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資訊化建設對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促進作用論文
資訊化建設指品牌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來支撐品牌管理的手段和過程。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企業資訊化已成為品牌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談資訊化建設對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促進作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談資訊化建設對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促進作用全文如下:
【摘 要】在資訊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既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勞動力素質的提升提供了平臺,在對河南省農村勞動力素質分析的基礎上,指出了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的困境與問題,分析了資訊化建設對人力資源開發的積極促進作用,並從政府、社會、農村居民多角度提出了資訊化環境下開發人力資源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資訊化
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將會推進到55%左右,未來約有2億人要從農村轉入城鎮[1]。當代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將直接影響下一代農村人口的素質和未來城鎮人口的質量。
1 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必要性
河南省作為我國第一人口大省,截止2013年底河南省總人口達1060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5958萬人,佔據總人口的56%[2],因此,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對提高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質量、推動河南省及全國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在我省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面臨著巨大挑戰:農村勞動力數量大、勞動力素質低;農村教育不完善,文化程度低,“功能性文盲”比例大;勞動力流動性大,技術人才短缺;思想保守、自我開發意識不強。儘管大部分勞動力進城務工後基本上能適應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們大多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工作強度大、工資收入低。還有部分自小輟學進城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由於學歷、技能等條件達不到企業招工要求及其他原因無法順利就業。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任重而道遠。
2012年2月河南省被批准為國家農村資訊化示範建設試點,標誌著河南農村資訊化工作步入到快車道[3]。2013~2014年河南省網民規模達3474萬,網民普及率36.9%,網民增速規模達5.8%。河南省農村資訊化建設,不僅為農村青年勞動力素質的提升提供知識來源,促進社會現代化發展,也為政府建設新農村提供了資訊科技保障。
2 河南省農村勞動力的狀況分析
河南省農村勞動力整體呈現技能素質較差,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狀況,其情況如下:
2.1 青壯年佔有相當比例,省內務工比重增加
截止2013年底,河南省總人口10662萬人,有18個直轄市,1863個鄉鎮,鄉鎮常住人口達7955.95萬人[2]。2014年河南省統計局通過對我省農村5032戶19744個常住人口調查,顯示農村勞動力佔農村常住人口的68.7%,平均每百個常住人口的年齡段分佈情況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16-60歲人口比重遠高於其他年齡人群,說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開發是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主體和主要任務。
2.2 受教育程度低,素質有待提升
據河南省統計局統計,2013年全省15歲及以上人口有7428.26萬人,文盲人口達399.15萬人,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5.4%[2]。我省農村每百個就業勞動者的文化程度如圖3所示,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大多處於初中水平,佔據62%,尚有少部分文盲。
2.3 以初級培訓為主,高層次培訓較少
為提高農民的素質,河南省建立了一系列成人教育學校,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機構建設如表1所示[2],可以看出初等、中等培訓學校比例較高,高等教育學校比例較低,畢業生人數也少,農民培訓仍以初級培訓為主。2014年河南省共接受國家撥款財政性教育經費15577127元。
2.4 就業領域多在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
目前我國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已超過1.3億,受經濟發展影響,省外務工勞動力大部分流動到廣東、北京和上海等沿海發達城市,勞動力素質的差異使大多外出務工勞動力處於社會的底層,主要集中在建築、家裝、製造、紡織、住宿、餐飲等行業,河南省勞動力省外務工就業分佈如圖4所示:
3 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困難與問題
我省農村勞動力人力資源開發不夠,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與差距:
3.1 農村人力資源存量大,就業壓力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13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6894萬人,比上年增加了633萬人。2014年初我省人口已超1億,農村人口達5958萬,農村人力資源存量大,人力資本存量小,本地勞動需求飽和,又因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必要的科技素養和勞動技能,直接導致其在就業競爭尤其是對學歷和技能要求高的職位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3.2 農村教育落後,人力素質偏低
根據2014年《河南省統計年鑑》顯示,在河南省農村教育師生比偏低,小學為1:19.8,初中為1:14.1,高中為1:26.9。大班教育導致部分農村孩子疏於教育,荒廢學業。另外城鄉教師資源的差距和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升學模式又導致大量農村孩子被淘汰,他們無條件或無意識去接受相應的職業技術培訓。
據國家統計局顯示,2009年度農村剩餘勞動力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的僅佔14.1%。文化素質的差異和職業技能培訓的空缺使大批農村勞動力成為了“科技盲”,跟不上資訊化時代的步伐。無知識、無技術、無文化導致他們只能從事一些勞動強度大、收入低的體力勞動,比如家政服務、環境衛生、建築行業等農民工居多。
3.3 資訊閉塞,勞動力轉移茫然
隨著資訊化的發展,我國大部分城市人力資源開發已經通過網上招聘和現場招聘相結合的方式,然而在經濟落後和自我開發意識不高的農村,大部分勞動力的轉移還是依靠個人認知和社會關係網路兩種途徑來實現就業,資訊傳播的失效性、盲目性和不對稱性導致大批勞動力湧向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率先發達地區,供過於求的勞動力聚集和不達標的專業技術能力使得大批勞動力流離和轉折。
4 農村資訊化建設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作用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與資訊科技的普及有較為密切的關係,資訊化建設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提供了路徑和平臺。
4.1 河南省農村資訊化現狀
河南省農村資訊化,初具規模,初見成效,呈現出良好的狀況。
4.1.1 資訊化服務形式多樣化
我省開展集12316三農熱線電話、資訊網站、電視節目、手機簡訊等多渠道、多媒體結合的資訊服務形式。以“電腦屏、電視屏和手機屏”三屏合一,開展遠端教育。累計投放電腦、資訊大篷車近8000臺,建立資訊化重點示範村、培訓站點500個,開展技能培訓3.5萬餘人次,實現了行政村資訊服務全覆蓋[4]。
河南漯河、許昌與移動公司合作,建立資訊化培訓基地,提供一些提升勞動者素質的視訊、電視文化節目,並制定相應培訓計劃,將資訊惠農、文化娛農有機結合。漯河村官引導100多名村官建立“村空間”,通過網路釋出本村村情村貌、實行村務、財務公開,引導村民農業生產、創業就業,實現村務資訊化管理。
4.1.2 資訊化網路覆蓋率提高
截至 2011 年,全省實現了 3G 網路在省轄市以上的全覆蓋,提前完成了全省自然村電話網路“村村通”工程計劃任務量,行政村通光纖率、自然村通寬頻率分別達到 61%和 60%[3]。據2015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第35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佔比27.5%,規模達1.78億,較2013年增加188萬人。河南省網民普及率在全省網際網路普及率中排名26。
4.1.3 農村資訊服務平臺得到應用
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加大農村資訊化建設力度,搭建了“省――市――縣――鄉――村”的五級農村資訊服務網路平臺。建設了多個大型農村資訊網站,如河南省農業資訊網、河南省新農村資訊網。並在Internet 網路、手機、廣播、電視、村級資訊服務站點等公共資訊網路平臺基礎上,開展“農信通”、“萬部手機送農民”、“萬戶農民上網工程”等活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農村資訊化服務水平。
當然,農村資訊化的建設也存在著一些障礙,網路基礎建設投入資金滯後、建設難度大、工程使用率低、網路安裝維護費用過高、農民資訊化意識淡薄等,目前全省尚有27.64%的村落不通公共交通,12.29%的村落不通有線電視,34個鄉鎮沒有圖書館文化站[5]。資訊化建設還存在“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4.2 農村資訊化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巨大促進作用
資訊化對農村人力資源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成為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的途徑與保障。
4.2.1 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傳播,提升了農村人力資源的素質
農村資訊化的發展推動了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促進了農村圖書館自動化和農村遠端教育的建設,加速了知識和技術的傳播速度。資訊化手段成了農民的“千里眼”、“順風耳”,農村勞動力可通過圖、文、視訊等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自身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4.2.2 開拓了資訊傳播渠道,實現了人力資源資訊共享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手機、網際網路等一系列現代化溝通的手段縮短了城鄉的時空差距,逐步實現人力資源的資訊共享,使勞動者及時掌握外部資訊和發展動向,應對新技術挑戰和競爭,實現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完善的資訊化網路,成為促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跨越式發展的主要手段。
4.2.3 促進了農村人力資源的自我開發,提升了就業能力和競爭力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農村勞動力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我的能力。他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獲得所需的知識資訊,也可通過視訊掌握相關的技術,甚至可以通過網路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學歷,增強了他們的就業能力,也獲得了更多的機會選擇性。
4.2.4 增強了農村勞動力的活力和積極性,促進了就業和創業
資訊化網路的建設,改變了農民的生活。資訊化網路平臺的建設促進了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改變了以往盲目等待和跟風的局面。農村勞動力可以從網路平臺獲取資訊科技和知識資源進行創業和就業,也可向外發布傳播自身狀況與特色優勢,容易尋求施展空間,大大增強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的積極性。
5 資訊化環境下加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措施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村鎮管理人員協同一致,共同做好如下工作:
5.1 加大農村資訊化投入力度,提高WiFi覆蓋率
河南省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推動農村資訊化基礎建設,加快農村通訊網路建設和寬頻能力建設,提高農村WiFi覆蓋率,著力實施“村村通寬頻” 工程、“電腦入戶”工程。通過網路資訊科技引導村民通過網際網路、有線電視、電話、報刊等手段獲取資訊資源,利用資訊科技推進農村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解決農村資訊網路“數字鴻溝”和“最後一公里”的服務問題。
5.2 加大農村教育經費投入,拓展農民的培訓與教育的途徑
第一,加大農村教育費用投入。省政府要加大農村教育資金的投入,在推行九年義務教育之外,探索“9+1”農村義務職業教育模式,提高初高中畢業生的就業能力,降低文盲率,提高農民的學習、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
第二,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河南省農村經濟發展落後、基礎設施缺乏、教師待遇低、環境資源差等導致師資隊伍不穩,省及地方政府要努力優化我省鄉村教育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師資福利待遇,給予從事農村教育的老師以相應的補助,吸引廣大優秀教師投身於我省農村教育事業。
第三,發展職業教育,進行職業培訓。河南要面向農村、面向青年,通過辦培訓班,建職業技術學校、夜校等形式對農民進行教育培訓。也可利用職業技術院校和社會渠道,通過鄉、校、企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新型技能培訓,開設汽車駕駛、服裝縫紉、烹飪美容、電腦操作、電工、焊工等專業,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懂管理的專門人才,開拓多渠道創業、就業形式。 第四,開展“空中課堂”,推進遠端教育。通過網路教育、衛星電視、電話等現代教育方式,使新技術和新資訊在農村得以傳播,滿足農民不同層次、多方面創業、就業需求。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也是農村資訊化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最有效的結合方式。
5.3 大力推進河南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
推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可以使不同地區的勞動力在較短的時間裡獲知勞動力供求資訊,解決農村勞動力市場上供求資訊不暢的問題,推進資訊共享和人才增值。各級人力資源部門要配備專門人才對就業農村創業就業平臺進行管理,及時更新就業創業資訊與國家政策資訊,從而實現勞動力供需情況的資訊化及動態化管理,推動青年勞動力更好的就業、創業。
5.4 藉助大學生村官,建立資訊化績效考核機制
大學生村官是政府輸入到農村新生血液,代表了新知識、新思想和新技術。大學生村官實行3年一個任期制度,有利於新知識、新思想的傳播。據統計,2008年河南省48000個行政村中36.5%配備了大學生村官,並計劃每個村都配備一名大學生村官。河南省政府可以擴大大學生村官的招錄,並把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提升勞動力資訊素養、傳播資訊資源作為對大學生村官績效的重要考核之一。
總之,農村勞動力的開發決定著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和未來城鎮的質量,我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狀況並不樂觀,資訊閉塞、教育落後、農民的自我開發意識薄弱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制約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資訊化的到來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資訊化為人力資源開發提供了現代科學技術和資訊手段的支撐。資訊化網路的建設拓展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渠道、提升了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和質量,增加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選擇性,促進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從農村向城市有序轉移,必將實現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有效帶動農民富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強力推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 談資訊化建設對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促進作用論文
- 公司安全提示語怎麼寫
- 日式榻榻米裝修效果圖欣賞精美
- 施工電梯安全提示語
- 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 教師節給老師的溫馨祝福
- 普通職工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
- 五年級安全手抄報內容大圖
- 早期宮外孕怎麼治療
- 生理期減肥方法大全
- 老年人記憶力衰退該咋辦
- 女人秋天怎樣養生最好
- 按摩這些部位可以提高男人免疫力
- 中國媽媽教育孩子常犯的十大錯誤***2***
- 春秋無義戰怎麼成語接龍
- 霍山鐵皮石斛種植方法
- 客服質檢員崗位職責簡短版
- 卜算子詠梅古詩詞的毛筆書法作品
- 感人愛情小故事
- 過去式英語作文初一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