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公路工程是指公路構造物的勘察、測量、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構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橋樑、涵洞、隧道、排水系統、安全防護設施、綠化和交通監控設施,以及施工、養護和監控使用的房屋、車間和其他服務性設施。你對公路工程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公路工程的法律相關知識。

  

  一、招標投標工作面臨新形勢、新問題,亟待完善制度設計

  公路建設行業是最早全面開放建設市場,最先實行招標投標制度的行業之一。***,原交通部首次釋出了《公路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招標投標法》實施以來,先後制訂頒發了一系列規範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活動的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檔案,涵蓋了公路工程施工、勘察設計、監理、裝置材料招標、評標專家管理等內容,對於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公路建設市場競爭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活工作面臨新形勢和新問題迫切需要完善相關制度,規範管理,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國務院於2011年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需要結合公路行業特點對其中的條款進行補充細化,使其更加具備可操作性。

  二是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簡政放權”、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等改革措施,對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招標投標監管中應發揮的作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三是交通運輸部深化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對規範招標投標提出了新思路,要求充分考慮“擇優導向”、“加強信用評價結果在招標投標中的應用”、“堅持資訊公開”等。

  四是目前公路建設市場招標投標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也迫切需要創新監管方式,創新制度設計,規範招標投標行為。如招標人通過故意提高對投標人的資格條件要求等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排斥某些單位參與投標;一些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相互串通、圍標串標;評標過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問題;領導非法干預、暗箱操作、權錢交易問題等等。


  二、立法過程

  正是由於這些外部環境和內在要素的變化,亟待對有關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的現有規章制度進行修訂完善。自2012年起,交通運輸部組織力量先後開展了公路工程施工、勘察設計、監理三個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多次徵求有關紀檢監察、法制、規劃、發改、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設管理單位、從業企業等數十家單位意見,共收到意見數百條。

  根據上述意見,進行了修改,本著精簡、實用、合法等原則,結合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針對公路建設行業有關招標投標的新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對《辦法》進行了修改,並對三個管理辦法進行統一整合成一個管理辦法,同時一次性清理和廢止了以前釋出的已不再適用的與公路工程招標投標相關的13個規章和規範性檔案,避免了規範性檔案的效力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態,完善了公路建設招標投標法規體系。

  《辦法》修訂的主要內容和創新點

  ***一***明確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監管職責,突出事中事後監管。

  按照國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明確了交通運輸部和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於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職責,依法行使監督權利,全面落實監督義務;對招標工作實行備案制度,要求招標人將資格預審檔案、招標檔案、招標投標情況的書面報告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以利於監管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按照簡政放權、有利監管的原則,將公路工程招標備案許可權下放至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具體備案的部門、備案程式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確定。

  ***二***實行“五公開”制度,廣泛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為進一步提高招標投標資訊的公開程度,確保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活動的每一步均在陽光下執行,借鑑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制度,《辦法》首次在工程建設領域提出對資格預審檔案和招標檔案的關鍵內容、中標候選人關鍵資訊、評標資訊、投訴處理決定、不良行為資訊的“五公開”要求,鼓勵招標投標活動的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投訴舉報,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從而進一步規範招標人、投標人、評標專家等招標投標當事人的相關行為:

  一是資格預審檔案和招標檔案的關鍵內容要公開。公開內容包括專案概況、對申請人或者投標人的資格條件要求、資格審查辦法、評標辦法、招標人***等,避免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進一步規範招標人的招標行為;

  二是中標候選人在投標檔案中的關鍵資訊要公示。除中標候選人排序、名稱、投標報價等常規公示資訊外,中標候選人在投標檔案中承諾的主要人員姓名、個人業績、相關證書編號,中標候選人在投標檔案中填報的專案業績等也納入公示的範圍,增強投標單位之間的互相監督,進一步規範投標人的投標行為;

  三是評標資訊要公示。在中標候選人公示過程中,同時公示被否決投標的投標人名稱、否決依據和原因,實行資格預審的招標專案,要向未通過資格預審的申請人告知其未通過資格預審的依據和原因,進一步規範評標專家的評標行為;

  四是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投訴處理決定要公告。包括投訴的事由、調查結果、處理決定、處罰依據以及處罰意見等內容,加強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透明性;

  五是招標投標當事人的不良行為資訊要公告。對於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投標人以及評標委員會成員等當事人在公路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投標活動中出現的違法違規或者惡意投訴等行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公告處理決定並將其作為不良行為資訊記入相應當事人的信用檔案。

  ***三***實行“三記錄”制度,防止非法干預招標評標工作。

  公路工程建設專案開標環節直接關係到投標人的投標檔案能否被接收、參與評標,評標環節則直接關係到投標人能否被推薦為中標候選人,因此這兩個環節尤其是評標活動成為了所有投標人關注的焦點,也是最易受到人為因素干預、引起投標人投訴的關鍵環節。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發現,由於開標評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無法重複的特點,調查取證非常困難,行業監管難度很大。

  根據公路工程建設專案的招標實踐來看,對評標活動的人為干預因素有可能來自招標人代表、評標專家和監管部門。因此,借鑑司法改革的經驗,開標評標活動實行“三記錄”制度,並在參與評標活動的人員之間建立相互監督機制。

  《辦法》在以下三個方面採取措施:

  一是明確要求招標人要對資格審查、開標以及評標全過程錄音錄影,加強對招標人代表、評標專家、評標監督人員的行為約束,防止參加資格審查或評標的人員釋出傾向性言論,同時使得“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做到有據可循;

  二是強調招標人應當對評標專家在評標活動中的職責履行情況予以記錄,並在招標投標情況的書面報告中載明,這樣既有利於增強評標專家“客觀、公正、獨立、審慎”的責任意識,又便於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時瞭解評標專家行為,對評標專家進行信用管理。

  三是強調評標委員會對參與評標工作其他人員的間接監督作用,如評標監督人員或者招標人代表干預正常評標活動,或者有其他不正當言行,評標委員會應當在評標報告中如實記錄,以此加強對評標監督人員、招標人代表的行為約束。

  ***四***優化資格預審方法和評標方法,增加“擇優”的導向性。

  公路工程建設專案實行招標投標制度是為了選擇最優的參建隊伍,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降低公路建設成本,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交通運輸部在去年進行的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調研中發現,由於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一些省份招標投標程式和制度設計出現了偏差,未充分考慮工程特點和技術要求,簡單的以“抓鬮”方式定標,沒有將投標人的業務專長和建設能力作為重點考量因素,偏離了擇優的基本價值導向,不利於公平競爭、良性競爭,沒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交通運輸部關於深化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指出,堅持依法擇優導向,遵循公平、公正、公開、誠信和擇優原則,尊重專案建設管理法人依法選擇參建單位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