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財務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對於規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摘要:會計人員作為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其業務素質的高低,道德水平的優劣,直拔影響著單位會計工作的質量。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對於規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問題再度引起財會領域的普遍重視.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也有不少提法.如“精打細算”、“秉公理財”、“廉潔奉公”、“照章辦事”等等.應該說,這些提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但仍感片面,缺乏鮮明的職業特色,本文作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係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範。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係的手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職業括動中的各種經濟關係日趨複雜,這些經濟關係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係。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各種經濟主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衝突。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係中的經濟利益關係,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會計職業道德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取自身合法利益,但反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而獲取違法利益。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經濟學科,是為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服務的。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附於歷史繼承性和經濟規律,在社會經

  濟關係不斷變遷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制度能夠容忍虛假會計資訊,也沒有任何一個經濟主體會允許會計人員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洩露單位的商業祕密,在職業活動中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是會計職業的普遍要求。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從受託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企業管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資訊,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會計因其服務物件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的會計資訊是公共產品,所以會計職業道德的優劣將影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會計資訊質量直撞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執行。

  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1.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會計行為規範化的基礎,也是會計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

  會計行為規範化要求會計行為合法化、合理化。而會計職業道德將主導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會計人員的內心信念將支配其會計行為。會計人員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將直接決定著其會計行為的規範化與否。而會計目標儘管理論界爭論不休,但受託責任也好,決策有用也好,要實現會計目標,其前提是會計人員要提供其實的會計資訊。顯然,只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才能保證會計目標的實現。

  2.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

  有限的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並不是一個純經濟活動過程,人的參與是一個邏輯事實。人的道德素質、價值觀念以及由此導致人際關係協調狀態將直接影響物質資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程度。在拜金主義、個人主義道德觀念引導下出現的假合同、假商標、行賄受賄、偷稅漏稅,直接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不僅破壞了物質資源的合理配置原則,也必將阻礙物質資源合理配置過程和效益。可見,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促進物質資源的合理配置。

  3.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利於市場經濟管理的高效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離不開高效的科學管理,而科學管理需要有效的規章制度。發揮規章制度的應有作用,則必須藉助道德的力量。一方面,良好道德精神是規章制度執行發揮作用的潤滑劑。規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它所作用的程度多少還取決於人們的道德覺悟,倘若缺乏道德力量,規章制度就難以順利執行從而不能到達預期效果。另一方面,進步的道德觀念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這一點集中體現在進步道德的作用,它可以通過社會輿論進行評價,考察改革及其相應行為的正義性和合理性。

  4.弘揚進步道德是克服市場經濟負麗效應的制衡力量

  道德作為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與管理、行政、法律、經濟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一般而言,管理、行政、法律是一種強制性手段,它通過國家行政部門強制推行一些政策法令,儘管可以收到明顯效果,但對處於市場經經濟活動的人來說,終究是一種外在力量,若不能被心悅誠服地接受,往往濟各經濟主只能造成一種暫時效應,一旦市場經濟執行出現“障礙”,已經建立起來的秩序仍有被衝跨的危險。

  作為會計職業的從此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使不同個體將道德原則變成自身信念,自覺地抵制和排除各種負面效應,從而達到經濟行為合理的“持久效應”。從功能的調節範圍上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要廣泛得多。在市場經濟中還有許多法律觸及不到的領域,這需要道德來調節。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建立一支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

  1.從會計人員“自律”抓起

  所謂“自律”就是會計人員應按照職業道德的要求,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對照和自我調整,不斷提高自身覺悟和修養。職業道德是非強制性的、以內心力量起作用的社會規範。會計工作質量的高低,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及其對決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會計資訊的提供者一會計人員本身的職業道德水準。就此而言,會計人員必須在職業生活中對自己的思想品質、思想意識方面進行自我鍛鍊、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會計職責轉變為自覺遵守的道德行業準則。

  2.加快法制建設步伐,建立和健全會計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

  為了保證《會計法》的有效施行,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法規、規章,使《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具體化。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會計法規制度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繼釋出實施一系列的會計核算制度等會計法規、規章、制度,基本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會計工作中依然存在秩序混亂、資訊失真等問題,其主要的原因是執法力度不強。因此,必須切實貫徹實施《會計法》,加大會計工作執法力度,強化對會計工作的監管。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必須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3.健全監督機制,建立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由於目前我國還未建立起內容全面、操作性強的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因此,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監督和檢查顯得尤為重要。要通過監督和檢查、督促和教育,幫助會計人員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對檢查中發現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各級會計管理部門應予表彰和獎勵,對其中的典型案例應予大力宣傳;而對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制度,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應給予必要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應依法追究其責任。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逐利原則的驅動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失範現象日益嚴重。會計職業道德問題已經成為會計領域普遍關注的焦點,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必須採取種種有效的措施,全面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