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論文論文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我國要逐步走向農業強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問題的探討

  一、引言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水資源更是缺一不可。但是我國人口眾多,水汙染嚴重,水資源嚴重匱乏。隨著農業發展速度的加快,農業用水問題凸顯,農業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灌溉用水浪費的問題普遍存在。目前全國灌溉水利用率約為43%,單方水糧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於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單方水糧食生產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過採用現代節水灌溉技術改造傳統灌溉農業,實現適時適量的“精細灌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關於節水灌溉和節水灌溉技術

  ***一***節水灌溉

  節水灌溉,簡單的來講就是指採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產率。換言之,節水灌溉是用盡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農作物產出的灌溉形式。節水灌溉的內容大致包括: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節水工程技術;節水農業技術;節水管理技術。

  ***二***節水灌溉技術

  灌溉用水從水源到田間,到被作物吸收、形成產量,主要包括水資源調配、輸配水 、田間灌水和作物吸收等4個環節。在各個環節採取相應的節水措施,組成一個完整的節水灌溉技術體系,包括水資源優化調配技術 、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農藝及生物節水技術和節水管理技術。其中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是該技術體系的核心,已相對成熟並得到普及,其它技術相對薄弱,急需加強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

  1.灌溉水資源優化調配技術。主要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排程技術、灌溉迴歸水利用技術、多水源綜合利用技術、雨洪利用技術。

  2.節水灌溉工程技術。主要包括渠道防滲技術、管道輸水技術、噴灌技術、微灌技術、改進地面灌溉技術、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及抗旱點澆技術。直接 目的是減少輸配水過程的跑漏損失和田間灌水過程的深層滲漏損失,提高灌溉效率。

  3.農藝及生物節水技術。包括耕作保墒技術、覆蓋保墒技術、優選抗旱品種、土壤保水劑及作物蒸騰調控技術。目前,農藝節水技術已基本普及,但生物節水技術尚待進一步開發。

  4.節水灌溉管理技術。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動資訊系統、輸配水自動量測及監控技術,土壤墒情自動監測技術、節水灌溉制度等。其中,輸配水自動量測及監控技術採用高標準的量測裝置,及時準確地掌握灌區水情。

  三、農業新型節水灌溉技術

  之前的農業灌溉方式已經難以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因此,推廣應用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勢在必行。

  ***一***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綜合開發利用。即充分利用降水、灌溉迴歸水、劣質處理水;提取地下水,但應防止超採;有條件的可攔蓄河道徑流,回灌補充地下水,保持水資源的採儲平衡,保護水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二***工程節水技術。目前主要採取小畦灌溉、噴灌、微灌、渠道防滲、管道輸水、膜上灌水、滲灌等工程技術措施。

  1.小畦灌溉是常用的,即要規範基本農田***畦田或方田***,根據地面坡度、土質和稅源情況確定種植作物的種類和麵積,減少用水。

  2.噴灌和微灌技術突破了傳統地面灌溉方法的侷限性,使灌溉質量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條件的影響,灌水時間、灌水部位、灌水均勻度、灌水定額等能比較自如地控制,做到"精確灌溉"。它不但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還能更好地與機械化作業程度很高的現代農業相配合,代表了現代灌溉的發展趨勢。

  3.微灌節水技術包括滴灌、微噴灌、小管出流灌及滲灌。通過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水分和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相對於地面灌和噴灌,它屬於區域性灌溉,特別適用於經濟作物的灌溉。

  4.渠道防滲、管道輸水這兩項工程技術是提高輸水效率的有效措施,是水泥、塑料高分子新材料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大量應用的體現。工廠化生產預製混凝土防滲構件以及塑料管道管件,可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還能減少渠道佔地,減少清淤維護工作量,降低灌溉排水成本:美化農田環境,有利節水的普及,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渠道防滲技術特點:一是提高渠道的抗衝能力;二是減少渠道粗糙程度、加大水流速度,增加輸水能力,輸水時間可縮短30-50%;三是減少滲漏,防治鹽鹼化發生。渠道防滲材料和方法很多,按材料類別可分為:土料壓實防滲、水泥土護面防滲、石料襯砌防滲、混凝土襯砌防滲、膜料***塑料薄膜等***防滲、瀝清護面防滲等。管道輸水灌溉技術在井灌區發展迅速。其特點主要有:管道系統水利用係數在0.95以上,比土渠輸水節水30%左右;能耗減少25%以上;與噴、微灌技術相比,能耗減少50%以上;一般在井灌區可減少佔地2%左右,在揚水灌區減少佔地3%左右。大力發展渠道防滲技術是節水灌溉的重要途徑。

  5.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簡稱“管灌”,是利用低壓管道代替渠道輸水的一種灌水方法。“管灌”由於具有一次性投資少、裝置簡單、省水、省工、省地、省時,增產效益顯著等優點,頗受農民群眾歡迎,在我國北方井灌區已發展到390萬hm2。實踐證明管灌是我國北方地區發展節水灌溉的重要途徑之一。

  6.膜上灌水技術是在地膜栽培技術基礎上發展

  起來的一種新型節水灌溉技術。即利用地膜在田間灌水,水在地膜上流動的過程中通過放苗孔或膜縫慢慢地滲到作物根部,進行區域性浸潤灌溉,以滿足作物需水要求。膜上灌水技術適合各種地膜栽培作物。

  7.滲灌是一種地下灌溉形式,就是通過埋設在地下的結構獨特的滲水管,直接把水、肥、氣輸入作物根區土壤,在一定滲透壓和土壤毛細管的作用下,人為調控適度的土壤水、肥 環境,滿足作物需求的一種灌溉方式。滲灌技術縮短了灌溉的過程,它通過滲水管直接把水、肥送入地下根區,作物只需完成吸引上送的過程。滲灌在實際應運中,一是堵塞問題突出,因為滲灌管在地下,作物根系有向水性,經常有根系扎進管中發生堵塞,一旦發生堵塞,後果是嚴重的。二是鋪設長度不長,一般最長為 20~30 m,支管用量很大。這兩個缺點影響了滲灌技術的推廣。

  四、 總結

  總的來說,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有了一定程度的 發展,節水灌溉裝置也有了一定程度的 應用。但是由於水價較低,農民並沒有完全的節水意識,使節水灌溉的推廣產生了一定的困難。要不斷對農民進行節水 教育,實現農業節水灌溉,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未來,還要繼續研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和裝置,並逐漸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和推廣開來,真正實現生態農業。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