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隔代教育的問題
城市中,隔代養育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當父輩與祖輩之間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發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發生衝突。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他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當隔代教育問題出現時,如何解決?
1.兩代人統一思想認識
由於出生與成長的環境和時代的顯著差異,兩代人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自然也會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如,年輕一代可能更注重寶寶智力培養、個性發展,他們往往會更多地向寶寶傳遞知識,給他更多自由,讓他自由探索;而祖輩們則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會給寶寶更多的約束。在教育寶寶的事情上,兩代人要儘量平心靜氣多一些溝通,只有統一認識,才能避免在寶寶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這種分歧要挾父母或者祖輩,引發更多的問題。父母們最好儘量多向祖輩請教,多一些溫和的溝通,而祖輩們最好利用各種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用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
2.尋找合適的平衡點
祖輩在養育寶寶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愛得適度。父輩也是如此,要權衡自由與規則之間的界限,不能給了自由而缺乏規則。否則,沒有規則的環境並不能幫助寶寶獲得更好的發展,相反,一個缺乏規則的環境反而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輩和父輩之間很容易爭搶寶寶的愛,出現親子嫉妒的現象。寶寶本質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附於任何人。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地看待寶寶,積極創造機會,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盡可能多接觸家庭裡其他的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3.承擔必要的責任
年輕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儘量多抽時間與寶寶在一起,不要以忙為藉口,把對寶寶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寶寶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這種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比如,寶寶可能變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環境和人群缺乏信任,並且,為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他也可能出現更多的問題行為,讓父母頭痛不已。
有關家庭教育知識點推薦:
城市中,隔代養育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祖輩養育孫輩有時間和經驗上的優勢,但如果在隔代養育中越位、錯位,會影響親子關係的正常發展。專家建議,祖輩在對第三代教育中要合理定位,做到不錯位、不越位,應做好稱職的配角,而不要越俎代庖。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只允許有一種價值觀,一種聲音,一個權威,那就是孩子的父母。
祖輩定位“當好稱職配角”
金奶奶和兒子住在同一個小區,為了支援兒子在事業上拼打,金奶奶盡責盡力做好自己的“鐘點工”:每天早上七點去兒子家接班,煮早飯、帶孩子、打掃房間……晚上七點,全家吃好晚飯,才完成一天的工作,將孫子“移交“給兒媳,帶著疲憊“下班”回家,幾乎每天都是“七出七進”。
專家認為,祖輩對孫輩的教育不應該也不可能取代父輩的教育。父母與孩子是以血緣為紐帶的親子關係,承擔著誰也無法替代的教育責任和義務;而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感和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安全感是一種天然的情感關係,也是誰也無法取代的。祖輩樂於參與,並不意味著父母的責任因此可以豁免,如果把對孩子的教育、撫養雙手推給老人,是對孩子成長不負責任。
外婆家與奶奶家教育需對接小玲今年7歲,她的爺爺奶奶和她住在同一小區,但她不喜歡到爺爺奶奶家去,因為爺爺奶奶要對她管頭管腳,事事都嚴格要求。一次她把一張廢紙從窗外扔到小區的綠地,爺爺非要她下樓檢起來,扔到廢物箱。她喜歡外婆,儘管外婆住在很遠,每星期日,她都會嚷著去外婆家,因為每次去外婆總會給她買很多零食,還給她零花錢也不嘮叨她……
專家認為,祖輩與父輩,孩子的爺爺奶奶與外公外婆之間,兩種教育觀念,兩種教育方法,雖然從不發生正面的衝突和碰撞,但投射到孩子身上,卻是背道而馳的,這也許是一種隱性的衝突,帶給孩子是一種迷茫和無所適從。
祖輩不宜越位為孩子“保駕”
和諧互動的孫輩教育模式可以千姿百態,但必須首先處理好三種關係。
一、祖輩與兒女的關係。
父母與孩子是以血緣為紐帶的親子關係,是誰也無法替代的一種教育責任和義務。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感和安全感是一種天然的情感關係,也是誰也無法取而代之的。祖輩對孫輩的教育不應該也不可能取代父輩的教育。因此,祖輩在對第三代教育中要合理定位,做到不錯位、不越位,祖輩應做好稱職的配角,而不要越俎代庖。
二、祖輩與孫輩的關係。
祖輩與孫輩的關係是一種“隔代親”的情感依戀,如果祖輩對孫輩過度寵愛,必然造成孫輩對祖輩過分依戀,影響孩子獨立性的養成。當前在孫輩教育中的主要傾向是祖輩對孫輩百依百順,遷就溺愛,老人們心甘情願成為孩子的“防空洞”,這樣容易使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處事態度。而對孩子過度限制和保護,則容易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創新精神。
三、祖輩與親家的關係。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兩親家”對第三代的教養在教育觀念和方法上的分歧與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親家之間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尋求教育的合力。作為孩子的父母要為他們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以求得在科學理念的前提下,對共同的下一代在教育目標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趨同,而不是“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相互抵消”。溝通的關鍵是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