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論文

  自啟蒙運動以來,人們越來越相信理性的作用,在理性的推動下,科學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科學技術理性研究綜述

  摘要自啟蒙運動以來,人們越來越相信理性的作用,在理性的推動下,科學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物質財富也急劇增加,社會因此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面對人征服自然的勝利,人們反而沒有得到啟蒙所給予的自由允諾,反而使得人遭受著巨大的威脅,人在征服自然體現自由的同時也在毀滅人的本性,人也處於了這樣一個悖論的怪圈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人們處在毀滅自身的邊緣。這種困境也向我們展示了科學技術理性的脆弱性,也就是科學技術的異化。本文主要就法蘭克福學派對科學技術理性的理論淵源、認識進行了一個梳理,以期對科學技術理性有一個正確認識。

  關鍵詞啟蒙理性 科學技術理性 大眾文化

  作者簡介:曾冰,武漢體育科技學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助教。

  中圖分類號:G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1***03-280-02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巨大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飛躍,物質財富的增加,帶來了社會各種生產,文化交往等各方面的變化。自啟蒙運動以來,人們不斷的在征服自然的戰役中取得勝利,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工業文明進入到了蓬勃發展的階段。但兩次世界大戰,不是人們看到了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反而是人們承受著各種新式武器的威脅,人類再征服自然的的同時也在毀滅者自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在迅速發展的科技面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人本身處在了一種發展悖論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人們處在毀滅自身的邊緣。這種困境也向我們展示了科學技術理性的脆弱性,也就是科學技術的異化。整個西方世界對科學技術理性的異化展開了批判和反思,而其中法蘭克福學派是影響最大的。對於科學技術的異化的批判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一、科學技術理性的理論淵源

  哲學是追求真、善、美的一門學科。這裡所謂的真,實際上就是真理,而真理是以客體尺度為基礎的統一系統。從古希臘對客體的理性考察,到近代啟蒙理性,它們之間有著一種割不斷的內在聯絡。因此很多學者認為對科學技術理性的考察應當追蹤到古希臘時期。但同時在某種意義上說,對科學技術理性批判的興起應當歸結於科技的異化,而科學技術的異化的一個直接原因在於啟蒙理性以來,科學技術的工具化,其主要原因在於,近代哲學實現認識論的轉向,所謂認識論就是在於討論主體與客體之間統一的問題,那麼主體認識符合的是什麼客體呢?培根道出了其中的原由。“知識就是力量”,這裡的知識就是一種客觀知識,在近代哲學家眼裡數學與物理知識是最能代表客觀知識的。而“知識就是力量”同時說明的一個問題是主體的認識要符合客體,那麼價值在此就被逐步抹殺了。我們知道價值是以主體尺度為基礎的統一系統。近代哲學強調主體認識客體,但卻很少強調客觀知識如何遵從主體價值。因此很多學者也就認為科學技術理性真正的來源應當是近代的啟蒙哲學。

  兩者的觀點應該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科技理性的起源進行了考察,一方是從科學的求真本性上說的科技理性的源流;而另一方則主要從科技理性異化所產生的與價值理性的對立來談論科學技術理性的產生。

  二、科學技術理性的界定

  對科學技術理性的界定,最早探討的是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考察了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並且考察了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概念,工具合理性就是以計算和預測後果為條件來實現目的的行動,滲透於資本主義精神之中,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資本主義的獨特的近代西方形態一直受到各種技術可能性的發展的影響。其理智性在今天從根本上依賴於最為重要的技術因素的可靠性。然而,這在根本上就意味著它依賴於現代科學,特別是以數學和精確的理性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的特點。”後來盧卡奇在考察物化現象時,論述了工具理性的缺失。“如果我們縱觀勞動過程從手工業經過協作、手工工場到機器工業的發展所走過的道路,那麼就可以看出合理化不斷的增加,工人質的特性、即人的―個體的特性越來越被消除。一方面,勞動過程越來越分解為一些抽象合理的區域性操作,以至於工人同那些整體的產品的聯絡被割斷,他的工作也被簡化為一種機械重複的專門職能。另一方面,在這種合理化中,而且也由於這種合理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合理計算的基礎最初是僅僅從經驗上可把握的、平均的勞動時間,後來是由於勞動過程機械化和合理化越來越加強而作為可以按客觀計算的勞動定額,都被提出來了。隨著勞動過程的現代心理分析,這種合理的機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靈魂裡:甚至他們的心裡特性也同他的整個人格相分離,痛這種人格相對立的得客觀化,以便能夠被結合到合理的專門系統裡去,並在這裡歸入計算的概念”。此後的法蘭克福學派也沿用了韋伯的分析和盧卡奇在異化上對工具理性的闡述。因此很多學者在此認為所謂的工具理性即技術理性是和價值理性相對立的,就是在異化基礎上的科學技術,也就是那種可計算的、追求最大化效率的理性主義,科學技術工具化。但是有的學者則通過考察指出所謂的科學技術理性是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結合,是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的集合,工具性是相對於價值理性而言的。之所以出現科學技術的異化,是因為技術理性的片面化運用即技術的工具化。科學技術本身是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過程,是人類實踐的一個過程。

  在一定意義上講技術理性和工具理性是可以通用的,因為他們都指向了一種合目的性,只注重最終的結果。尤其是在法蘭克福學派那裡,工具理性即科學技術理性,都是技術的一種異化。儘管通過考察我們可以清楚的區分技術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細微差別,但是在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中總是在強調技術的異化層面上來提,並且將其與價值理性相區別來使用的。

  三、科學技術理性對意識形態、大眾文化以及生態問題的批判

  從20世紀30年代霍克海默執掌法蘭克福學派以來,並提出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研究是建立在社會批判理論的基礎上的,最重要的在於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因此法蘭克福學派提出科學技術理性主要是為了對資本主義的人的異化進行批判。而就此形成了對意識形態、大眾文化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有的學者認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科學技術理性批判是一個整體的批判,在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們看來科學技術理性就是意識形態,而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必然與大眾文化相聯絡而意識形態和大眾文化影響了人們生活的各方面,包括消費,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的特性要求擴大生產,因此必然要求人們不斷消費,進而導致人們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因此整個的科技理性批判應該是整體性的而不是零散的個體的批判。

  四、法蘭克福學派內部發展邏輯

  眾所周知法蘭克福學派是一個龐雜的學派,它結合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經濟學等等各個學科的知識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法蘭克福學派的科學技術理性批判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文化和生態問題的研究是影響十分深遠的,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科學技術理性批判是貫穿法蘭克福學派的一條主線,從霍克海默繼承改造馬克斯・韋伯和盧卡奇的工具理性提出了自己的工具理性的理論,到馬爾庫塞和哈貝馬斯把技術理性批判作為整個社會批判的核心理論運用,展現了科技理性的發展過程,同時也看的出最為社會批判的核心理論。有的學者認為法蘭克福學派從霍克海默的社會批判,到新法蘭克福學派的承認理論,這一個內部邏輯看,科學技術理性本身社會批判的力度在不斷的減弱,最終走向了對於道德的規範性,走向了實用主義的道路。

  五、評價

  法蘭克福學派的科學技術理性是對資本主義工業社會批判的理論,也是社會批判理論理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它是建立在異化和人本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法蘭克福學派通過科學技術理性的闡述,揭示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全面異化,以及資本主義的非人道主義的社會現實。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大眾文化以及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對自然的極權統治。這對於我們處在發展中的國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我們依然要看到,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同馬克思理論有什麼不同,同西方社會對科技理性的批判有什麼不同呢?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科技扮演什麼角色,是資本造成了社會的眾多問題還是科學技術本身呢?而且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也影響到了後現代主義哲學,他們之間的聯絡是怎麼樣的?法蘭克福學派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支,對馬克思的理論有什麼樣的發展呢?法蘭克福學派本身發展的邏輯脈絡揭示了對於科學技術理性批判的內在矛盾,精英與大眾之間的矛盾,那麼怎樣看待兩者的關係呢?等等,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研究核發掘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斯・韋伯著.於曉,陳維剛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2]盧卡奇著.杜章智,任立,燕巨集遠譯.歷史與階級意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