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線上投稿
學術論文的投稿可以增加自己的感悟,豐富自己的感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方法,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1、選定一種期刊雜誌作為自己的投稿物件。
怎麼選呢,首先要看自己的行業和單位評職稱需要什麼級別的論文。現在很多都要求必須是核心期刊。這個可以上網搜一下都有哪些。從這些期刊中選一個,開啟它的網站。網站上都有它的介紹,要仔細看。看看是不是核心的,還要看它分的哪些版塊,看自己的論文適合不適合
2、選定要投稿的期刊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看此期刊的論文投稿要求。論文格式根據投稿要求進行修改。
不同的雜誌社對論文的格式要求不一樣。
3、察看此期刊的論文投稿流程,現在的期刊一般採用網上投稿。需要註冊。這個根據流程來就可以了。
4、註冊以後,可以根據網站上的導航式投稿進行操作。
5、投稿完了以後可以隨時登陸作者中心察看自己稿件的狀態。論文一般需要三審,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好的期刊時間更長。所以投稿要有一定的提前量。
6、稿件如果被錄用,作者會收到雜誌社的通知。繳納了版面F後就可以等著見刊了。繳費後雜誌社會開FP,如果單位可以報銷的話一定要告訴雜誌社準確的單位資訊。
關於人情的學術論文
大學生群體人情消費研究分析
摘要:作為“社會人”的大學生生活於非制度化的大學,這決定了他們必須遵循大學的非制度化規則。本文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從“局內人”和“局外人”的雙重視角出發,通過研究人情消費的現狀和特點,繼而構建出“評價體系”的理論框架,結合博弈論對人情消費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最終提出關於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人際交往觀的建議書。
關鍵詞:大學生人情消費 評價體系 現狀 社會功能 原因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各種社會群體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人際交往也隨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傾向於人情消費。大學生求學於異地他鄉,為了維持一個穩定的人情網路秩序,人情交往自然成為他們消費的重要內容。
如今,大學生人情消費名目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消費週期越來越短、頻率越來越快,這些嵌入大學生生活的社會事實,已經有演變為社會問題的趨勢。此時,應當反思這樣幾個問題:大學生人情消費發展到了什麼狀況?大學生進行人情消費的物件有哪些?大學生有著怎樣的消費狀況和心理?這種消費的存在有著怎樣的深層次的原因?
二、現狀分析
1.大學生人情消費的主要資金來源於家庭,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無法實現經濟的獨立,生活費用來自父母的勞動報酬,這種人情消費造成的數目較大的金額開支有形中增加了家庭負擔。
2.大學生人情消費物件仍然以同學為主,但是學校領導、輔導員和任課老師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
3.大學生進行人情消費趨於“理性化”,動機複雜,呈現情感交往和功利性交往並重的趨勢。
4.人情消費種類繁多,消費方式五花八門,以往的單純的吃飯請客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三、原因分析
如果從經濟理性的角度考慮,大學生人情消費應該終止,但是事實上人情消費有擴大的趨勢。本文將從社會學和經濟學以及文化傳統三個方面對大學生人情消費存在的原因與條件進行分析。
***一***大學生人情消費的社會學分析
人情消費在大學社會存在有著其獨特的社會學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1.“評價體系”迫使大學生為了獲得好的評價而進行人情消費,好的評價會給大學生帶來滿足感和效用,滿足感和效用的增加則作為一種動力,驅使著大學生進行人情消費;2.出於一種功利的目的而進行人情消費,試圖通過這種行為來實現某種交易;3.從眾心理普通存在於群體組織中,個體的理性往往湮滅在群體組織中而不得不跟隨大眾採取人情消費的行為。
1.大學生人情消費評價體系。人情消費通過日常的人際交往、節假日等來表現,但所表達的卻是一種精神和文化,代表著一種潛在的大學規則,這種規則通過氣氛、無形的壓力發揮作用,本文將這種氣氛和無形的壓力歸納為“評價體系”。
***1***評價體系的概念:評價體系客觀存在在大學校園,能夠吸引和驅動大學生採取一定行為進而獲得主觀效用和社會資本的無形制度。它主要應用於評價一個群體內部的行為,其評價標準主要是一種對應關係,大學生的行為與一定的經濟條件、地位***在大學校園裡擔任的職務***等身份特徵相適應。這種對應關係只規定了行為的最低標準,只需要滿足最低標準的要求即可獲得一種證明的評價。
***2***評價體系的前提:評價體系發生作用的前提條件有兩個:第一,大學生重視評價,並且群體要認同這個評價體系;第二,評價能夠對大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一方面,好的評價能夠帶來有利的影響,包括獲得滿足感和社會資本,另一方面,差評帶來不利的影響,包括喪失滿足感和社會資本。
***3***評價體系的作用機制:評價體系機制就是驅動大學生採取一定行為的作用機制,而獲得好的評價歸根於在於符合大學生的認可,滿足或者超出大學生的最低心理預期,獲得滿足感,擴大人際網路,增加社會資本。某一大學生個人處於其他大學生所構成的大學生組織中,作為組織的大學生對作為個人的大學生有一定的期望,這個期望取決於行為、身份特徵***家庭經濟條件、在大學校園中擔任的職務***、所獲評價三者匹配;作為個人的大學生對作為組織的大學生也有一定的期望—希望獲取的預期評價,兩種期望不斷互動,直至心理契約的實現。
在吸引力和驅動力下評價體系發生作用,展示了評價體系的作用機制,具體說明如下:
在評價體系下,大學生採取一定的行為之前,首先為自己設定一個預期的他人評價,根據評價的標準,採取一定的行為,當一定行為發生後,真正的評價也將發生,大學生再對實際所獲得的評價和預期評價進行對比調整自己下一次的行為,至此,一次人情消費結束。
然而,這僅代表大學生某一具體行為的結束,它所產生的影響並沒有結束。所有大學生在對某一大學生具體行為的評價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對某一具體行為的實際評價出來之前,沒有人能確定自己的評價與大家最終的評價一致,因為評價與評價之間會出現抵消和強化兩種不同的效果。當最終的實際評價出來後,實際評價又融入評價體系的標準,也即行為、身份特徵、所獲評價三者的對應關係,最後大學生為自己和別人下一次的行為設定了評價的標準。
2.出於工具性、目的性、功利性的人情消費,維持人情網路。社會網路的構成是依賴於個人與網路成員有規律的社會接觸,這是保持社會網路穩定和持久的保持最重要的條件。網路中人與人之間互相提供特殊的而有需要保持關係的一般是姻親關係和遠親、近鄰以及重要的熟人。由這些人組成了一個社會交往的網路,為個體提供社會支援,這也是人們進行人情消費的一個原因。大學生進行人情消費其實就是在構築他們的人情網,也就是社會資本,是一種潛在的社會資本。大學生正式在自己的社會網路中與他人互通人情,履行送禮受禮的義務。
大學生求學於異地他鄉,“而培養人情則是建立和維持關係的先決”,為了維持一個穩定的人情網路,人情交往自然成為他們消費的重要內容。
3.從眾心理。當一個個體融入到群體中的時候,他便有可能喪失已有的理性,變得盲目和不知所措,自覺不自覺地跟隨著群體採取相同的行為。在人情消費中同樣存在著這種現象,一個人進行人情消費,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是因為其他人也是這樣,因此人情消費得以長期存在和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