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環境科技論文
現代 社會的人們對生存 環境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高品質的建築環境能夠給人以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的外在環境,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淺論建築環境藝術之美
摘要:現代 社會的人們對生存 環境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高品質的生活方式與理想生活狀態應該來源於能夠給人以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的外在環境,但是現代 建築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重視建築與環境的關係,本文就是將建築放入整體環境中,尋找它們內在的關聯性。
關鍵詞:現代建築;文脈;環境協調
中圖分類號:TU-02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4-0118-01
建築是人用建築材料從自然空間中圍隔出來的一種人造空間, 最早的建築雛形是原始部落的窩棚,安全成了第一需求,只要能躲避風雨蟲獸的襲擊,能“庇天下寒士”就足夠了。可是在物質文明極大豐富,科學技術迅速 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建築本身的要求越來越多。現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築的精神性,更迫切地需求一種“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的精神性物質載體。當前,人們對生存環境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建築與環境的關係成為當下建築界討論的焦點。
一、 建築與環境的關係
現代建築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重視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文脈主義運動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文脈***context***,最早源於 語言學的定義,它的意義是用來表達我們所說、所寫的語言的內在 聯絡,更確切地說,是指區域性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絡。區域性與整體的觀念並非始自今日,而是自古有之。古人曾把這種整體環境理解為多個單體建築的相互關照,從而形成群體建築。在中國,傳統建築的 藝術形式更多地表現在群體建築之間的搭配上,它要求建築要和周邊環境產生聯絡。如我國傳統的建築形式——四合院,就是由幾個不同的建築單體圍合成一個單元的建築體。北京有很多類似的建築群,如故宮、頤和園等等,這些複合的建築群體中埋藏著完整而清晰的空間思想觀念。
這些觀念國外也是同樣擁有的。早在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整體大於它的各部分的總和。”達?芬奇也曾指出:“並不是任何時候美的東西都是好的。”殘缺、醜陋也是一種美,這句話完全可以放在建築環境美的角度來理解。單體建築要根據環境擔任角色,做“主角”就不應“自謙”、“自讓”乃至甘於“隱沒”,做“配角”也不可“反賓為主”。有時一幢建築單獨來看並不完善,甚至平淡無奇,但由於建築群的相互作用,反而會使其在總體環境中顯得協調得體。
二、單體建築與群體建築的關係
相對於單體建築而言,群體建築無疑是複雜的,而建築群體之間的組合則更使它具有了遠遠超過其它造型藝術結構的複雜性。但這個複雜性不是雜亂的,而是通過群體的內容與形式的和諧,通過各種造型美的手段有機地 組織起來,使之具有一種結構簡單的藝術品所不大可能具有的深刻性。
讓現有的受西方建築觀念影響的群體建築和歷史遺留下來的古建築群產生關係,找到一個共同的支點,確實有點大海撈針的難度。在北京就曾多次發生過將此問題簡單化理解的情況:將古代的“五柱式”當作“假肢”,隨意地“移植”、安裝到現代建築的軀體上,將大屋頂像戴帽子似地到處搬用,任意扣到中國新建築的“頭”上!一架房頂並非是單純為避烈陽風雨的,其足以影響我們對於家庭的概念。就像一扇門並非是僅僅供人出入的,它是引導人們跨入人類家庭生活之奧祕的鑰匙。人們去敲一扇灰色的小屋門和去敲一扇裝著金黃獸環的朱漆大門,在 心理上總是有些差別的。石濤曾言: “筆墨當隨時代”,建築也應隨著我們自身的情況以及這個時代的節拍而變化,而萬變又是不離其宗的,這個“宗”應該是指我們自身,建築群體始終是和我們自身發展的這個大前提和大環境相適宜的。
三、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關係
“環境協調”是近年來建築界的一種新主張,它實質上就是講建築與建築之間的協調關係。這種“協調”應包括兩層含義,既有空間意義上的協調,又有時間意義上的協調,二者應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時空座標系統”。那種只求表面形式一致的建築,已經脫離了歷史意義上的時間概念,其空間的功用也發生了與古時不同的變化。當代建築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把環境空間看成建築的“主角”,而人又是環境空間的“主角”。且不說新型公寓代替四合院是好還是壞,但畢竟是生活程序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而北京的大屋頂式建築則不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都脫離了現世,這種責任不能全部由建築師來承擔,而與中國的某些固有思想觀念有關。比如同樣是對古文物的保護,或者說是對古文物的修復,東西方有著完全不同的原則: 西方人主張古代和現代要有十分清晰的界限,認為與古建築呼應是“投降”,而中國則要求模糊此界限,要求最好修復得和原來的一模一樣,認為這樣更有歷史感。也可能就是這種觀念使中國人將傳統和現代變得模稜兩可。西方有很多對新老建築的協調關係把握得很到位的作品。如一位叫米歇羅佐的建築師在15世紀建造的棄嬰醫院旁設計的另一幢建築就很匹配,被貝聿銘稱讚為“非常文明,有高度的修養”。這並不是“頌古非今”,也不是“以新就古”,更並非取消建築的個體特色和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性,而是主張將這種特色和個性消融在建築環境的整體特色之中。個體建築的特色美一旦離開了環境整體,那也就等於取消了特色。
在環境這個看似限制的大前提下,只有發揮自我的表現才能、才會有更廣闊的天地。建築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其精神因素應寄託在實體之中,如果讓建築藝術的表現更多地向前大跨步,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如黑格爾所警告的那樣: 建築就已經越出了它自己的範圍而接近比它更高一層的藝術,即雕刻。所以說建築需要表現,但這種表現並不能脫離建築美的本義,我們應該將這種表現更多地投向整體環境。
優秀的建築作品,既不應該是威風凜凜的招牌,也不應該是可有可無的擺設,而應該與建築一起生長。協調並不是單單隻求形式表面的相同或相近,建築環境美的奧妙在於結合,協調是一種結合,對比也是一種結合。對於造型奇特、個性張揚,與周圍環境形成巨大形體反差和個性特徵突顯的建築也不應一味地否定。這種建築物只是在特定條件下,在與環境的強烈對比中去求得整體美的一個特例。將藝術的喜劇色彩、幽默詼諧或荒誕滑稽注入建築藝術之中,雖然是一種極端化做法,但它至少可以打破現代建築刻板沉悶的狀況。建築環境藝術的主旨不但要創造和諧統一,而且要創造豐富多彩。
當今社會 網路已經把世界緊緊地聯成了一體,失落與迴歸成為一個無可迴避的話題。高品質的生活方式與理想的生活狀態成為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對於這個終極目標的渴求應該來源於能夠給人以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的外在環境。時代給建築師出了難題,要讓建築更多地融入我們生存的大環境,將個性融入共性。
篇二
建築環境色彩探源
內容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中外 建築 環境色彩的 發展 歷史 與淵源,並對歷史上的建築環境色彩案例和當代城市建築環境色彩進行簡要的解析,說明建築環境色彩在當代城市環境中的重要作用。
關 鍵 詞:城市建築環境色彩
城市建築外部環境色彩作為組成我們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對城市環境質量的 影響 和作用日趨明顯,因此,對城市建築環境色彩的發展歷史與淵源進行探討,對我們改善城市環境所做的大規模 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西方古代
色彩在人類生活環境中的運用一直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遠在舊石器 時代 的人類祖先就採用紅、黃、褐色和黑色顏料來裝飾洞穴,發現於19世紀下半葉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最突出的是用紅、黑、褐畫出各種姿勢的野牛,生動而精緻,這說明原始時代的人類就會用色彩點綴他們的生活環境。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埃及法老胡佛陵墓的大金字塔,用淺灰黃色的石材砌築的錐體建築與藍色的天空在色相與質感上形成對比,使景物愈加鮮明。巨大的金字塔與浩瀚的沙漠相結合,增加了統一的協調感,顯得雄偉壯觀、穩定寧靜,給人以莊嚴神祕的印象。還有古埃及人為了預防耀眼的陽光,建築中很少開窗,他們通過將牆壁用明亮而強烈的白、綠、藍和金色等進行裝飾,來滿足使用的採光要求。這說明古埃及人以使用效果為目的,使色彩起到對環境條件的改善功能。公元前6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建築色調具有富貴、威赫、顯耀和強權的特點,明暗對比強,彩度高而鮮明,喜好大面積的白色,常用的是金、白、黃、青、胭脂色和黑色等顏色。後來統治過兩河流域的波斯帝國有很多石頭建築及浮雕,其 文化也受巴比倫、古埃及、亞述的影響,赤、橙、白、綠、金色的瓷磚在當時是常用的建築材料,因此形成了這一地區輝煌、華麗的城市色彩風格。
作為歐洲文化搖籃的希臘,神殿是建築 藝術 中最有代表性的,在神殿建築群中,幾乎到處都能看到豔麗的色,建築色彩與其造型非常協調。仿男人體的陶立克柱式的柱頭上塗有藍色與紅色,顯得莊重、壯實和樸素;仿女人體的愛奧尼柱式除藍與紅之外,還有金色,顯得優雅、秀美、輕巧;科林斯式柱式則是以上兩種柱式進一步演變而來,它盛行使用金色,使建築顯得富麗華美。這些經典柱式與色彩的完美結合,後來被古羅馬繼承和發展,並影響到全世界的建築。從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撰寫的《建築十書》中,可以瞭解到古羅馬建築色彩十分豐富:黃土色、胭脂色、淡紅色、紅褐色、鮮紅色、硃紅色、灰綠色、藍綠色、深藍色、白色、乳白色、黑色、金色等。當時的古希臘和羅馬的一些城市,由於當地盛產石材,城市建築大多由灰白色或黃褐色的大理石及花崗岩砌成,建築外表裸露,僅在區域性的壁畫或雕刻裝飾部分施有彩色,形成了古希臘和羅馬城市建築典雅單純的環境色彩基調。
以地中海為中心的文化圈,輻射和影響了以後整個西方的城市建築藝術。無論中世紀歐洲的拜占庭建築藝術、哥特式建築藝術、還是歐洲的文藝復興建築藝術,以及後來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築樣式,無不被建築環境藝術家飾以豐富的色彩。
二、 中國 古代
遠古時期,中國的山頂洞人和虎頭樑人就曾採用赤鐵礦粉末與紅色泥岩做染色材料。這說明原始人類開始用色彩來點綴和裝飾他們的生活環境,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之情。
中國 古典 建築素以色彩豐富、用色鮮明、設色大膽而著稱於世界。利用色彩來加強建築造型,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也是常見的。如屋頂採用暖色調的黃色琉璃瓦屋面,背光部分簷口、斗拱等選用豐富的藍、綠色等冷色調,就是利用色彩的冷暖感、明暗感來加強建築造型的性格和表現力。例如北京故宮中金碧輝煌的建築外部 環境色彩設計處理,可以說在世界建築的外部環境設色上達到極致,紅色的宮牆,漢白玉色的石基與精緻富麗的建築彩畫色彩,特別是建築屋黃色的琉璃屋頂,使得運用了環境色彩的故宮建築在中國古代 社會 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我國各民族的建築環境色彩也各具特色,如江南民居就運用層層疊落的馬頭山牆、白牆青瓦的色彩對比,創造出清新雋逸、色彩清麗的民居建築環境。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建築環境色彩還可以用來表示方位和等級差別,當我們談及中國傳統建築的深厚傳統時,當然也應該包括它的色彩表現。
三、當代建築環境色彩設計
當我們談到建築環境色彩設計時,不能不提及產生於20世紀的色彩調節技術。它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物理、生理、 心理性質,為人們創造一個美好、舒適、高效能的 工作和生活環境。現在,色彩調節技術已廣泛 應用 於世界各個領域,色彩學已成為環境工程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建築熱學、建築光學、建築 聲學等學科一樣,在建築環境設計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國際學術界對“城市色彩” 問題 的關注始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以法國、義大利等國的舊城保護和復原為契機,後來逐漸擴充套件為對“色彩因素”在城市景觀的作用的全方位 研究 ,諸如城市色彩對地區 文化的重要性,城市色彩的視覺美學問題,城市景觀設計中色彩因素的總體設計、控制和 管理等等。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等世界上的諸多發達國家都已建立了對城市環境色彩的研究機構。 目前 在國外的一些城市建設規範中,專門設有城市色彩的章節,以強調整個城市色彩的協調。如法國的巴黎,日本的京都、大阪等城市就有較為系統的色彩規劃方案, 科學 的規劃使得這些城市呈現出和諧有機的整體面貌。法國巴黎因為以黑色屋頂、茶色玻璃作為基本色調,也就非常成功地取得了整座城市建築環境色彩的協調,而日本京都以古建築色彩作為參照,規定了沿街建築以淡茶色為基調。但我國城市建築色彩則基本處於無秩序狀態,特別是對城市的色彩規劃,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往往出現單體建築色彩亮麗、突出,彼此之間缺乏色彩的 聯絡與呼應,從而形成整個城市色彩不協調的局面。城市建築色彩需要規劃設計、規範的操作方式和相關的法規制約,對於一個不重視色彩規劃設計的 現代 城市就難免充斥著色彩方面的汙染。
四、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的迅猛 發展 ,我國關於城市色彩的研究已開始探索,通過色彩規劃設計來美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引起我國許多新一代設計師們的重視。國內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管理部門紛紛將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納入城市建設和整治工作之中。城市建築環境色彩這一重要課題的研究已逐漸引起足夠的重視,展望未來,我們的城市也必將因為對建築環境色彩規劃與設計的日益重視而更加舒適、美好。
參考 文獻 :
[1]施淑文:《建築環境色彩設計》,中國建築 工業 出版社,北京,1991
[2]劉汝醴:《西方 美術發展史》,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0
[3]尹思謹:《城市色彩景觀規劃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南京,2004
- 建築環境科技論文
- 好看的狗尾草簡筆畫要怎麼畫
- 青春黑板報設計圖片大全
- 山西曆史會考必背知識點
- 關於給西部朋友一封信
- 才藝大賽比賽細則
- 員工晉職請示範文
- 黑椒汁怎麼製作做法步驟易學
- 班主任四月隨筆
- 汽車維修中自我介紹怎麼寫
-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十章極地地區單元測試及答案
- 描寫秋天唯美的心情說說句子大全
- 高考分數略低於一本線如何報考
- 基督教講章大衛的犯罪
- 法紀在心中手抄報內容
- 青海高考語文古詩鑑賞習題及答案
- 後背長痘痘怎麼治
- 碩士研究生求職自我介紹範文
- 土豆火腿披薩的做法教程
- 關於珍惜青春的高中話題作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