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組織預算管理論文

  公共組織直接利用行政手段投資於微觀經濟領域。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淺議公共組織投資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在政府統一進行公共事務管理和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的多樣性需要,公共建設的大幅度提升、財政負擔日益加重,政府單一性的產品供應和低效率的運轉已不能滿足公眾對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政府自身的侷限性決定了政府不能把所有社會公共事務都包攬下來。公共組織應該有選擇性地進行投資管理。

  公共組織投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投資專案效益低。一國的社會總投資由公共投資和非公共組織投資兩部分組成。這兩類投資具有不同的特點,適應不同的領域,共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非公共組織投資是由追求獨立經濟利益的微觀經濟主體進行的投資,而公共組織投資的性質具公益性和基礎性。公益性質一直以來是滋長效率低下的溫床,公共組織常常是因人設事,機構龐大,效率低下。精簡與效能密切相關,只有精簡,人們才能盡職盡責,各司其職,這才會提高效能,效能的提高又會促使機構的進一步的精簡,從而實現公共投資的效益性。

  公共組織過多直接利用行政手段投資於微觀經濟領域。我國公共組織往往管得過多、過細,深入到了企業單位的方方面面,然而公共組織終究是小的,企業終究是千變萬化且複雜而龐大的。雖然政府組織很想對微觀經濟進行管理,但根本就無法實行,更不要說能管理得很好,其結果往往是應該投資管理的沒有進行投資管理,如公共設施、社會保障、環境改善等一系列關涉人們生活質量的公共性事務,而不應該投資管理的卻處處出面干涉。

  影響公共組織投資專案審批程式的因素複雜。對公共組織投資專案審批也就是投資專案做出決策的過程,由於影響決策過程中的各種環境、組織、個人等因素無疑也會對投資專案的審批過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決策理論研究中,決策的質量和可接受程度是兩個普遍性的問題。從理論上說,要保證實際審批過程中的決策質量和可接受性,必須要保證問題判斷和方案擬定、選擇的正確性。但是,有許多因素影響了決策者所做出的這種判斷和選擇,它們的作用有時是潛在的或無意識的,甚至比一些審批原則和方法對審批者的思想影響更大,主要來自這幾個方面:一是政策和法律因素。現行的政策和法律是各級審批人員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無論是否存在正當的政策和法律依據都是審批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二是投資專案的複雜性、困難大等因素。三是外界壓力及資訊來源。投資專案的審批由於牽涉到社會上各個方面的利益,各種社會集團、社會階層以及各類人員將會以各種活動或各種方式表現其對某一社會問題或某種審批結果的關心,甚至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或干預投資專案。資訊是否準確、及時、全面,直接影響問題判斷的準確性和決策的質量與效果。四是個人素質差異。審批人員的個人素質不同對決策質量和審批行為有不同的影響。五是審批過程中使用的方式和手段及審批體制對審批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加強公共組織投資管理的對策

  進行投資環境分析。投資環境是指影響投資效果的各種外部因素的總和,是以外部環境為條件的,因此,公共組織在投資時,投資者面對的是複雜、瞬息萬變的環境,必須對投資環境進行認真分析。投資環境包括的內容很廣泛,按照影響的普遍性,可以分為投資的一般環境和相關環境。投資的一般環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勢、經濟形勢、法律環境及文化狀況。投資的相關環境指與特定的投資專案有關的一系列因素,如相關技術開發狀況、相關行業市場、相關資源、相關地理環境等。

  公共組織進行的所有投資都離不開特定的政治、經濟、法律、市場環境等因素。環境對投資專案的經濟效益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經濟處於疲軟,投資就會處於不利地位。所以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必須仔細地研究投資環境,使投資決策有可靠的基礎,保證決策的準確;公共組織還要及時瞭解環境的變化,保證投資決策的及時性和靈活性。投資者必須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去進行投資實踐,從而面對環境作出積極的迴應;投資者在實踐中要善於利用社會的壓力改造內部環境,利用民族習慣、風土人情去使投資專案得到效用最大化,從而使公共組織得到社會更大的支援。

  遵循合法性原則,嚴格履行審批程式以保證完成公共投資任務為前提。首先,用於對外投資的資金範圍必須合法。其次,公共組織對外投資,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經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財政部門批准及備案。公共部門必須嚴格按審批程式編報投資專案計劃,由投資主體或投資專案主管部門委託勘察、設計、諮詢等機構,從技術能力和經濟效益等方面論證投資專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設計多個專案動作方案,經過反覆比較論證,選擇最佳方案,為投資專案決策提供正確的依據。再次,公共組織以實物、無形資產進行對外投資的,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護國家利益。最後,公共組織長期用國有資產進行對外投資,不得擅自改變資產的國家所有性質。所以,公共組織對外投資時,不能擠佔事業

  經費,影響事業的 發展。在用於保證事業發展的所有 計劃資產,都不應該用於對外投資。

  投資專案具有巨集觀調控性。公共 組織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具有公共性,這也是公共組織的核心職能。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過私人、私人機構或組織來處理,小到個人的結婚生子、談情說愛,大到組織生產、經營 管理。但是仍有許多事情無法由私人、私人機構或組織來解決,因為公共事務的最大特性就是它的公共性,公共事務的成果可以讓參與者即投資人與非投資人共同享受,普遍獲益。由於此類事務具有全 社會的普遍調控性,所以,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企業不願管,而勢單力薄的私人又管不了公共事務。非公共組織由於受微觀 經濟利益的驅動,一般樂於投資收益高、期限短、盈利大的專案。所以,公共組織必須面對這些公共事務,但是公共組織***特別是政府機構***一定要做到以巨集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公共組織的職能中管理投資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但究竟該投資什麼,如何投資卻有很大的差別。公共組織的投資方向必須符合一定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例如,為提高全社會的國民素質,投資於科技、 教育、 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非物質生產領域;為彌補市場調節機制的缺陷,投資於基礎設施和原材料工業等低盈利行業;為國家安全需要,投資於國防建設事業;為鼓勵高科技產業發展,投資於高、精、尖技術領域等。

  對投資專案要進行財務分析、國民經濟分析及社會評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組織進行對外投資時,也必須考慮到該專案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投資專案財務分析的目的就是分析專案的財務獲利能力,體現微觀經濟效益。國民經濟評價,是為了瞭解專案的巨集觀經濟合理性和巨集觀可行性,體現巨集觀經濟效益。投資專案的社會評價,是從社會經濟、自然資源利用、自然與生態 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評價專案的社會效益。這三種分析評價方法的綜合運用,有助於使投資專案獲得微觀、巨集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此外,在考慮投資效益性原則的同時,還要具有全域性觀念,專案的投資目標應與非政府組織的總體目標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其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施對外投資時,應依法簽訂投資協議或者 合同,以明確責、權、利。單位所獲得的投資收益要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對投資專案實施監控、進行事後 審計與評價。一旦決定接受某一個或某一組投資專案後,就要積極地實施並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對投資專案從立項、實施到完工交付使用後的全過程,要採用專案前評估、專案後評估等方法對投資專案的籌備、決策、實施、運營各階段進行全程質量跟蹤監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投資專案質量。首先,嚴格監督資金管理,必須做到專款專用,嚴格財務核算制度,避免資金互相挪用、擠佔,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其次,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要對專案的實施進度、工程質量、施工成本等進行控制和監督,以便使投資按照預算規定如期完成。再次,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要定期進行後續分析。把實際的收益和預期的收益進行比較,找出差異,分析差異存在的原因、並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這實際上就是投資過程中選擇權的問題。最後,投資專案的事後審計是指對已經完成的投資專案的投資效果進行審計,這種審計主要由公共組織內部審計機構完成,將投資專案的實際表現與原來的預期相對比,通過對其差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瞭解某些關鍵性的問題。例如發現預測技術上存在的偏差,分析原來的資本預算的執行情況和預算的精確度,查詢專案執行過程中存在的漏洞,找出影響投資效果的敏感因素, 總結成功的 經驗等。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