間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物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為***41.24±3.4***歲;而對照組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平均年齡為***40.22±3.0***歲。通過調查對比發現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模式的護理,例如對其進行相關的檢查、醫囑等,而對於實驗組則給予醫護一體化的護理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建立醫護一體化小組:

  在我院骨科選擇資歷、經驗較高的醫生以及護理人員共同組成醫護一體化小組,該小組的主要目的是負責醫護一體化的制定、實施、監督。在患者入院後,護理人員對於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病情病史進行全面的詢問和了解,然後再由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相關的檢查和評估,同時書寫住院日誌。

  1.2.2實行醫護一體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間,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每日早晚各一次的查房,把握理解好患者病情的變化。檢查的內容具體包括患者的飲食情況、用藥情況、病情的變化、心理變化等。護理人員在檢查完成後再將具體情況反映給醫生,然後醫生根據護理人員調查的情況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具體的診斷,再製定相關的措施和治療方案,最後再由護理人員將這些措施實施下去。

  1.2.3醫護一體化的實施和落實:

  在醫護一體化實施的過程中,相關醫務人員一定要保證醫護一體化的實施和落實,共同合作、密切配合完成各項的護理工作。在進行手術前,醫生可以將手術的具體流程講述給患者及其家屬,告訴患者及其家屬在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讓患者及其家屬都能有個具體的瞭解以及心理準備。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借鑑之前成功的手術案例,增加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進行比較和分析,具體包括檢查預約等待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異常結果反饋時間等,然後再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對醫務人員的滿意度的調查,將其分為一般、滿意、非常滿意滿意***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17.0中方軟體對資料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採用顯著性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

  2結果

  通過調查對比發現,實驗組的檢查預約等待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異常結果反饋時間三方面都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性意義。通過對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的調查發現,實驗組滿意度高達90%,而實驗組的滿意度僅有50%。

  3討論

  隨著臨床醫學的發展,人們對醫學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對相關的護理人員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怎樣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以保證患者更好的治療就成了大家普遍注重的問題[3]。經本研究調查發現,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其檢查預約的時間、異常結果反饋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相比較於醫護一體化模式的實驗組檢查預約的時間、異常結果反饋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都有著明顯的提升,而這也就說明,對患者進行醫護一體化模式的護理,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預約等待的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異常結果反饋的時間,這也給醫務人員的治療帶去了極大的便利。而且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兩組患者對於護理人員的滿意度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實驗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達90%,而實驗組的滿意度僅有50%,這就表明,對於患者進行醫護一體化模式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對於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而使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療。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中應用醫護一體化模式不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預約等待的時間、異常結果反饋的時間、病發症發生的概率,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侯曉玲,張林,任麗.醫護一體化模式在骨科執行病歷管理中的運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4,7***6***:651-653.

  [2]劉小鑾.醫護一體化查房在骨傷科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14***20***:120-121.

  [3]施麗麗,陳玲炫,葉春蘭.醫護一體化下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滿意度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1***2***:8-9.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