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孩子學會學習,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家長應該怎樣做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立規矩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時為孩子立規矩。中央電視臺的《生活空間》欄目中曾報道過一名五歲兒童生活很有條理,自己的玩具櫃、小書架、抽屜等都是自己主動整理,小小的年紀已初步養成了愛整潔、愛勞動和有條理的良好習慣,令人稱讚。從報道中得知,自孩子兩歲開始母親就對他立下規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須收回原處,若不收,媽媽就將玩具沒收。正是由於這位母親注意立規矩並嚴格要求,孩子才逐漸養成了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整潔、有條理的好習慣。
:堅持不懈,嚴格要求
習慣是在不斷重複中逐漸養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行為傾向。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家長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又聽之任之,要始終如一,持之以恆,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使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例如,說好了不能隨便吃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鬧,家長就心軟,常常遷就、退讓,直至“敗下陣來”,以妥協告終,繼而發展到有求必應,致使孩子養成了隨便吃零食的壞習慣。也有不少家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方面取得了成效,這是由於他們能理智地愛孩子,把愛與嚴結合起來,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訓練的結果。
:教者要求一致
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特別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內部***父母、祖輩及家中的其他人***對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養孩子不隨便吃零食的習慣,如果父母嚴格要求而爺爺奶奶放縱,那是不可能培養起好習慣的。
其次是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要一致。現在,不少孩子在幼兒園裡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則判若兩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園表現不一,就說明還沒有養成好習慣,也反映出家園在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與幼兒園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孩子應該養成的好的學習習慣
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時還有勞動、文娛活動、體育活動、遊戲、交往等內容。家長指導孩子訂計劃,應該包括德、智、體各方面的安排,學習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計劃包括每天的時間安排、考試複習安排和雙休日、寒暑假安排。計劃要簡明,什麼時間幹什麼,達到什麼要求。
每天的計劃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課之外,要把早自習和放學回家以後的時間安排好。早自習可以安排背誦、記憶基礎知識、預習等內容,放學回家主要是複習、做作業和預習,應該有玩的時間和勞動的時間。
週六和週日應安排小結性複習、做作業、勞動、文體活動以及參加課外興趣活動。內容不可排得太滿,否則影響效果。
寒暑假時間較長,除了完成假期作業之外,要安排較多的課外閱讀和較多的文體活動。有的孩子學習吃力,應利用假期補習一兩門功課。
訂計劃要發揮孩子積極性,家長不能代替,應該提出指導性意見。督促孩子嚴格執行計劃,不能訂完計劃放在一邊。計劃可以調整,不可放棄。
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不少孩子,學習“磨”得很,看書、做作業,心不在焉,時間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沒有形成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孩子學習,應該速度、質量並重,在一事實上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這既要講清道理,更需要認真訓練。
由於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學習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以後逐漸延長。開始,孩子往往不會掌握時間,家長要指導他,該學時學,該玩兒時玩兒。可以教孩子上好鬧鐘,按定好的時間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每次學習之後,要評價自己做得如何,家長及時給以鼓勵。堅持下去,就能形成專時專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