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教學設計
《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介紹了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到漢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本科教材在“從‘無為’到‘有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儒學成為正統”三方面介紹了新儒學在西漢被重視、推崇和發展的過程。
2、董仲舒建立新儒學體系,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加上西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需要,新儒學隨之被漢統治者尊崇,去的正統地位。
3.漢代尊儒奠定了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地位,對中國社會發展影響至深。
學情分析:
1.普通高中的學生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高中歷史的學習有較大的難度。所以,教學中能力要求不能過高,要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調查,學生對儒家學說及其代表人物等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屬於知其皮毛的層次。歷史思維能力低。
3.學生對“獨尊儒術”對後世的影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漢初“無為而治”的情況;理解董仲舒新儒學的思想主張;漢武帝尊儒倡儒的措施及儒學正統地位的確立。
2、過程與方法:歸納內容,展示並分析資料,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思想統一、文化統一對於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董仲舒新儒學思想主張,西漢教育體制的初步建立。
難點:對新儒學思想主張的理解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教學環節:
共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學生完成學案,時間5分鐘。
第二環節:簡介董仲舒;對新儒學的思想、漢武帝尊儒的措施和西漢教育狀況等內容進行歸納及必要的分析、說明。突破重點。時間15分鐘。
第三環節:問題探究。突破難點。時間15分鐘。
第四環節:教學評價。問題探究也包括了評價。另外,可以通過課堂練習進行檢查評價。時間5分鐘。
***二***教師活動:
教師課前要準備學案。
多媒體展示董仲舒及其代表作簡介;展示魯壁、漢武帝、五經書影、授經講學圖等資料。對有關內容進行分析說明。
多媒體展示兩個要探究的問題:西漢前期的政治為什麼會從‘無為’轉向‘有為’?儒學成為正統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指導,也可以參加討論。
***三***預設學生行為:
完成學案。
學生對君權神授、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會有疑問。
第二個問題難度較大,學生會有較多的疑問。
***四***設計意圖:
完成學案,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
展示資料增強歷史感,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知識。
問題探究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板書設計:
一、從“無為”到“有為”
1、西漢初期,“無為而治”
2、漢武帝時,積極進取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
1、董仲舒簡介:漢代大儒;代表作《春秋繁露》;建立新儒學體系
2、新儒學的思想主張
***1***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宣揚“君權神授”,提出“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
***3***提出“三綱五常”
3、評價:隨時代變化而發展,適應了“大一統”和中央集權的需要。
三、儒學成為正統
1、漢武帝尊儒
2、西漢的儒學教育
《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教材地位、作用:本節課是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一課,“百家爭鳴”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在中國歷史文化中,處處呈現其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本課不僅為本單元后幾課奠定基礎,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同時,這部分內容也是歷年高考重點考查內容之一,所以在複習中是一個重點區域。
2.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掌握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徵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張;認識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歷史意義;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答案,瞭解各學派的思想主張;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原始資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認識到對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應繼承和發揚。
3.重難點及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學在漢代的發展。“百家爭鳴”不僅推動了當時學術思想的活躍,而且對之後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也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部分。所以,對於這部分內容學生要有所瞭解。
本課的難點是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意義和新儒學的影響。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最輝煌的時期之一。百家爭鳴對中國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到漢武帝時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對於這些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分析、認識。
二、 說教法
基於本節課內容多而雜,教學思想性、理論性都很強的特點,堅持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本課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教學準備時,對課程的一般過程和問題進行了預設,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對難點的討論法、對擴充套件內容的講述法等。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層次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時通過課堂討論和高考題分析,使學生夯實基礎,並熟悉高考題型,為高考練兵。
三、 說學法
本課的授課物件是高三學生,關於本節課內容,學生在高二已經學過,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還比較欠缺,因而我主要運用表格法、比較法幫助學生從時代背景入手,瞭解諸子百家思想主張及其變化與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運用合作探究法,使學生在共同討論中理解難點。同時運用多媒體圖片,以提高學生求知慾。
四、 說教學過程
1. 導課設計***3分鐘***:圖片匯入---展示多媒體圖片如:孔廟、孔府、國際孔子文化節等,並聯系本土文化淮陽絃歌臺***孔子曾經在陳講學的地方***,從介紹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引入本課。
2. 授課過程***25分鐘***:首先分析整個單元的知識結構,構建主體框架,使學生整體瞭解儒家思想的演變過程。***形成整體認識***
本課主要包括三目內容: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爭鳴、董仲舒新儒學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關於教材處理,我把前兩目內容放在一起講述,這樣不僅便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同時也可以使學生 1
看到各派的發展變化,以及後來相互滲透的趨勢。首先,教師以“春秋五霸,你方唱罷我登場;戰國七雄,硝煙縱橫烽火中”的詩歌引導學生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春秋戰國時的形勢,從而點出“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接著提出問題:“百家爭鳴”的含義是什麼?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然後運用表格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完成表格,突破第一個重點: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主張。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學生一些細節:孔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而百家爭鳴局面形成於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以儒、道、墨、法四家為主,此外還有名家、陰陽家、道德家等。接著以問題教學法提出問題:孔子的思想對我們今天有影響嗎?使學生在瞭解孔子成就的基礎上,認識到他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在今天依然閃爍著科學的光芒,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於當今和諧社會的構建。然後運用多媒體展示一則“趣味百家”:孔子說:我仁;孟子說:我義;老子說:我無為;莊子說:我逍遙;韓非子說:把他們全抓了;孫子說:戰場上見高低。使學生在比較中在趣味中理解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徵,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問題的能力。再然後,進行“角色體驗”:假如你是當時的國君,你會採納哪派的主張?請說明理由。以培養學生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能力。通過學生討論發言,得出結論:只有法家思想符合當時統治者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需要。從而加深理解: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在理解這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
對於第三目內容:董仲舒新儒學和“罷黜百家”。首先運用多媒體展示一則材料《漢書·董仲舒傳》,讓學生依據材料回答問題,認識新儒學的含義***“新”在哪?***、內容、特點,從而得出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在此基礎上突破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從瞭解漢代從“無為”到“有為”的原因入手,引導學生理解:儒學從此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同時也禁錮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這樣在突破重難點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史料,提取資訊的能力。
3.課堂小結***2分鐘***:儒學春秋創立,戰國成為顯學,漢代確立正統地位——得出啟示:思想文化只有與時俱進,方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鞏固練習***5分鐘***:以近兩年高考真題為例,使學生了解考點及高考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