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影響公路工程質量因素

  1、建設專案目前工作倉促、深度不夠,造成決策失誤

  公路建設專案一般規模較大,其施工過程是一個勞動力、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生產過程,不同於其他商品生產,其規模大、投資多、生產週期長、使用週期長,因此,統籌規劃,科學決策非常重要,應就專案的必要性、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合理性,及巨集觀和微觀經濟效益,作出科學評估,若立項不妥,決策不周,將帶來很大浪費及嚴重後果。一是規模小,標準低,不能滿足設計交通量、設計年限要求,提前進行二次投資改造,不能發揮高等公路的規模效益;二是如果路線選擇不合理,人為造成行車出入不便,增加行車距離,將會造成很大浪費,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三是重大技術方案、施工工藝、主要材料的比選與審定,如果選擇不當,將給工程質量造成隱患。

  2、設計經驗不足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是工程質量的龍頭,工程質量首先取決於設計質量。公路建設專案的前期工作很複雜,從規劃、五項、可行性研究、專案評估、設計檔案、招標檔案、合同條款和規範,到招標專案實施,週期較長。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高等級公路建設的設計還在起步階段,國外公路建設專案的設計,產業政策明確,法律法規完善,設計程式合理,評估機構經驗豐富,設計人才眾多,專案庫完備充實,設計使用的裝置和軟體先進,設計週期有的達20年以上,設計質量較高。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建立專案庫,設計任務基本上是一個接一個,不能也沒有時間進行多專案多方案比選,沒有上述保證設計完善的條件,因此有一定差距。

  3、建設管理經驗不足

  建設專案由於條塊分割的行政管理體制和資金來源的不同,專案管理模式各異,專案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別,建設市場離規範化管理有一定距離。總體是重點大型專案、世行貸款專案、領導重視的專案較好,中小型專案、地方籌資專案欠規範。

  業主專案管理能力欠佳,對大型專案管理沒有經驗,有的業主是由各相關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的臨時指揮部,存在臨時、鬆散、短期的思想觀念,質量意識和合同意識相應淡薄,在目前上專案比較多的情況下局面不容樂觀,無法解決。

  4、承包商幹高等級公路經驗不足

  在高等級公路專案上,一部分承包商高等級公路施工經歷較少,有的中標鐵路部門承包商從未乾過高速公路,一無應有的築路機械裝置,二無足夠的管理人員,這對質量管理來說是個難題,沒有經驗就容易出問題。有的工程承包商對施工前期的組織準備、技術準備、物資準備、現場準備不到位,在施工作業組織、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排程、現場管理、技術資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沒有能力或力不從心,致使工程管理處於混亂狀態,工程質量無法保證。

  5、工程建設主要材料裝置不能滿足要求

  原材料的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有好的材料才能出好的質量。工程建設所用的原材料不是統購統配,一般由承包商自己採購,尤其是地方材料可供選擇的範圍很小。所用部分原材料不能滿足規範要求的原因較多,一是因施工進度快,料源多,檢驗裝置和人員不足,材料檢驗跟不上;二是為降低成本而人為降低用材標準;三是料場管理不善,材料二次汙染或標準降低;四是材料供應者弄虛作假;五是有的材料採購與使用脫節;六是有的材料如瀝青,國產瀝青的質量不過關,進口價格高,要外匯,形成不用也要用的局面。大部分地方材料如石料、石灰、砂子以小加工為主,沒有工業化生產相應的生產標準、規範和程式,材料的等級、規格、級配、材質不穩定,沒有質量保障,工程上因施工環境、價格、運距、外界干預等因素又不得不用。如安新路後期,工期緊,路用石料需求量大,即使小石料廠的石料質次價高,也供不應求,這是基層質量得不到較好控制的一個因素。

  6、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省公路建設的“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二級質量控制體系有待完善,三級質量控制體系的正常運轉,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一個過程。

  6.1全省監理隊伍的力量不足,素質偏低。我省現有的監理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遠不適應交通基本建設高速度、大規模、高標準的發展現狀。

  一些監理單位的行為不規範,新的監理單位缺乏監理經驗和監理經歷。有的監理單位的資質不符合有關要求,有的越級承擔監理任務,有的重經濟效益,輕工作質量,嚴重影響監理工作質量,有的只派少數監理當駐地,其他靠臨時外聘;外聘造成此局面的主要因素:一是外聘人員所佔比重過大,一般工程專案的外聘監理占人員總數的60%以上,有的所佔比例更高;這些人員的組成不穩定,只用不教難以提高素質,相互之間缺乏約束和信任,信心不堅定,高標準嚴要求的觀念難以樹立。二是監理業務培訓不夠,有的地方忽視培訓,外聘監理更得不到培訓,在工程開工時匆忙上崗,工程完工後就解散,使監理工作停留在低階水平。三是對外聘監理的資質要求不嚴,部分監理是水利、鐵路、林業部門的人員,也有其他行業的人員。四是個別外聘監理只把監理工作當作掙錢和謀私的手段,工作敷衍了事;有的與施工單位站在一個立場,在工程監理過程中計量支付、檢測資料有弄虛作假現象。

  6.2監理隊伍制約機制尚不完善。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監理市場主要是巨集觀管理,多是對監理單位和人員的資質進行管理,對監理單位的行為,監理工作執行情況,監理工作成效等的動態管理缺乏手段,在法規、行政、經濟等方面,對監理單位的制約機制尚不完善。

  6.3政府監督網路,一些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領導和管理人員,對工程質量監督重要性的認識不足,致使質量監督工作開展有一定難度。

  ***質量管理各方的質量檢測裝置、手段不完善。大部分設計、監理、施工、監督單位的檢測裝置、檢測手段、技術力量還不能滿足質量檢測工作需要,有的與實際要求相差很大,直接影響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7、趕工期造成工程質量失控

  一個工程專案的施工工期是依據精確計算,科學安排出來的。在網路計劃中,可以把整個計劃任務按施工的客觀規律嚴密地組織起來,各資源合理分配,時間和空間上密切銜接,協調一致,關鍵線路控制著工程的計劃進度,工程的進度受施工過程各環節、各因素的影響,進度計劃可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調整,如果違反正常施工規律,盲目提前工期,將給質量控制帶來很大困難,甚至難以控制。速度和質量是一對矛盾,追求速度,就可能忽視質量,搶工是工程質量的大敵。趕工期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為提前通車造成的搶工;二是工程後期趕工,合同工期並未提前,因工程前期工程建設資金不到位,計劃進度嚴重滯後,無論各種因素造成的搶工均會給工程質量的控制帶來極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