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學術論文格式
各大期刊雜誌和高校院系對論文格式的規範性標準日趨嚴格,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一、論文的書寫格式規範化要求
論文字身由論文題目、作者、中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幾部分組成。
1.論文題目:簡明、確切地表述研究的物件和內容,一般不超過25個字,可分兩行書寫。
2.作者:處於論文題目正下方,須寫明院系、專業、年級、班別、學號、姓名。
3.摘要: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觀點,重點表述研究內容及結論,必須重點突出、文字簡練,中文摘要字數不超過300字。
4.關鍵詞:要符合學科分類及專業術語的通用性,並注意與國際慣例一致,中文關鍵詞限制在3~8個。
5.正文:論文的主體。論文須符合學術論文的格式,正文要標明各級標題,設計合理,文稿中應採用規範化名詞術語。
6.參考文獻:必須是本人真正閱讀過的,應選用公開發表的資料。以近期發表的學術期刊文獻為主,圖書類文獻不能過多,且要與論文內容直接相關,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出現的順序列全。
關於物理教育的學術論文
對物理素質教育的思考
我國素質教育已經倡導了許多年,但是進展比較慢,原因在哪裡?什麼是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質、智慧素質、身體素質和專業美感素質,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創造力。創造力包含了許多非智力因素,如個性和獨立性等等。一個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賴性很強、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個創造力很強的人,必須有獨到見解,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的人,同時還應該具有很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清晰的判斷力。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這種思想是在人的遺傳素質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的素養,以達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目的。那麼在物理學科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才能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素質?實施教育目標?本文想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些看法。
一、如何進行物理學科的創造教育
開展創造教育,發展學生的創造力,這是物理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需要。創造教育是應用創造學原理與方法組織教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效能力和創造精神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嚴密組織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的思維訓練,培養獨立創造的個性品質。創造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創造性智力,所謂創造性智力是能夠產生創造機智,發展創造效能的智力。為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1.培養創造意識
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和正確人生觀,激發學生為現代化而創造的動機。中外傑出的物理學家在科學的崎嶇道路上登攀,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貢獻的思想和行為是青年學生的光輝榜樣,通過介紹這些科學家的業績,激發學生為祖國而創造的熱情。在傳授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充分利用物理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潛能的充分開發。把知識能力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去創造財富,產生價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學的社會價值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對物理知識理解,讓學生了解下個世紀幾個重大迫切的社會問題:糧食問題、能源問題、環境汙染問題、癌症等疾病藥物問題。通過講解某些物理知識與上述問題掛鉤,無形之中把課程內容貼近實際,聯絡社會與人,激勵學生學習科學家的人格品質,對科學執著的探索精神,培養創造品質,研究科學創造的非智力因素,培養頑強的意志和標新立異的能力。
2.培養創造觀察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積累和表達的前提。培養創造觀察,在物理這門學科中顯得尤為突出。由於物理變化中常常同時出現多種現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俄國傑出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就是從深入地觀察唾液分泌等現象入手,創造了高階神經活動學說。英國細菌學家費萊明1928年通過非常細緻的觀察,發現了毒黴素等重大科學成就,這些都足以說明觀察在科學研究、科學創造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努力提倡師生平等,允許學生提出與教師相反的想法和問題,鼓勵學生超過教師思維軌道的有價值的思維活動。讓學生敢於質疑,不管是書本上的或是教師所得出的結論,還是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疑者、覺悟之機也”,善於存疑才能產生探究的動力,這不僅可以加深理解,增進鞏固,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甚至做出新的發現。所以,物理實驗的每一步都要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觀察。
二、物理素質教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物理創造教育目標:不側重於促進和儲存知識,而重在向學生提供有助於創造力開發的教育和指導,
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從中小學 教育來看,應試教育留下了許多難以根除的遺留問題,從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觀點來看,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多悟少”和“學少悟多”
由於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寧可喜歡那些老實聽話、循規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學生,也不喜歡那些淘氣 、頑皮的“低分高能”的學生。留美博士黃全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在國內學習感覺“學多悟少”,國內上課做筆記猶如聽寫,大寫小寫,大點小點,大A小a……可謂“學”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東西?恐怕多是老師的“二手貨”。在美國學習,感覺“學少悟多”,雖然從老師那裡轉手來的東西不多,但是內心卻不斷地在“悟”東西,而且這些都是自己的,並不是老師“教”我的,更不是老師“交”給我的。在美國的中小學老師都十分熱衷於搞“project”***課題***。所謂“課題”實際上是指“研究課題”。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分組或單獨進行課題研究。做課題研究基本上有三個階段:一是收集資料,熟悉材料;二是寫研究 報告;三是課堂演講或演示。事實上,對中小學生來說,我們不可能期望他們真的有什麼新的發明和發現,重要的是,孩子在這一研究的過程中,能力得到了培養和鍛鍊。因此在全面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質教育中我們應該借鑑美國的教育,激發學生自覺自願進行自我素質的提高,成為有潛在發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個性、創造力的學生。
2.“智商”與“情商”
我國非常推崇智力開發。如一歲學認字,兩歲學算術,三歲背唐詩……以前我們以為給孩子加質加量是一種鍛鍊,是一種智力開發,並以為這種加壓加量的智力開發與孩子的智力發展成正比,實際那是錯誤的。一味地進行加壓、加重的智力開發帶來的必然是“學多悟少”的負重。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科學研究證明創造力與智力並不絕對相關,也就是說,有創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創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創造力者。因此,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培養“熱愛”的觀點,他們也就缺少的創造性。如我國中學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知識競賽獎,沒有聽說美國的中學生得奧林匹克獎,但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是最多的,這個強烈的反差,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我們起跑領先?而衝刺落後?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後勁不足?從這裡反映出我們的教育有不足之處。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將開發智力與培養創造力混為一談。因此,進行素質教育,不僅要重視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視非智力因素,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求知慾望、頑強的意志和積極性等。使他們在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上達到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