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概況及內涵

  中國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於19世紀末。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新聞傳播考研的資料供你參考。

  

  中國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80年代以後,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師範類大學出於培養中學語文教學師資的目的,一般都開設了本專業;綜合類大學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設有中文系和漢語言文學專業。一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作家、記者、劇作家等,對中國人文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按照教育部對學科門類的劃分,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現主要包括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8個二級學科,每個二級學科下面,又分若干個研究方向,具體到每個學校,這8個二級學科不一定都會設定碩士點;研究方向的劃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據自身的科研條件和師資力量來確立。

  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範圍

  1.漢語言文字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分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兩大方向,主要研究從上古到現代的漢語的口語系統與文字系統的演變規律、結構特徵和現實狀況,包括漢語方言、漢語史、漢語詞彙學、現代漢語語法修辭、音韻文字訓詁、中古漢語詞彙語法、漢語語音學、漢語發展史、漢語資訊處理、對外漢語教學等。現代漢語側重於研究現代普通話和方言,與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聯絡緊密;古代漢語側重研究古文字、古音韻、訓詁、詞彙等,與歷史文獻學、考古學和古代文學關係密切,在廣泛佔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字學、訓詁學理論與現代語言學理論方法相結合,對傳統文獻詞義及古文字進行系統的訓釋研究。

  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分為普通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普通語言學方向以普通語言學理論、普通語言學流派和以語言本體為物件開展的各個微觀層面的研究為物件,旨在揭示語言內在的基本特徵和基本規律,揭示現代漢語在詞義、句法、篇章上與其它語言型別的共性和差異;應用語言學則側重於語言教學、語用學以及語言對比層面上的規律研究,旨在分析語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機制。本學科與漢語言文字學中的現代漢語方向關聯絡比較密切,且更著重於語言應用理論與語言現實的結合,著重於語言應用功能的開發與研究,關注語言在市場經濟大形勢中的資訊作用,把語言研究置於資訊科學之中,密切貼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語言研究更有效地服務於現代社會。

  3.文藝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原理、中國文論和西方文論。研究文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文學觀念、文學語言、文學形象、敘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學風格、文學創作、文學接受和文學批評等內容,釐清文學的本質、起源、審美特徵、流派、思潮、風格、創作、欣賞、批評、體裁、語言等等文學基礎理論問題;探討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研究方法、文學發展規律和各種文體的特徵,闡發中國文論的義理內涵和精神本源,發掘其對當代文藝理論具有啟發意義的思想資料;研究西方傳統文論、西方現代主義文論、西方後現代主義文論、西方文論的發展、西方文論的基本理論問題、西方文論與馬克思主義文論和中國傳統文論的關係和比較,關注西方文論的思潮和方法及對中國現當代文論的影響。

  4.中國古代文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各個不同歷史階段詩詞文賦和小說戲曲創作的基本內容、風格流派、基本特徵及理論批評內涵與時代思潮之關係,以橫向比較和縱向探索相交織的巨集觀態勢,闡釋中國古代文學的淵源、發展演進規律及其理論體系的基本層次結構,並對其思維形態、批評模式與學術價值做出客觀地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先秦散文研究、楚辭研究、漢代文學思想研究、漢魏六朝辭賦研究、唐宋詩研究、明清小說戲曲批評、詞學批評、地域文化與詩學研究等,在較為寬廣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從縱橫視角進入史實的把握與提升,開拓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新視野,強化有關研究的學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