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那麼你瞭解百家爭鳴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只是一能夠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化大繁榮的局面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的,這是一個複雜深刻的形成過程。
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隨著春秋戰國時期鐵製農具的大規模推廣運用,極大解放了生產力,使得佔有大量土地的新興地主階級出現,他們佔有大量社會財富,但是社會地位卻不高,因此急需提高自己的地位。
再就是當時諸侯爭霸,連連戰爭,各國君主都渴望得到人才的輔佐,客觀上形成了寬鬆的學術環境,各種流派的人都可以自由抒發自己的見解,而且諸侯國為了招攬人才,還會給人才營造良好的經濟物質條件,這也促使各種人才終年奔波,周遊歷國,尋找能實現自己理想抱負學說的君王。
當時隨著人們溫飽問題的解決,一些有理想的普通士子也渴望學習知識文化,在政治上謀得一席之地,所以不滿足傳統的官府辦的貴族學校的教育,紛紛拜師學藝,這就促進了私人辦學的興起,孔子便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老師,這客觀上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不同學派的人思想觀點政治主張有所不同,形成了三教九流並存的局面,各種學派相互借鑑相互融合,有所學習有所排斥,互不相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誕生了影響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多個學術流派。
一些大的學術流派像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通過著書立說要宣傳自己的思想見解,對後世的歷史發展起到了很多的促進作用,因此後人一般都對這一時期的學術爭鳴持正面評價。
百家爭鳴的背景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戰國,爭霸戰爭層出不窮,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你方唱罷我登場,都想爭當天下霸主,百姓苦不堪言。
不過政治上的分裂,往往早就文化上的大發展,大繁榮。由於各國諸侯們都需要人才來輔佐他們實現稱霸的夢想,所以對人才尤其是有真才實學的士子都給與很好的禮遇,像齊國的齊桓公就在宰相管仲的建議下設立稷下學宮,專門供各國才子們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形成百家齊鳴的開放局面;燕國的燕昭王專門築黃金臺招攬各國人才,因此才吸引了著名將軍樂毅前來投奔。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人員往來很暢通,基本沒有什麼障礙,那些有才華的各流派的人物終日不辭辛勞,周遊列國,尋找欣賞他們能夠讓他們實現理想抱負的君主,孔子就曾帶著他的弟子們周遊列國,到處宣傳他的儒家思想。而且,由於是諸侯紛爭的分裂時代,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所以對思想學術的禁錮很小,各種不同觀點的人都可以自由發表對天下大勢的看法,好往往要著書立說,宣傳自己。蘇秦張儀這些人靠著一副能說會道的嘴巴就能攪得天下局勢的轉變,這大大鼓勵了民間學術的發展以及一大批思想流派的湧現。只要能被諸侯賞識採納,往往就是朝為布衣暮為宰相,榮華富貴就是隻爭朝夕的事情,這極大的促進了當時先進的地主知識分子的參政熱情。孔子所說的“學而優則仕”,就是對這一局面的客觀描述。
百家爭鳴的簡介
百家爭鳴雖然是對先秦時期中國出現的各種思想學說的總結,但是這些學派的觀點雖然都有其鮮明的特點,其實也是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的,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的。
比如說,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曾經拜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為師,孔子曾經專門請教老子如何做學問,並且稱讚老子是傳說中龍一般的人物,非常高深莫測,非常敬佩老子。
事實上老子也是一個非常神祕的人物,相傳他一出生便頭髮花白,一副老者的形象,而且還做過周王朝的圖書館館長,可見學問很大。後來守衛函谷關的將軍尹喜忽然看到東方有紫氣飄來,斷定有貴人前來,果然老子來到函關谷,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經》,便帶著尹喜一起出了關,不知所終了。
法家的創始人韓非子竟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的弟子,而且跟李斯是同學,荀子主張人定勝天,法家就強調嚴刑峻法,試圖控制人們的思想行為,維護社會的穩定。
縱橫家的蘇秦張儀,靠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合縱連橫,就實現了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構想,這其中的權謀詭計是後人經常使用的。
兵家的兵不厭詐、三十六計、圍魏救趙等經典思想是中國曆代軍事家所必學的。
名家的詭辯思想,最典型的便是惠施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就是抓住對方的漏洞來加以攻擊,使得對方不得不屈服。
總之,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故事非常多,有些是很有智慧的,很值得我們去學習領悟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