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泥鰍的方法

  泥鰍適合在田間的飼養,怎樣在田間飼養好泥鰍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泥鰍稻田養殖稻田的選擇和修建

  選擇水源充足,不旱不澇,日照良好,不受廢水汙染、無冷浸、質地鬆軟肥沃的稻田養殖為宜,早、中、晚稻田都可養泥鰍,尤以中稻和一季晚稻增產幅度大。種植的水稻應是矮稈、不倒伏、抗病力強的品種。

  稻田面積可大可小,田埂應加高加固夯實,高度以45~66cm為宜,防逃設施要好,最好用塑料膜或木板、石板、網片等貼於埂的內側,下端埋入硬泥中。進排水口要設攔魚裝置,防止泥鰍鑽逃和野雜魚汙物進入;可用規格為寬90cm、高45cm用竹篾類紡織成孔隙為2mm的拱形欄柵,既不會使魚外逃,又增加了進水面積,有利於控制養魚稻田的水位,免致大雨漫埂。禾苗返青後,將稻田田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騰出空地開挖魚溝,小田開“田”形,大田可在田邊開魚溝,再在田中開“井”形魚溝;溝寬33cm,深26cm或至硬度層,溝的交叉處開長100cm、寬66cm、深75~100cm的魚溜,以供泥鰍在晒田時棲避;要做到溝溝相通、溝溜相連,溝溜面積佔稻田面的5%~10%。

  泥鰍的放養與投飼料技術

  插好秧、開好溝、安裝好欄柵後,還需要施足基肥、培肥水質、繁育餌料生物。方法是在溝溜中用乾燥或新鮮牛糞、豬糞、雞糞、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鋪10~15cm厚,再蓋一層泥土。當稻田水中浮游生物多,對泥鰍魚種生長有利時,即可放養泥鰍魚種。泥鰍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從天然和養殖水域零星捕撈收集,但放養規格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每667m2稻田放養尾重2?5g的小泥鰍60~120kg,或667m2放10cm以上泥鰍魚種2萬尾左右。如果是不投飼料的粗放養殖,放養數量則相應減少。

  泥鰍在稻田中主要攝食水蚤、蚯蚓、搖蚊幼蟲等,施肥能促使天然餌料生長,較投餌經濟有效;施肥應先發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質太肥則不施,與池塘養魚標準相同。放養密度高的稻田,應加投豆漿、麵粉、米糠、豆渣、麥麩、青菜碎葉、蚯蚓、蠅蛆或魚用配合飼料。投飼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為泥鰍體重的5%,並根據吃食情況增減。要設幾個固定的投餌點,以減少餌料浪費和便於觀察。

  泥鰍病害的防治及管理

  放養鰍苗前10d,每667m2用生石灰20kg化漿全田遍灑消毒;鰍苗用3%的食鹽水浸洗5~10min後入田;養殖過程中每隔1個月左右用漂白粉1mg/kg濃度遍灑1次。

  稻穀增產魚豐收的關鍵是魚不逃走水不幹涸。平時的田間管理,完全按水稻生產的常規要求進行,但除草不能頻繁,必要時除1次即可。水深保持3~4?5cm為好,特別在大雨時要防止洪水漫埂,注重田埂或欄柵周圍出現漏洞。要勤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養泥鰍田對施基肥和農家肥無特殊要求,氨水只作基肥;若要用尿素、硫酸銨等作追肥,則應少量多次進行,要控制用量,每667m2每次使用尿素4~5kg或硫酸銨5~7kg。一次施半塊田,並要注意不要直接撒在魚溝和魚溜內。

  稻禾出現病害時,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如殺蟲脒、樂果、稻瘟淨、磷胺等;並按常規劑量使用,切忌任意加大用量,要禁用除草藥劑。從安全上考慮,施藥前要加深田水6~9cm。粉劑宜在早晨帶露水時施用,水劑宜在晴天露水乾後噴施,要儘量噴灑在稻禾的葉面上,避免粉、液直接噴入水中。

  在割稻前,當田水放幹後,泥鰍聚集到魚溜中時,用抄網捕撈。鑽入魚溜周圍泥中和底泥中的泥鰍,要用鐵鍬挖出。

  泥鰍稻田養殖管理方法

  1.施肥

  養殖過程中,為了保證浮游生物不斷,必須及時、少量、均勻地追施有機肥。每隔10-15天施肥1次,每次每畝用肥150公斤。另外根據水色的具體情況,每次每畝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氫氨,以保持水體呈黃綠色。

  2.投餌

  由於田中泥鰍的密度較高,應投喂人工飼料,如豆餅、蠶蛹粉、蠅蛆、蚯蚓、螺、蚌、屠宰場下腳料、米糠、豆渣、菜籽餅、麩皮等,以補充天然餌料的不足。7-8月是泥鰍生長的旺季,要求蠶蛹粉達15%、肉骨粉10%、豆餅25%的配比,日投餌2次,投餌率為10%。9-10月份以植物性飼料如麩皮、米糠等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為泥鰍總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體根據泥鰍取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餌後,1-2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宜。

  3.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極為重要。田面以上實際水位一般控制在5釐米以上。適時加入新水,一般每半個月加水1次,夏天高溫季度應適當加深水位。

  4.疾病防治

  由於泥鰍適宜於水田養殖,在養殖過程中一般沒有疾病發生。為防止赤皮病發生,每月用呋喃酮藥餌10-20克,配50公斤飼料投喂2-3天,每月每畝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漿後全池潑灑。水稻施農藥時間一般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後5-7天,對秧苗施藥預防一次。

  5.日常管理

  日巡田2次,檢查防逃設施,特別是雨天注意仔細檢查漏洞。防止天敵入侵***如水蛇、鴨等***,觀察泥鰍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嚴禁含有甲胺磷、毒殺酚、呋喃丹、五氯酚鈉等劇毒農藥的水流入。

  稻田養殖泥鰍的要點

  ⒈稻田選擇

  養殖泥鰍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時不溢水的稻田為佳。稻田四周要高築田埂.進排水口要設二道網,以防泥鰍逃逸。同時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魚坑,便於日後捕撈。

  ⒉放養與管理

  於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後放入苗種。一般每畝放養4—5萬尾。放鰍前,也要追施有機肥料,以培養水中浮游動植物。為了獲得泥鰍高產,應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餌料。其餌料種類可以農副產品為主,搭配少量魚粉、蠶蛹粉即可。後期可在集魚坑多投喂一些餌料,利於集中捕撈。在飼養期間,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以防逃跑。養鰍稻田要儘量少施農藥或不施。即使萬一需要使用,也應分批下藥,且噴頭朝上,不要把藥液噴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劑。雙季晚稻栽種時,最好採用免耕法,可避免機械損傷泥鰍。


猜你感興趣:

1.泥鰍魚養殖方法

2.泥鰍養殖技術

3.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

4.怎麼養殖泥鰍

5.泥鰍的飼養管理技術