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素質教育論文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試教育也就成了高中教育的一大特點,而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一向重視的素質教育則不得不被忽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中英語課堂中的素質教育》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試教育也就成了高中教育的一大特點,而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一向重視的素質教育則不得不被忽視。而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並不是完全衝突的。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教材、報刊、網路及多媒體甚至是考試的試題在培養學生英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格素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 素質教育 方案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由於高考的壓力,教師往往被迫以考試為中心,應試教育也就成了高中教育的一大特點,而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一向重視的素質教育則不得不被忽視。而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並不是完全衝突的。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教材、報刊、網路及多媒體甚至是考試的試題在培養學生英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格素養,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來練習。學生從內心裡都有一種想表現的慾望,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如問題太難或是所表述的知識超越其知識範圍等。導致他們不願與別人分享想法。那麼,應如何引導學生充分地表達他們自己的思想呢?我認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或經驗對其進行適當的提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2.鍛鍊學生的意志,加強和學生的情感交流

  部分學生學不好外語的另一個原因是意志不堅強,學習外語缺乏毅力。具體表現為“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取得一點進步後熱情高漲,但卻虎頭蛇尾。對於這種同學,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還採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當提出每天讀20分鐘外語或背誦一定數量單詞及課文的要求以後,抓住不同型別學生中有代表性的同學,加強督促、指導,使他們先走一步,從而打破“一池死水”的局面。隨後,從同一型別同學中各抓另一名代表,在班內展開友誼賽,造成“看誰意志堅強,持之以恆”的氣氛。這樣做,比空泛地號召讀、背,效果要好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教師為鍛鍊學生的學習意志創設了一定的條件。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優化師生關係至關重要。外語教學過程從根本上說就是通過人際交往而達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調查表明:“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教師的關係。”因此,重視師生共同進入“外語教學社會”,通過良好的師生關係這一紐帶將教師的熱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在教學中除了注意平時經常深入教室,採取和藹可親的教態外,還著重做到:主動讓學生了解教師,瞭解教師的需要和目標,瞭解外語教學的總體設想,瞭解每一單元的教學目的、方法以及採取的教學手段等;如果師生間產生隔閡,教師決不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而是通過思想溝通、耐心細緻地工作,求得相互理解。這樣做,就可讓學生感到教師也是集體中的一員,是真正關心他們的,是值得信賴盼。

  3.加強小組合作討論,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為學生開設了平等互相的學習場所和機會,創設了人人都能表現自我的條件。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個體之間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不僅有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更有利於學生間的相互啟發,從而共同探索,發現新的東西。可將學生按座次編排學習小組,每組4~6人,注意上、中、下各類學生組合搭配,每節課都要以小組進行會話、表演、討論,最後歸納總結,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同時優生可以幫助差生,從中又得到鞏固,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後,根據時間、內容決定哪些組當堂表演,哪些組會話,並且評出優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自覺預習,及早動手,真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已經成為自覺的行動,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一起朗讀、背誦、預習、複習、互相提問、會話、複述課文、講故事、研究並討論疑難問題,還相互評改作業、舉行小測驗或自我測試等等。在教學中,“小組學習”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發展“自我反饋”、“自我評價”的技能,逐步學會學習。所以說,“小組學習”又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美國教育家洛克說過“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他們今後的學習深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於他們早期形成最有效的學習策略。所以,我們應該在課堂上和課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在課堂上要培養他們“認真聽、大膽說”的習慣。因為課堂依然是教學的主渠道,課堂上一定要養成用心聽講的習慣,同時,英語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必須要親身體驗,才能掌握它。因此,要注意語音、語調的正確、規範,鼓勵學生不要怕丟面子,要敢於開口。其次,在課後要鼓勵學生“經常讀、規範寫、及時做”。養成“經常讀”的習慣才能憑藉語言的“慣性”解決語感問題。“規範寫”要求書寫規範、工整、美觀、大方,講究筆順,保持合理間距,卷面整潔,不潦草。這既是書法的要求。又是訓練書寫習慣的方法。課外作業是課堂的延伸和有機組成部分,要讓學生在上課“認真聽”的基礎上,及時“作業”,認真消化、複習、鞏固,尤其是要養成“先懂後做,先做後玩;做就要認真做,玩就認真玩,全身心地投入”的習慣,只有養成了好的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5.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建立人生信仰,確定人生目標

  高中階段是學生的思想、心理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而在高考的壓力之下,學生們的心理壓力普遍很大。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過度呵護和保護使得一些孩子承受壓力和失敗的能力很差,一旦遇到挫折,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導和引導,他們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而教師作為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導及疏導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心理問題,也要採取不同的策略。有些學生總是害怕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學校不斷的段考甚至月考使得他們的心理壓力持續增加,尤其是有些學生在學習中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由於學習方法有所欠缺,總是無法達到他們滿意的學習結果。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學生會對自己的智商產生懷疑,極度缺乏自信心,對這些學生,教師一定要對他們多加以鼓勵與關心,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給他們提供能夠展示他們長處的舞臺,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秦志東.素質教育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1***.

  [2]豐玉娟.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滲透素質教育[J].科教文匯,2011***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