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生產力自身的企業戰略
當一個公司成功地制定和執行價值創造的戰略時,能夠獲得戰略競爭力***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一個戰略***strategy***就是設計用來開發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系列綜合的、協調的約定和行動。如果選擇了一種戰略,公司即在不同的競爭方式中作出了選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戰略選擇表明了這家公司打算做什麼,以及不做什麼。
當一家公司實施的戰略,競爭對手不能複製或因成本太高而無法模仿時,它就獲得了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只有當競爭對手模仿其戰略的努力停止或失敗後,一個組織才能確信其戰略產生了一個或多個有用的競爭優勢。此外,公司也必須瞭解,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是永恆的。競爭對手獲得用於複製該公司價值創造戰略的技能的速度,決定了該公司競爭優勢能夠持續多久。
無論你怎樣強調企業的管理,強調企業的巨集觀戰略規劃與發展,都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企業決策與管理核心的構成問題。
在現今社會的中、小型私營企業裡,因為權利的高度集中,權利緊緊的控制在老闆及其家族成員的手中,由於素質與學識的有限以及人類固有的私慾、貪婪和狹隘,會隨著權利核心成員的素質與學識構成的程度,隨著企業規模與資本的擴張,或多或少的阻撓和仿礙著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因此,對中、小私營企業的改革,必須把人的因素列為第一要素,而相對處於支配僱傭勞動力組織中老闆與僱傭勞動力單元的行為動機——價值理念的整合,則是事件的根本。偏離了這一點,就偏離了矛盾事物的根本,也首先肯定是某些思維產生了謬誤。
企業——只是老闆為實現自身社會價值並以自己為核心成立的包括自身在內的生產力組織,是老闆與老闆資本投入和僱傭勞動力組合的代名詞。既然企業組織包含了老闆和僱傭勞動力兩種有機元素,那麼,僅僅整合企業的勞動力元素,是極端片面和錯誤的,因為僱傭勞動力在企業組織的主、客關係中只佔被動地位,這也是目前企業改革收效甚微甚至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們沒抓住事物的根本矛盾。然而,作為為實現自身價值而組織企業的老闆,有沒有注意到主動把自己的價值觀與勞動力的價值觀進行整合呢?因為老闆是企業的最高首腦,除非是老闆自身尋求主觀的變化,否則,在企業內部誰又能擬或是誰又敢把老闆怎樣了呢?辦法也有,那就是徹底的改制,實行分利分權和民主集中,解放企業生產力,唯賢是用。
企業生產力,作為企業賴以存在並組織的基本組合元素,在企業價值的實施過程以及最後的實現起著絕對的主要作用。企業生產力組合,是建立在群體中個體單元生產力基礎上的,企業動用組織權利對這些分散個體單元生產力元素整合的結果,使整體在各部分聚和的基礎上產生一個新實體,並由此建立起各部分的秩序排列和連結關係。
那麼,怎樣調配和排列秩序以及恰當處理其間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