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心理學論文

  音樂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和分析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和學的心理活動的學科。它是一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人類對教音樂與學音樂的心理和大腦反應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音樂心理學視野下的聲樂教育》

  摘要:音樂能通過音符描繪大海、天空和存在於我們世界中的各種事物、景象,音樂通過音程、和絃、配器就能夠更廣泛地反映人的思想、追求,表現、反映人與世界的一切。音樂不是靜止的,時時都體現著美,人們在樂音中欣賞著美,審視著美。

  關鍵詞:聲樂教育 聲樂演唱 音樂心理學

  聲樂教育是一門具有規律性的應用性學科,它將人體的各個發聲器官訓練成為一組優美的樂器。學生各自的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使整個聲樂教學過程更需要藝術創造的新思維。如何把握學生學習聲樂的心理特點,並把音樂心理學運用到聲樂教學過程當中,使之獲得更高的聲樂技能,就極具教學實踐意義和理論研究意義。

  一、音樂心理學的內涵及意義

  音樂心理學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將音樂心理學引入到當前的聲樂教學領域,會為聲樂教學提供新的視角,理論研究以及教學實踐的多重意義。

  ***一***音樂心理學的內涵

  音樂心理學是及心理學與音樂學於一體,研究與音樂相關的心理現象與問題的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它運用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及理論深度探究了音樂與人的多種心理狀態,通過審美價值判斷人在活動中的心理狀態及與音樂教育相關的心理問題,研究對音樂美學領域的應用價值。

  音樂心理學實質上是從心理學層面對音樂活動行為進行解析,它是心理學與音樂學的深入與拓展,它研究並分析音樂活動中的自然規律與個性特點,瞭解人們在音樂活動中的行為特徵,並對其予以解讀和調控,它既可以豐富並加深對人的本質屬性的理性理解,又可以為音樂藝術實踐服務。

  ***二***音樂心理學的意義

  音樂心理學主要是對音樂活動中的心理活動、心理特徵、心理狀態等多個層面進行理性探索。音樂心理學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對聲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促進作用,有音樂心理學作為依託,更能促進聲樂理論研究及聲樂實踐訓練。做好音樂心理學研究對聲樂教育學研究、聲樂美學研究都將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以音樂心理學為基礎,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研究聲樂教育學的審美心理,可以洞察並分析出藝術中所產生和蘊含的豐富的心理世界內容的真諦。

  二、音樂心理審美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一*** 音樂心理學與聲樂演繹的交結

  聲樂是依靠歌唱中喉頭的作用及技術訓練人聲發音,並掌握了基本的演繹技術後進入藝術再創作的實踐過程。演唱者本身就構成了一組“樂器”,那麼有了“樂器”就一定能夠演奏出優美的樂章麼?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一名優秀的演唱者,需以正確的演唱方法並且合理地調動和支配自身各個歌唱器官作為基礎。其次是演唱者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伴隨並支配整個歌唱過程,對歌唱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不佳的心理狀態將會直接導致歌唱表演的失敗,而良好的心理狀態則會令演唱者在表演過程更加收放自如。

  ***二***將音樂心理學貫穿於聲樂教學的全過程

  音樂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涵蓋心理學、教育學及聲樂學,主要研究的是歌唱者在藝術表演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由於生理條件、心理狀態因人而異,使得聲樂教師在教學中更應遵循教學法則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絡,這種聯絡在一定條件下決定著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態變化,最終將其培養成能夠獨立進行聲樂藝術表演或聲樂教育實踐的高階專業人才。

  聲樂教育作為教育體制內一門特殊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歌唱的興趣,因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可以充分調動身體各個器官,使之形成良性迴圈,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音樂,表達藝術情感,這是由於音樂首先影響演唱者,對音樂的理解愈完整,體會愈深刻,那麼表演得便愈完美。其次要培養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的心理素質,歌唱與心理是相得益彰的,這是因為聲樂審美心理結構在發展中所體現的穩定性與變異性總是在矛盾中運動著,演唱習慣在不斷地制約著心理行為,審美習慣是習慣在審美領域中的具體表現,習慣容易在人們的大腦皮層裡形成鞏固的暫時神經聯絡,這些審美神經的審美習慣的喚起已成為無意識的,不受思想意志支配就能產生各自習慣的快感。也就是說,在聲樂實踐活動中,演唱者心理素質愈穩定,所演繹作品的聲樂表現愈佳,由此可見,完美的聲樂演繹是在歌唱者歌唱時的生理及心理機制的默契調配下完成的。

  在聲樂教育中,音樂心理學是一種理性支撐。聲樂藝術有它獨特表現美的方式,它用情感形式認識和表現真理,真正的情感是在自然中流露的,而不是生硬,死板的表現,這就需要一種正確審美心理作為心理依託。目前,國內外在研究音樂心理學對聲樂教育學的意義方面都有自己的表述,這些相關的著作成果對聲樂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黑格爾的觀點認為:“自由是心靈的最高定性,它既是普遍的又是個別的。有了自由,一切欠缺和不幸就消除了,一切對立與矛盾也就完全解決了。”所謂最高的真實,也就是最高的矛盾與對立的解決。在最高的真實裡,自由與必然,心靈與自然,知識與物件,規律與動機等的對立都不存在了,一切矛盾與對立都能得以解決。這也說明藝術是心靈的一把鑰匙,只有真實反映生活,反映心靈,它的藝術作品就是美的。美本身是無限的,自由的。具體的藝術作品的內容雖然是特殊的、有限的,但是,只有體現美本身的無限性、自由性,才能稱為真正美的藝術。

  目前,聲樂的藝術實踐大大地超越了聲樂理論的建設。但是,在活躍的聲樂藝術實踐過程中,系統的聲樂審美心理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因此,對音樂心理學的理論研究,無論是對社會環境、時代特徵,還是音樂風格、音樂家心理結構的研究,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心理學作為音樂研究的基礎,有力地促進了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以及音樂社會學的探究。

  參考文獻:

  [1]羅小平,黃虹.音樂心理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2]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