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性沉思的研究論文
迄今,抑鬱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以及這種互動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於抑鬱性沉思的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抑鬱性沉思的研究全文如下:
沉思***rumination***是臨床心理學近年來的熱點問題,它是指個體反覆和消極地關注自身抑鬱的症狀及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和結果,即將注意力聚焦於自身的消極感受和負面信念,反覆思考。沉思使個體陷入負性情緒的惡性迴圈,導致抑鬱症狀的延續和加重,進而發展為抑鬱障礙。
近二十年來的研究表明:沉思是影響抑鬱情緒發展及保持的一種關鍵性結構,也是抑鬱認知易感性的重要成分。儘管許多研究表明沉思是抑鬱的重要風險因素,但研究者們對沉思在抑鬱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存在不同理解,沉思的認知機制和神經機制也有待進一步研究。本文擬從沉思的理論與測量、沉思的認知與神經機制、沉思與抑鬱的關係等角度,對沉思研究近年來所取得的進展進行梳理,並對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探討。
一、沉思理論模型的發展
Nolen-Hoeksema最早對沉思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她認為沉思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反應風格,並提出了影響深遠的反應風格理論。近年來,對沉思的研究逐漸從行為側面向微觀的認知層面延伸,研究者們又陸續提出了沉思的目標進展理論、元認知理論、執行功能和元認知模型等其他理論解釋。
***一***反應風格理論
Nolen-Hoeksema的反應風格理論***response styles theory RST***認為沉思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反應方式D,陷入沉思的個體會消極和反覆地關注自身的負性情緒及引起這些情緒的原因及其結果***如:反覆思考“我多麼倒黴”、“如果我一直體息不好,肯定會影響工作”等***,注意力集中於自身的問題和感受而不是積極的行動,因而無法有效地面對和解決問題。個體對抑鬱情緒的沉思反應會延長抑鬱情緒的時間,加重抑鬱症狀。
Nolen-Hoeksema認為,分心***Cdistraction***是與沉思相對立的應對方式,即個體將注意從抑鬱情緒中轉移出來,投向令人愉悅的和具有積極強化作用的思想和活動,例如,出去跑步或騎車,與朋友看電影或者談心等。分心的應對方式有助於減輕抑鬱情緒,並增加有效應對和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但有效的分心不包括飄車、酗酒、濫用藥物或攻擊等危險活動,這些行為雖然在短期內有助於擺脫抑鬱性沉思,但是從長遠來看更為有害。不過,分心的策略雖然在短期有降低抑鬱的作用,但從長期來看會增加個體的逃避傾向。
Nolen-Hoeksema還用反應風格理論來解釋抑鬱的性別差異,因為當個體陷入抑鬱時,男性傾向於採取分心的活動來減緩抑鬱,而女性傾向於採取沉思反應,從而使抑鬱的持續時間更長一些,因而女性更容易催患抑鬱。在反應風格理論的框架下,Nolen-Hoeksema等人進一步構建了沉思與其他應對方式和情緒調節策略以及抑鬱的關係模型邁。她提出沉思除了直接作用於抑鬱外,還會抑制情緒表達、增加逃避行為、降低問題解決能力,形成惡性迴圈從而加重抑鬱。
二、沉思的負面效應
***一***沉思加重抑鬱症狀
大量研究顯示,沉思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反應風格,具有沉思傾向的個體會體驗到更多的抑鬱情緒。Nolen-Hoeksema和Morrow的研究發現,抑鬱個體在接受沉思誘導後,其抑鬱水平顯著增加,而接受分心任務的抑鬱個體的抑鬱水平顯著降低,但沉思和分心對非抑鬱被試的情緒沒有影響氣。
在另一項縱向研究中,Nolen-Hoeksema等對82名抑鬱的住院患者進行了3年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沉思的反應方式能夠顯著預測抑鬱症狀,陷入沉思的個體也更容易發展成抑鬱障礙。在青少年或兒童樣本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相似的結果。Roelofs等人對770名10-17歲的兒童進行了為期8-10周的追蹤調查,結果也顯示沉思和抑鬱症狀密切相關。Nolen-Hoeksema對496名青少年女性進行了歷時4年的追蹤調查,發現沉思能夠有效地預測抑鬱發作和藥物濫用邁。
***二***沉思增加消極思維
沉思可能導致抑鬱的個體更多地思考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負性事件。Rimes和Watkins的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被誘導沉思後,對事件的積極結果抱較低期望,對自己和未來的消極想法增多,變得更加沮喪。另外,研究發現沉思可能導致更多的負性自傳體記憶。自傳體記憶是指個體對自己過去所經歷事件的記憶,它與個體的生活目標和情緒體驗有關,其提取質量對個體的身份認同或自我概念有很大的影響。Lyubomirsky等人採用四種不同的自傳體記憶測量正規化進行研究,發現抑鬱被試經過沉思誘導後,其自傳體記憶中有更多的負性觀念,而且他們比分心條件下和正常被試對記憶中的情緒有更多消極評價。
崔麗弦等人基於正常被試的研究發現,接受沉思任務的個體回憶出更多的負性自傳體記憶,而接受分心任務的個體回憶出更多的正性自傳體記憶。也就是說,正常個體在應對消極情緒時,採取沉思的反應風格將會導致更多的負性自傳體記憶。可見,沉思使注意集中於與消極心境相關的記憶網路上,使這些記憶更容易被回憶。
三、對沉思未來研究的展望
二十多年來,從概念的提出到一系列理論模型的建立,沉思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並被認為是在抑鬱的心理機制尤其是認知易感性研究方面最重要的進展。然而,關於沉思的機制仍有許多根本性問題有待更深入的回答。
首先,沉思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有學者認為沉思是一種反應方式,有學者認為沉思是一種認知缺陷,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沉思是一種較為穩定的人格特質。從最早的反應方式理論到元認知模型,再到最近的注意範圍理論,也都獲得了一些實證研究的支援,抑或說各種理論解釋都揭示了沉思的一個側面,但沉思的研究仍缺乏統一的理論框架。
其次,現有研究揭示出沉思、認知功能和抑鬱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而且多數研究者均認同沉思和抑鬱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強化機制,即消極情緒誘發沉思狀態,而沉思狀態又進一步加重了消極情緒。然而,在這種雙向作用的過程中,究竟是沉思特質起關鍵作用,還是環境刺激引發的壓力和消極情緒起主導作用,抑或是二者的互動作用才是抑鬱的根本原因,仍沒有清晰的答案。
第三,不管是沉思的反應方式理論還是元認知模型,都認為沉思是個體對壓力情境和抑鬱情緒的應對方式或策略,但沉思的發生卻增加了消極心境的持續時間和抑鬱發作的風險。那麼,從問題解決取向的反思轉入消極情緒的強迫性思考的過程中,哪些因素或變數起了關鍵性影響?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均涉及對沉思的本質理解和機制闡釋。而已有研究發現,沉思是與人格、自我、情緒調節、抑制控制、執行功能、元認知等多種心理結構和過程密切相關的一種缺陷,這更使得沉思的機制變得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