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論文文獻
食品科學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維護系統和最基本的物質資源,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關於如何科學地使用運動營養食品的思考
近年來,運動營養食品發展迅速。何為運動營養食品,顧名思義就是一類與運動相關的特殊食品,是從各種天然食品或人工食品中提煉出來的精華營養食品,是一種特殊的保健食品。在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一系列營養食品標準中,將運動營養食品定義為:它是為滿足運動員、參加體育鍛煉人群或體力勞動者的生理、代謝需要和某些特殊營養素的需求,按特殊配方而專門加工或調製的食品或營養補充品。運動營養食品最初是營養調控師為了控制運動員的體重,增強運動能力,根據人體細胞、組織、肌肉的運動特點研製它具有增進健康,改善體質,保持體能與活力和增強運動能力和運動效果的作用。
1.使用運動營養食品的誤區
1.1 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多。目前,很多運動員、教練、廚師還錯誤地認為吃一些肉類或者吃一些蛋類食品就等於營養。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導致運動員大量攝入脂肪和蛋白質,蔬菜和水果明顯攝入不足,導致運動員僅僅體重持續增加,營養不平衡。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最理想的能源的碳水化合物被忽視,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入嚴重不足,不僅會嚴重影響運動員訓練質量和運動能力,同時會影響其他物質的正常代謝。
1.2 維生素攝入不足。很多運動員在一味地要增強體質,甚至出現不吃素現象,從而導致部分運動員存在維生素A、C、B攝入不足。維生素A對於力量性運動和機體免疫功能非常重要。而B族維生素在體內以輔酶或許多酶的前體形式存在,有助於營養素轉化為能量。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維生素B的缺乏會進一步加重運動中能量供應的不足。
1.3 補水不及時。有的青少年運動員缺乏合理補水的知識,把口渴作為該補水的指徵。已有研究表明,普通人每天至少要補充八杯水,而運動員的訓練或體力勞動者繁重的體力運動都會損耗大量水,如果不及時補水,就會導致身體脫水,運動中脫水會引起血容量下降、增加心臟的負擔。一旦體液丟失達到體重的2%~3%,運動能力就會受到損害。因此建議運動員在訓練時就及時補充水分,最好能補充含礦物質、維生素和糖水,以防脫水。
運動營養食品是人們在正常的三餐之外另加的一道“營養餐”,也是運動員在訓練時的必需補充食品。如果能對運動營養食品進行科學合理地使用,不但訓練起來精力充沛,在比賽中也容易取得好的成績,而且也有利於對運動疲勞的現象的消除等,那麼如何更科學合理地使用運動營養食品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2.科學使用運動營養食品的建議
2.1 使用時間要恰當合理。大量的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搞體育的學生或運動員由於經濟條件等方面原因,平時不注意食用運動營養食品,只是到了考試前或是比賽前一兩個月才開始突擊使用,往往效果不明顯。其實這些體育生或運動員們忽略了運動營養食品中本質的東西,運動營養食品不是藥物,更不是興奮劑,臨時突擊大量使用,不僅不能保持體能和增強運動能力的運動效果,往往還會起到諸如僅僅增加了體重的反作用。運動成績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在平時的訓練中不間斷地科學合理使用運動營養食品,保證良好的訓練狀態,消除疲勞,減少傷病,才能在考試或體育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另外,我國運動員的年齡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很多運動員還處於青少年,他們的身體在快速成長,在艱苦的訓練之外,還要學習繁重的文化科目,科學合理地補充運動營養食品不但對他們運動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對他們的身體和身心健康成長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2.2 使用運動營養食品時要有針對性。運動營養食品並不是萬能的,不同的運動營養食品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不同的運動營養食品只適應不同的運動專案的使用。因此,食用運動營養食品時一定要把運動營養食品的特性有針對性地使用。
比如,在訓練100米跑、跳高、跳遠等運動專案時,就要注意補充提高爆發力的運動營養食品。此類食品主要是為運動者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提高運動者的能量供給,最大地激發運動者的運動技能。主要指各種固體能量補充食品、運動飲料和衝飲能量提供食品等。固體能量補充食品是指含有人體所需優質能量元素、維生素、豐富的支鏈氨基酸***主要是指亮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和肌酸等。運動飲料中有一定含量的糖,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以及運動中所需求的一些電解質的一種飲品,是改善和提高運動者代謝調節能力的食品。衝飲能量食品是指通過簡單的衝飲可以為運動者及時地吸收並保證足夠能量的衝飲食品。
再比如,在訓練諸如原地推鉛球、鐵餅、舉重等需要力量運動專案時,就應該有針對性地食用促進肌肉生長類的食品。此類食品主要是促進肌肉生長,通過補充蛋白質,促進蛋白質合成。其主要的產品有蛋白粉、肌酸類、抗分解的營養物質等。蛋白粉主要是通過提供一些優質的蛋白質或者氨基酸促進肌肉生長,產品主要有:雞蛋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等。其中乳清蛋白被人們稱為蛋白之王,是從牛奶中提取的一種蛋白質,它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種類,而且具有營養價值高、易消化、易吸收等特點,是人體發育、生長、抗衰老等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精華物質之一。肌酸類是一種存在於我們人體內的天然營養物質。肌酸是由精氨酸、甘氨酸及甲硫氨酸等三種氨基酸所合成的一種物質。它可以由人體自行合成,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取。肌酸主要有水肌酸、複合肌酸和葡萄酸肌酸三類。
3.結束語
總之,在體育運動蓬勃發展的今天,人們對運動食品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對運動營養食品的關注也越來越強烈,但是有些人對運動營養食品的使用還不夠科學合理,只有採用科學合理的使用方法,及時補充運動所需的營養,才能滿足運動者或者體力勞動者的生理需要和對某些特殊營養的需要,才有利於大眾體育和全民健身的良性發展,從而有利於增強國民體質。
參考文獻
[1] 胡海明.淺談運動營養食品的使用[J].現代食品與藥品雜誌,2010:10.
[2] 林五方.運動營養食品的作用研究[J].食品科技,2009:03.
[3] 盧海通.對運動營養食品前景的展望[J].中國食品,2011:06.
篇二
食品安全報道的科學視角
摘 要 食品安全的話題在公眾眼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一方面是因為屢屢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媒體的報道。本文著重分析了媒體對食品安全報道的現狀,並對加強食品安全報道的科學性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食品安全;報道;科學視角
中圖分類號TS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8-0070-02
食品安全的報道,是當今不少媒體激烈追逐的議題。稍大一點的食品安全事件出現,就會吸引眾多媒體的關注目光,使出渾身解數進行報道。但仔細梳理這些報道,就可以發現:當前食品安全的報道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尤其體現在科學性上。也就是說,現在媒體不少關於食品安全的報道難以經得起科學推敲。本文擬先對此問題進行分析,然後提出解決的策略。
1 抓眼球效應導致媒體的科學“失明”
不可否認,當前的媒體競爭異常激烈,有人甚至將其比喻為“立體戰爭”。從媒介上說,有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形式;從屬性來說,有面向大眾的,也有面向行業的。所以,把媒體之間的競爭比喻為“立體戰爭”其實並不為過。這種競爭就導致了媒體必須要想方設法抓住公眾的眼球,自然,如果將抓住眼球作為媒體的第一要務,那麼,科學性自然就會退居其次。
我們就以今年所謂的“毒黃瓜”為例,來看看“抓眼球”是如何導致科學“失明”的。
今年5月底,德國等歐洲國家出現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感染的病例。一時間,“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這個詞紅遍了媒體。面對突然爆發的疫情,公眾自然迫切想知道是什麼導致了疫情的發生。5月26日,德國漢堡衛生研究所宣佈,在西班牙生產的黃瓜上發現了大腸桿菌。這一發現並未得到德國聯邦研究機構的認可。隨後,這一訊息得到了廣泛傳播,西班牙黃瓜遭受重創,該國蔬果種植業已經遭受了“無可彌補且不公正的傷害”。*** 西班牙環境、農村和海洋事務大臣阿吉拉爾語***
現在,西班牙人說起黃瓜來,可能會恨得牙癢癢,實在是不明白:未經確認的資訊為何會傳播如此之快?
西班牙黃瓜的冤案,看似好像和媒體沒有多大關係,其實不然。如果媒體能夠秉持科學的態度,堅守科學精神,也許西班牙的黃瓜就不會那麼慘。
百度一下“毒黃瓜襲德致14人死亡”,可以看見相關的結果近9.5萬條,開啟連結,就可以看到這是大多數媒體報道這則新聞時採用的標題。不過,細讀全文,以此為題的文中明明就有這樣一句話:目前依然無法確定此次疫病的傳染源,為何非得在標題中讓黃瓜帶“毒”。為什麼媒體編輯會對如此重要的一句話視而不見呢?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媒體人士認為,當今是一個讀題時代,所以標題就一定要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這本無可厚非,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能通過標題了解新聞的大概內容就可以了。但如果片面去追求吸引讀者的眼球,而不去考量標題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那讀者讀完之後,得到的只能是錯誤的資訊,久而久之,就會對媒體產生不信任感,媒體的公信力就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公信力是媒體的生命線,要提高公信力,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就應採取審慎的態度,堅持科學精神,把準確性置於首位,而不是過分追求“新、奇、異”。
2 記者的科學素養也很重要
根據第八次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的結果,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我國公民整體的科學素養不太高。這個不高,在媒體中同樣有表現,就是不少的媒體記者缺乏嚴格的科學訓練,在新聞報道中自然就不太關注科學的問題。
就拿今年議論最多的食品新增劑來說說。
在百度百科裡,食品新增劑是這樣定義的:“是指用於改善食品品質、延長食品儲存期、便於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營養成分的一類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食品新增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食品新增劑應該是食品品質改善的有功之臣。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食品新增劑在國內的遭遇卻有些坎坷,不僅當不上有功之臣,在一些人的眼中,食品新增劑反而成了洪水猛獸,他們頭腦裡甚至形成了這樣一個觀點:不含新增劑=食品好,含新增劑=食品不好。一些產品的廣告中,你也可以看到在暗自推銷“食品新增劑不好”的理念,諸如“純天然”、“本品絕對不含任何新增劑”頻頻現身廣告語。儘管專家一再科普:我們打擊的是非法新增,而不是食品新增劑,但為何科普的效果總是不理想呢?
筆者以為,食品新增劑在國內的遭遇,與西班牙黃瓜的冤情有相似之處。相似的原因就在於,“冤案”的產生,傳播者多多少少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作為傳播者,媒體的記者編輯很有必要加強學習,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先學透了,再去給大家傳播。
3 食品安全報道的科學路徑
食品安全報道做得好不好,對公眾的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片面地去炒作問題,不能以科學理性的態度進行客觀報道,容易加劇公眾的恐慌心理,產生“吃什麼都不安全”的心理壓力;反之,如果只說好話,又會讓一些違法者覺得有機可乘。因此,食品安全報道必須把握好這個動態平衡。要把握好這個動態平衡,就得走科學的路徑。
1***媒體必須堅持職業操守,把食品安全報道的科學性置於首位。的確,當今的媒體競爭異常激烈,靠科學、理性或許很難贏得讀者的關注。但儘管如此,媒體還是應該堅守自己的職業操守,在面臨堅持科學和吸引眼球的選擇時,不要產生困擾。作一個負責任的媒體,其價值比一時的吸引讀者眼球要有意義的多;
2***媒體必須加強對記者編輯的業務培訓,尤其是科技培訓。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科技密不可分,作為社會人,提高科學素養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更何況我們媒體的這些新聞記者編輯們呢?就培訓而言,方法知識的培訓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夠通過培訓,樹立起媒體記者編輯的科學觀點,培養好他們的科學精神,則會是更大的收穫。
當然,說到容易做來難,但如果大家都這樣做,競爭的環境好了,或許就沒有問題了。期望那一天早點到來。
參考文獻
[1]劉垠.大眾科技報.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養落後發達國家20年,2010-11-26.
[2]新華網.國際時評:“毒黃瓜”事件折射社會管理複雜性
- 食品科學論文文獻
- 醫院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範本
- 六一快樂的節日黑板報
- 椰汁菜譜大全
- 女性夢見錢被偷了是什麼意思
- 逼真老鷹兒童摺紙圖解教程
- 學校介紹信學生
- 做卓越教師心得體會
- 二年級日記心裡話分享滿分範文
- 初一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練習題
- 筆記本能連線無線網路但上不了網怎麼去解決
- 糙米應該怎麼吃
- 如何美白面板小竅門在家做
- 常見電腦病毒有哪些發作症狀
- 陸姓女寶寶取名的技巧
- 有關童年時代的兒童歌曲有哪些
- 初一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
- 預防紅眼病復發的方法
- 智齒基礎知識
- 寶寶耳垂上有摺痕面相_從耳朵看你的福氣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