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桃花潭閱讀答案

  逝者如斯,而煙雨中的桃花潭卻留住了永遠的小舟,和在踏歌的節奏中濡潤出生命嫣紅的桃花。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煙雨桃花潭》閱讀材料

  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每每由凝思進入幻境,將自己化成汪倫、李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著,一樣的難捨難分、別情依依。

  真到桃花潭來了。一個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獨有的,似雨似霧,絲絲縷縷;桃花潭也,是江南獨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煙細雨和莽莽蒼蒼的歷史之中。穿過水東翟村,出踏歌岸閣。面前是墨青色的青弋江,北後是青青的生滿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時間,在另外一個桃花盛開的暮春,李白立在船頭,就是那咱江南特有的小小梭子船,他的眼睛裡有一滴雨一樣亮的淚水。汪倫在岸上,踏著江南特有的節奏,唱一首據說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別歌。在他們身邊,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燦爛地盛開,小雨牽腸掛肚地下著。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贈汪倫》的詩就順口流出來,而且就那樣平平仄仄膾炙人口地流傳千載。

  不見有潭,只有聯袂而來、一版墨青的江水,原來春夏水漲,將對岸那潭與青弋江連為一體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樣地開著,在岸邊,在水裡,在那種煙雨迷濛的意境之中,靜靜地濡染著生命的嫣紅。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諧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靜靜地等待著什麼。是等待我呢,還是等待大唐的李白?

  李白當時住在宣城,“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覺得沒什麼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倫順著青弋江漂來的書信。信曰:“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就欣然溯江而來。到翟村一看,並不似信中所言。汪倫說他的信沒錯。離此十里有個桃花渡,豈非“十里桃花”?對岸的萬村有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莫不是“萬家酒店”?李白大笑,不僅笑中國文字機巧無窮,也笑江南人的機智和詼諧。

  細雨霏霏,如小貓舌頭涼涼地***面頰。江水墨青地靜,偶爾貼一朵無聲的小漩渦。江南的蒙煙細雨最是纏纏綿綿地難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許多心緒,也都溼漉漉讓人難以招架了罷。雨絲子密密的,漫天撒下輕絲羅帳。翟村、萬村和不遠處的魁星閣都成了淡淡的影子,那雨莫不真個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韻?此時,汪倫和李白都隱進乳白色的厚厚的簾幕,只有那潮溼的渡船蒼黑著,在原來的地方,靜靜地,靜靜地若有所思。

  乘船渡過江,上岸,於那一截老街中尋萬家酒店,不見當日那酒壚和飄搖招展的牙邊小酒旗,就尋在細雨之中飄逸千年的詩酒氣氛吧。酒能酣暢肝膽,亦可消解愁悶。在長安城大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靈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樣狂醉?然而,此時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化作更多的憂鬱,他的人生或許已短缺了許多詩意的東西了。他是那樣的認真,那樣的感恩,那樣的腳踏實地感受著真實的人間煙火。所以他才真實地體味到了桃花潭和汪倫對於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總以為,直年奎白與老年李白是迥然有異的兩個人,就像迥然有異的石頭和水。歲月太能改變一個人,而且是從外到裡深刻地改變。有誰能風流倜儻一輩子?“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畢竟不比長安,人到老年的李白畢竟也不比年輕氣盛的李白啊!

  濛濛煙雨依然無聲無息,無聲無息地編織著暮春的江南。風有酒的氣味,雨有酒的氣味,青弋江有酒的氣味,桃花潭到墨黑色同嶙峋的崖岸的酒的氣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漩渦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蓮花,開在多少有些禪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葉小舟,倏地滑進煙雨,滑進迷濛的別離,從古至今,由遠而近,招招手,惜別古人,惜別那詩意的陳年舊事。逝者如斯,而煙雨中的桃花潭卻留住了永遠的小舟,和在踏歌的節奏中濡溼出生命嫣紅的桃花。是誰在吟詠那首古詩呢?

  我聽見水面上有些聲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煙雨桃花潭》閱讀題目

  小題1:從文意看,為什麼說“桃花潭也是江南獨有的”?

  小題2:作者說“青年李白與老年李白是迥然有異的兩個人”。請根據文意分別說明青年李白與老年李白各有怎樣的特點?

  小題3:文章結束處的“逝者如斯,而煙雨中的桃花潭卻留住了永遠的小舟,和在踏歌的節奏中濡潤出生命嫣紅的桃花”照應了前面的哪句話?這種照應有什麼作用?

  小題4:文題“煙雨”二字在文中有何作用,試作簡析。

  《煙雨桃花潭》閱讀答案

  小題:***1***因為青弋江上的蒙煙細雨是江南獨有的,而桃花潭正在青弋上。***2***因為桃花潭留下了汪倫迎送李白等文壇佳話。***具體見第二段,“桃花潭也是江南獨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煙細雨和莽莽蒼蒼的歷史之中”,抓住“蒙煙細雨”和“莽莽蒼蒼的歷史”兩個短語。***

  小題:***1***青年李白激情四溢,胸懷壯志,渴望建功立業。

  ***2***老年李白激情減退,心存憂鬱,渴盼人間真情。

  小題:***1***它照應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樣地開著,在岸邊,在水裡,在那種煙雨迷濛的意境之中,靜靜地濡染著生命的嫣紅”這句話。

  ***2***作用:強調了汪倫迎送李白的文壇佳話體現出的情韻之美,使文章的結構呈現出既疏朗又緊湊的特點。

  小題:煙雨體現了江南水鄉的特色,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煙雨江南的美妙圖景,能體現人物心情***雨牽腸掛肚地下著***為人物活動提供了背景,是作者構思文章的觸發點和貫穿全文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