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要點總結

  初中化學處於使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階段。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酸鹼鹽氧化物

  1、氧化物的性質:

  ①有四種鹼性氧化物

  跟水反應生成鹼,其他的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跟水不反應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非金屬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價的含氧酸。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2.鹽酸和硫酸用途:

  硫酸和鹽酸可除去金屬表面的鏽

  都是重要的工業原料鹽酸***氫氯酸,HCl氣體的水溶液,無色液體***濃鹽酸有揮發性,會揮發出HCl硫酸***H2SO4***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氣體的乾燥劑

  3.濃硫酸的稀釋:

  稀釋濃硫酸時

  必須把濃硫酸沿著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裡,並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裡。

  鹽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鹽***的不同方法:

  最好用可溶性鋇的化合物氯化鋇***硝酸鋇或氫氧化鋇***,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硫酸***硫酸鹽***,無現象的是鹽酸不可以用硝酸銀溶液,因硝酸銀跟硫酸反應有硫酸銀白色沉澱生成。

  4.硝酸***HNO3***有酸的通性,

  但跟金屬反應不生成氫氣磷酸H3PO4

  5.氫氧化鈉

  ***俗名:燒鹼、火鹼、苛性鈉化學式:NaOH***

  物理性質:白色固體,極易溶於水且放出大量熱,有吸水性,易潮解氫氧化鈉易潮解,稱量時必須放在玻璃器皿***如燒杯、表面皿***裡稱量。NaOH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又會跟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必須密封儲存

  用途:作中性或鹼性氣體的乾燥劑,不可以乾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氫,可乾燥H2、O2、N2、CO、NH3、CH4等;用於肥皂、石油、造紙等工業

  化學性質:***KOH的化學性質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別通入氫氧化鈉溶液裡***無明顯現象***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別跟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無明顯現象***

  ③氫氧化鈉跟鹽反應

  a.氫氧化鈉溶液跟氯化鐵、硫酸鐵、硝酸鐵溶液的現象和方程式:

  現象有紅褐色沉澱生成:6NaOHFe2***SO4***3=3Na2SO42Fe***OH***3↓

  b.氫氧化鈉溶液跟氯化銅、硫酸銅、硝酸銅溶液的現象和方程式:

  現象有藍色沉澱生成:2NaOHCuSO4=Na2SO4Cu***OH***2↓

  c.氫氧化鈉溶液跟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鋁溶液的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Mg***OH***2↓

  6.氫氧化鈣

  ***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學式Ca***OH***2***

  白色固體,微溶於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應制得。

  用途:與硫酸銅配製農藥“波爾多液”,可用來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築業的三合土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不同點:氫氧化鈣跟二氧化碳、碳酸鈉、碳酸鉀反應有白色沉澱生成,氫氧化鈉則無沉澱生成。

  CO2Ca***OH***2=Ca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寫出下列轉變的化學方程式:CaCO3→CaO→Ca***OH***2→CaCO3

  7.常看見的鹽

  a.氯化鈉***NaCl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AgNO3=NaNO3+AgCl↓

  粗鹽提純的步驟:1.溶解2.過濾3.蒸發4.結晶

  實驗儀器:藥匙、燒杯、玻璃棒、蒸發皿、漏斗、量筒、酒精燈、

  b.碳酸鈉***俗名:純鹼,Na2CO3類別:鹽,不是鹼***

  碳酸鈉+酸→鹽+H2O+CO2↑

  例: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AgNO3+Na2CO3=2NaNO3+Ag2CO3↓

  CaCl2+Na2CO3=2NaCl+CaCO3↓

  BaCl2+Na2CO3=2NaCl+BaCO3↓

  Ca***OH***2+Na2CO3=2NaOH+CaCO3↓

  c.硫酸銅***硫酸銅晶體俗名:藍礬、膽礬***

  ①加熱藍色硫酸銅晶變為白色無水硫酸銅是白色固體,遇水變藍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

  硫酸銅溶液跟可溶性鹼反應有藍色沉澱生成物:CuSO4+2NaOH=Cu***OH***2↓+Na2SO4

  置換反應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物質的構成系統

  一、身邊的化學物質

  它是初中化學的重要載體,也是初中化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對物質組成、性質、製法、用途等知識的記憶外,還要了解研究組成、性質、製法、用途的方法。這些內容包括:

  1.地球周圍的空氣:空氣的組成;氧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用途以及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氧、碳在自然界中的迴圈。

  2.水與常見的溶液:水的組成;某些天然水***包括硬水***和純水的區別;常用的水處理方法;溶解現象和溶液;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溶質質量分數及溶液配製;結晶現象;乳化現象;溶解現象和溶液的重要應用。

  3.金屬與金屬礦物:金屬與合金的特性及其應用;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防止金屬鏽蝕的簡單方法;鐵和鋁等金屬的礦物,還原鐵礦石的方法;廢棄金屬對環境的汙染和回收金屬的重要性。

  4.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常見酸鹼的主要性質和用途;酸鹼溶液的稀釋;酸鹼指示劑和pH試紙測定溶液酸鹼性;常見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及其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二、構成物質的奧祕

  1.瞭解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樹立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的觀念,從微觀角度理解物質及其變化,把巨集觀和微觀的分析聯絡起來,建立元素的概念,從巨集觀角度描述和表示物質的組成,能進行有關組成的簡單計算。

  2.認識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初步瞭解各種微粒的基本特徵和它們之間的基本關係;能從微觀角度來說明物質的狀態變化;結合有機物,瞭解有機物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3.瞭解元素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及其內在聯絡;粗略掌握元素週期表的知識;結合元素概念的學習掌握地殼中、生物體內元素分佈。

  4.記住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

  三、物質的化學變化

  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認識化學變化的特點,理解現象和本質間的聯絡;瞭解人們如何應用化學變化實現能量的轉化和物質、資源的合理利用。認識化合、分解、置換、複分解等四種反應型別,瞭解它們遵循的基本規律。掌握質量守恆定律,能夠書寫常見化學反應方程式並進行簡單的化學反應計算。

  四、化學與社會發展

  這部分內容綜合性強,與生物、物理、地理等學科都有聯絡,應注意相互滲透,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1.能源部分:知道天然氣、石油、煤等化石燃料,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能從保護環境的角度選擇燃料,知道利用氫氣、酒精等清潔燃料的可能性;認識緩慢氧化、燃燒、爆炸的區別和發生條件,懂得燃料的合理安全使用、滅火和防爆的基礎知識。

  2.資源部分:瞭解我國的資源現狀***水資源緊缺、能源危機***,認識資源合理開發、保護和綜合利用的重要性。

  3.合成材料部分:知道家庭、社會使用的塑料製品、紡織用品、橡膠用品的情況,認識“白色汙染”問題,認識合成材料的開發、利用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瞭解合成材料使用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4.物質與健康部分:瞭解某些元素對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機物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知道某些物質損害人體健康,初步認識化學在幫助人類戰勝疾病與營養保健的重大貢獻。

  5.環境保護部分:瞭解典型的大氣、水、土壤汙染的危害和來源,認識“三廢”處理的必要性和原則,認識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初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質的意識,認識化學在環境檢測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閉卷考試迴歸了化學作為理科考試的本色,同時突出了對知識理解、記憶以及它們在科學探究中作為理論基礎的重要性。在總複習中,同學們應獨立或在老師的指導下打破原有固定章節順序,把各部分相應的知識按其內在聯絡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的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片、織成網,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其次,由於本學科突出的實驗特點,我們在複習時必須加強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全面掌握基本實驗,注重綜合實驗設計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主要包括資訊源的分析與篩選、實驗原理的多向遷移、實驗方案的選擇***科學性、安全性、可行性、簡約性***。

  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化學中考最能拉開差距,同學們感覺最為棘手,同時也是最能展示大家全面素質和體驗學習成就感的應該是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科學探究的題目了。這也是考察同學們將知識轉化為應用的能力,我們從生活中學習了化學,必須能回到生活中去,去解釋甚至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化學的問題。這種轉化需要大家平時做一些這方面的習題來培養和總結,強調一題多解、舉一反三,逐漸形成並逐步優化。

  :質量守恆定律、化學方程式

  考點1.質量守恆定律

  ***1***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

  ①質量守恆定律適用的範圍是化學變化而不是物理變化;

  ②質量守恆定律揭示的是質量守恆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恆。物體體積不一定守恆;

  ③質量守恆定律中“參加反應的”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指真正參與了反應的那一部分質量,反應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沒有參與反應;

  ④質量守恆定律的推論: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等於反應後各物質的總質量。

  ***2***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①化學變化中的“一定不變”: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元素種類、反應前後各物質的總質量一定不變;②化學變化中的“一定改變”;分子種類、物質種類一定改變;③化學變化中的“可能改變”:分子數目可能改變。

  考點2.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書寫原則:①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②必須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3***書寫方法:

  ①正確書寫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

  ②配平化學方程式,然後將連線改為等號;

  ③註明化學反應的條件及生成物的狀態等。

  ***4***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觀察法、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數法等。

  ***5***化學方程式的讀法:從左到右,先讀反應物,後讀生成物,反應物中“+”號讀成“跟”、“與”或“和”。生成物中“+”讀“和”。“==”讀成“生成”。條件讀“在……條件下反應”。

  ***6***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

  ①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

  ②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③表示反應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關係。

  考點3.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實際應用考點***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利用這一定律可以解釋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變化及用質量差確定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由此可以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組成元素。

  考點4.質量守恆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的綜合應用***學科內綜合考點***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和數目相等,推斷反應物或生物的化學式。

  ***2***已知某反應物或生成物質量,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